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研究指出:固溶后冷变形大于62.5%QBe2合金的优化工艺为过时效工艺,经优化工艺时效后,弹簧具有较高的硬度、弹性、韧性和形状稳定性;经300~355℃的单一时效后G·P区、γ″、γ′相并存;经分级时效后,其强韧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2214铝合金最佳预处理工艺参数,综合分析了各因子对合金超塑性能的影响,经过超细化预处理的试样。在温度为480℃、初始应变速率为1.67×10-3s-1下拉伸,可获得大于550%的延伸率,并对应于最大的m值0.41。在超塑性变形初期,由于发生形变促使的动态结晶,使应力──应变曲线在峰值后软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普通退火、双重退火、固溶时效三种热处理制度对双网篮组织近α高温钛合金Ti750合金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i750合金组织性能影响较大,近β相变点固溶时效处理能极大提高合金强度,但塑性极大降低;采用900℃/1..5hAC 600℃/3hAC双重退火热处理工艺,合金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相对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镁合金塑性加工变形能力较差的问题,利用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退火工艺对交叉轧制MB1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粒一般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先细化后长大,且组织中的孪晶会消失;退火后,MB1合金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明显提高;在退火温度为330℃且退火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性能最佳,此时合金抗拉强度为205 MPa,伸长率为24.1%。  相似文献   

5.
闫操  张勇 《火箭推进》2016,(5):98-103
为了满足液体火箭发动机新型电磁阀更强环境适应能力和工作可靠性的要求,通过优化软磁合金BYR1的热处理制度来确保电磁阀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软磁合金的热处理制度进行优化,并对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合金的磁性能和金相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磁合金BYR1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值较稳定,基本不随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而矫顽力对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较敏感,随着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矫顽力值有明显下降.合金组织的孪晶、晶粒度及析出相均对合金磁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孪晶数量越少、晶粒尺寸越大、晶内析出相越少,合金的磁性能越好.根据磁性能的试验结果得到了较优的热处理制度:1 200℃×360 min,至600℃后的冷却速度为150℃/h.  相似文献   

6.
对QSn6.5-0.1锡青铜与40CrNiMoA钢焊接件进行真空淬火与回火的研究,得出此种双金属真空淬火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真空淬火850*10℃,保温1h,真空回火500~540℃,保温2h。真空淬火比普通淬火的结合强度提高66%,且零件表面光洁无氧化,变形量最小。  相似文献   

7.
表面氧化处理对提高碳/酚醛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次氯酸氧化和KH550偶联剂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研究了其对提高碳纤维及碳布增强钡酚醛材料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并对氧化处理后碳纤维的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得出,该方法是提高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和持有效方法,它可 间剪切强度提高了17.5%,线烧蚀率减小58.6%。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45CrNiMo1V超高强度钢的相变温度、冷却转变曲线、热处理工艺参数,物理性能、冷成形和焊接工艺性能及应用状况。为应用该钢提供了有用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工业用镁合金(主要牌号是MB3、MB8等)进行了超塑性等温锻的试验研究。试验 结果表明工业用大晶粒(晶粒度一般15~20μ)的变形镁合金在380~420℃的恒温下,以 1X 10-3秒-1的慢速压缩变形时呈现出很高的塑性(ε>95%)与很低的流动应力(δ=2~ 3kgf/mm2)为普通锻造的1/2~1/3、并阐述有关工艺参数的确定、润滑剂的选择、模  具及加热装置的设计与制造及压力中心的调整等有关问题。 国内首次实现镁合金超塑性等温锻成形工艺,由于变形抗力大为降低,而塑性又大大提 高,这样就具有设备吨位小、模具小、成型压力小、零件弹性变形小等优点。研究表明为保 证镁合金的机械性能,材料加热时间应限于1.5小时之内。采用良好润滑剂易起模及保证零 件表面质量。 此种工艺最适于薄壁复杂异型零件及低塑性材料的精锻生产。在经济上具有很高的效 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形变时效和淬火时效对含Nb和不含Nb的两种Cu—l5Ni-8SnSpinodal分解型合金的力学、性能、应力松弛性能和其他物理性能的影响。经56%形变,400℃时效30min能使这两种合金获得很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在200℃具有良好的抗应力松弛性能;加Nb的合金能改善250℃的抗应力松弛性能。淬火时效处理能获得适中的强度和极良好的延性;加Nb能加速Spinodal分解,提高时效初期的强度。淬火时效态的两种合金在250℃下均显示良好强度和弹性稳定性,十分适合作高温电连接器中的导电弹性元件。文中还对调幅组织的强化和Nb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消除铁对铝合金有害影响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通常作为一种有害元素存在于Al合金中,对合金的组织、机械性能及其它性能都会产生有害影响。当前国内外几种消除Fe元素有害影响的方法包括:均匀化退火法,加快冷却速度法;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法;蒸馏分离法;偏析法;温度梯度法;共晶分离法;固溶体分离法等等。使用这些方法都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或消除Fe对Al合金的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硬度、拉伸力学性能及导电率测试研究了Cu-0.8Cr-0.2Zr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不同处理态合金的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时效热处理过程中,合金发生回复和再结晶,同时过饱和固溶体分解析出新相,析出的纳米弥散强化相,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同时保持良好的导电性。Cu-0.8Cr-0.2Zr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热轧后980℃/1h固溶处理,经70%冷变形,然后再经过450℃/4h时效处理后,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53HB5、29MPa和489Mpa,导电率达到85.1%IACS。研究的加工工艺实现了高强高导,获得了强度和导电率的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操纵杆套管冷旋压成型工艺,通过设计芯模杆、滚轮等工装,并采取进给量为0.5mm,走刀量为0.084mm,旋压速度为200r/min的加工方法,获得了较好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指出,铍青铜的淬火硬度HV<130不能表明淬火质量,而淬火晶粒度是经济可靠的淬火质量指标:棒材以18~45μm为宜,条带材以15~35μm为宜;QBe2合金的最佳淬火温度为780~790℃,保温时间按T(min)=10+(1~1.6)D计算,经多年生产考验,能获得良好的淬火质量,并显著节约能源。试验中发现,同—热处理规范的金相组织有突出的差别。分析证实是杂质元素磷的有害影响,它加速过时效,使性能恶化。当磷含量高时,应严格控制时效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5.
对2195铝锂合金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较理想的热处理制度为固溶处理(510±5)℃/10min,水淬,人工时效(170±5)℃/720min,空冷。热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大于等于560MPa,屈服强度大于等于505MPa,伸长率大于等于6%,析出相呈细小弥散分布,对合金的强化效果高。  相似文献   

16.
宽频带晶体检波器采用混合集成工艺,用热压键合的方法把低势垒肖特基检波二极管的管芯焊接在微带电路上。整个电路制作在一个4mm×12mm×0.3mm的三氧化二铝陶瓷基片上,并安装在一个圆柱型8.5mm×35mm金属盒体内。射频联接应用SMA接头,配有SMA—N型转换接头。为了获得平坦的频率响应和低的输入驻波比,采用了一个R—L并联支路和“T”型匹配网络,从而使检波器在0.01~18GHZ频带内驻波比<1.5,频率响应起伏<±0.5dB,采用的R—L并联支路和“T”型网络亦可用于其它微波电路,以改善微波部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经不同温度加热随后空冷的TC4钛合金在-196~350℃范围内进行了外约束型热疲劳试验。结果表明:经单相区加热的合金,其热疲劳裂纹易于沿原β相晶界处萌生,以穿晶的方式扩展,对热疲劳裂纹萌生抗力较低。而经950℃加热的合金,其热疲劳裂纹易于沿初生α相与基体(条形的α+β相)的界面处萌生,裂纹易于切过条形的α+β相扩展,其热疲劳裂纹萌生抗力最高。经900℃加热的合金,其热疲劳裂纹易于沿初生α相与基体的界面处萌生并沿其扩展,合金的热疲劳裂纹萌生抗力也较低  相似文献   

18.
对橡胶制品喷霜的成因从配方设计、硫化工艺、模具、环境条件、氧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橡胶膜片表面喷霜现象进行了电镜扫描测试及机理分析研究。冷却温度对膜片表面喷霜影响试验表明,膜片制造工艺过程中膜片启模后,冷却温度控制在0~15℃可有效解决膜片表面喷霜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时效前对Al-Li-Cu-Mg-Zr(2091)合金进行冷轧和温轧关系,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敏感生。结果表明,预轧制变形提高了合金的应力腐蚀抗力。冷轧受形量为20%以及温轧温度为180℃时,合金都具有最低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对合金应力腐蚀抗力与显微组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 Al- Li- Cu- Mg- Zr合金进行 530± 5℃保温 3小时固溶处理后 ,采用不同的淬火介质进行淬火 ,而后进行 1 85℃时效 8小时 ,再进行 1 55 - 1 96℃循环处理。发现随循环处理的次数增加 ,合金中的应力松弛速度减慢 ,应力松弛强度增加。稳定化循环次数为两次效果最好 ,并且急冷效果好于缓冷效果。文中 Al- Li- Cu- Mg- Zr合金尺寸稳定化的最佳工艺是 :采用530± 5℃保温 5小时固溶后热油淬火、1 85℃时效 8小时 ,再经 1 55 - 1 96℃循环处理两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