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9月4~6日,2017中国高校航空学院院长联席会(ARCAS)暨国际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高峰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北航作为ARCAS轮值主席单位负责组织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际通用工程学院院长文东升主持,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黄海军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比萨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海军航空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27日,航空科学基金2007年度完成项目(北京地区)验收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中国一航科技部副部长吴世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孟祥泰及科技发展部副部长洪杰等出席验收会开幕式。中国一航基础研究处处长、航空科学基金办公室副主任王湘念主持开幕式。孟祥泰副校长在开幕式致辞中对会议在北航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和祝贺。孟副校长说,航空科学基金项目的实施,为北航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学校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用航空》2009,(7):55-55
6月19日,“放飞梦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系列活动”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的指导下.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及东管头打工子弟小学的同学们完成了风洞实验、飞行教学模拟器的运行,并在北航附小的操场上放飞了亲手制作的飞机模型。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24至30日,美国爱荷华州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胡晖教授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邀请。在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学、科研、访问,执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又称“111计划”)项目。期间为北航师生做了两场专题讲座,“Particle-based flow diagn  相似文献   

5.
<正>周贤宾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工艺专业,1966年北航研究生毕业,曾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605所和625所工作,1979年公派赴法国留学,1982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于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是我国飞机制造及金属塑性加工领域的著名专家,曾任北航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委员,  相似文献   

6.
《航空发动机》2010,36(1):F0002-F0002,F0003
<正>委员王强1964年4月出生,湖北省宜昌市人。1985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空气动力学专业,1988年、1992年在北航流体力学研究所分别获工学硕士及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北航热动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航空发动机界的著名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实验室与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工程的主要创建人、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宋兆泓先生,于2007年4月1日与我们永别了,享年76岁,给我们留下了受益终生的教诲和无限的怀念!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999年的院士增选工作已结束,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55名,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113名。中国航空学会通过中国科协系统推荐的北京空气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崔尔杰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陶宝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中航第一集团公司603研究所研究员陈一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矛章、钟群鹏被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目前中科院共有院士63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达到547名。中国航空学会推荐的崔尔杰、陶宝祺和陈一坚、陈矛章、钟群鹏分别入选中科院和工程院…  相似文献   

9.
<正>9月14日,《航空学报》创刊50周年大会暨第九届全体编委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第二报告厅召开。与会代表包括:院士(8位)、编委、获奖审稿专家与作者、历任编辑以及航空期刊同仁等共计130余人。本次会议旨在回顾50年来《航空学报》发展历程,共商未来发展大计。北航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航空学报杂志社社长刘德生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空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于1996年2月6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学馆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第五届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颜鸣皋院士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副主任委员周家骐研究员和曹传钧教授,委员关桥院士、杨为民教授、宋焕成教授、翟春惠研究员、袁修干教授、申功勋教授、吴庆荣研究员等。委员顾诵芬院士、高镇同院士和崔尔杰研究员提出了书面意见。中国航空学会谢础秘书长在会议开始时说明了第五届学术工作委员会的筹建过程,并宣读了经第五届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学术工作委员会成员聘任名单。颜鸣皋主任委员说明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相似文献   

11.
在航空航天部科技司、教育司、政策法规司的关心与支持下,航空高校学报研究会于1991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来自北航、沈航、郑航、西工大、南航和昌航6所航空高校学报编辑部(室)的代表共17人参加了会议。 航空航天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周日新副司长、教育司李广鑫处长、科技司张星辉副处长、科技研究院徐炳仑副处长出席了大会。出席成立大会的还有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陈浩元理事长、金德年副理事长、李兴昌秘书长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泽梓副校长和北航学报编委会副主任黄俊饮教授等。他们对学报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成立大会收到了北京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以及南航学报编委会主任张阿舟教授的贺信。 成立大会由筹备组副组长孙平凡同志致开幕词,筹备组组长郭学廉同志汇报了成立航空高校学报研究会的筹备经过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与会代表在认真讨论和民主协商的基础上,一致通过  相似文献   

12.
每月要闻     
1994年4月1~30日▲1994年4月1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联合签暑了合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协议。双方约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由双方共同领导。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对北航的隶属关系、投资体系、经费渠道不变;北京  相似文献   

13.
20 0 3年 1 1月 1 1日 ,是《航空学报》编辑委员会前主任委员、主编 ,中国著名计算力学和结构动力学专家 ,航空教育家诸德超教授诞辰 70周年的纪念日。诸德超教授于 1 933年 1 1月 1 1日出生于上海 ,1 950年到 1 953年先后在浙江大学工学院和南京华东航空学院学习 ,1 953年后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原北京航空学院 )学习、研究和任教 ,至今已近 50年。作为一名学者 ,诸德超教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创始人之一 ,他自 1 958年以来长期在北航主讲“飞机结构振动分析”、“变分原理及有限元”和“近代固体力学”等多门本科生及研究生课…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空学会第六届动力年会于2006年11月6日至8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我国航空航天动力领域的高等院校、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和相关航空工厂的代表。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分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致开幕词。大会分别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分会副主任张健所长、杨茂林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张靖周教授、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桂幸民教授主持。航空动力学报主编陈懋章院士、刘兴洲院士、刘大响院士、尹泽勇院士以及航空动力界的著名专家学者等进行了大会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对航空动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15至26日,美国爱荷华州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胡晖博士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邀请,在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进行了为期二周的教学、科研、访问,执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又称"111计划")项目,期间为北航师生做了两场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6.
航空工业     
国防科工委与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及中国工程院共建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迎来21世纪发展的重要机遇。经国务院批准,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工程院将大力支持北航发展。9月23日,共建北航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根据协议,近三年内,协议各方除对学校正常投入外,国防科工委和教育部将分别向北航投入建设经费3亿元;北京市在昌平沙河高教发展新区为北航新校区提供100公顷土地使用权,免收建设用地土地出让金,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等;教育部在北航参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各个项目竞争中,将予以政策支…  相似文献   

17.
2012年9月12日,第十三届全国压力计量与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在即将迎来60年校庆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黄广龙处长出席了此次会议,来自全国计量技术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仪器仪表制造企业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压力室主任李燕华主持,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主任、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张力致开幕词,北航校长助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唐文忠院长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18.
4月8日,普惠公司全球副总裁Bob Saia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航学生进行了亲切交流。Bob Saia先生向学生介绍了普惠公司的新一代商用发动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3月22-23日,《空气动力学学报》第五届编委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邓小刚主编主持,张涵信院士、俞鸿儒院士以及来自空气动力学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航天气动院、航空气动院、中科院力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个单位的70多名编委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凌云沛先生(1920-20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我国空气动力学知名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流体力学学科创始人之一。他主持建设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系列超声速及高速风洞和水力实验室,完成了国内风洞建设的诸多开创性工作,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航空航天及流体力学专业人才,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