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离港控制系统(DepartureControlSystem),简称DCS,是中国民航引进美国优利公司的航空公司旅客服务大型联机事务处理系统,是航空公司及其代理、机场地面服务人员在处理旅客登机过程中,用来保证旅客顺利、高效地办理乘机手续(值机),使旅客轻松地登机,保证航班正点安全起飞的  相似文献   

2.
民航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的计算机旅客定座系统使用的主机是美国UNISYS 公司的产品,旅客定座系统的应用软件包也是由他们提供的。软件设计目标是为了满足航空公司的定座业务需求,为旅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定座服务。它追求的是软件运行速度和系统安全性,所有数据都是西文的,  相似文献   

3.
10月22日,中国民航计算机旅客订座系统与日本最大航空订座系统AXESS实现主机对主机直接联结。与此同时,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挂旗航日本航空公司宣布加入我国民航计算机旅客订座系统。这是两国民用航空业交流合作史上的大事,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两国运营中日航线的航空公司进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航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始干8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共有九套大中型主机系统在运行,主要为中国民航的商务活动服务,如旅客订座系统、离港系统等。这种大型机的网络连接是典型的主机一前置机一终端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在于稳定性高、实时性强,在一定的时期内满足了民航业务的需求。众所周知,终端的缺点在于没有数据处理能力、没有存储能力。随着民航业务近十年来的迅猛发展,这种终端直连方式已满足不了需要。最明显的例子是离港系统,由于前端没有处理能力,对不同的离港系统不能提供一个统一的图形操作界面,操作人员在不同的离…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航信息系统建设历史上最大的飞跃可以算是航空固定电信网(AFTN)的开通以及1986年7月投入运行的计算机旅客服务系统(PSS)。前者结束了落后的人工转报的格局,继旅客服务系统的旅客订座(RES)之后,1988年12月离港控制系统(DCS)开通。1994年6月又开发出货运系统(CTS),从此结束了中国民航几十年来,飞行信息和客货运业务手工操作的落后局面,代之以快捷、  相似文献   

6.
1995年4月4日,由民航总局组织,中国著名计算机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效祥教授主持,在北京召开了《民航旅客服务计算机汉化处理系统》鉴定会。出席会议的有:该项课题鉴定委员会全体委员、测试委员会全体委员、民航总局机关、航空公司、省局、机场用户代表。该项课题由民航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负责研制。民航旅客服务计算机汉化处理系统研制项目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①主机系统的汉字处理;②研制民航专用中、西文终端;③对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7.
每月要闻     
1994年10月1~31日10月1日,由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调试、安装,能连接国内外150多个城市,拥有5000多台定座终端的中国民航定座系统主机软件升档成功,从而使我国民航电脑定座系统的服务功能一步到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0月1日,由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洲政府共同投资2302万元扩建3600平方米的西双版纳国际候机厅开工,该候机厅建设周期为一年,建成后将开通飞往泰国的清  相似文献   

8.
5月30日,为期五天的1997年ABACUS中国民航研讨会在新加坡圆满结束。此次题为“亚太航空携手共进”的研讨会由ABACUS计算机定座分销系统公司主办,有来自中国民航总局,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中国国际、南方、东方、西南、西北、北方航空公司及ABACUS计算机定座分销系统公司的股东航空公司和合作伙伴公司的近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ABACUS计算机定座分销系统公司拥有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计算机定座分销系统,也是最早与中国民航合作的计算机分销系统之一。目前,ABACUS系统已有14个国家、6600家代理拥有定座分销终端。凡是加…  相似文献   

9.
国内航空货运系统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各航空公司货运系统使用情况 中国民航货运信息化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当时的民航总局计算机中心花费几亿人民币引进FAST4主机货运系统。由于技术落后、使用费用高昂,FAST4在南航、厦航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逐渐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航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是行业性专用通信网络。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民航的商务活动,例如航空运输过程中的旅客定票、售票、机场办理乘机手续、飞机配载、国际国内货运等。目前,该网已经连接230多个城市(其中国内170多个城市,国外60  相似文献   

11.
国际航协IATA简化商务推广,对民航传统订票、机场柜台等旅客服务、业务流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各航空公司纷纷将服务、便捷作为旅客服务产品下一步的发展要求。结合中国民航行业情况以及所在民航单位的产品建设,提出了以简化商务为突破点,以旅客为中心,围绕便捷的旅客出行服务,利用当前主流和最新的IT技术建立旅客多渠道服务技术平台的解决方案,以推动离港电子客票业务的发展、服务渠道的多样化。研究成果已应用在作者单位的系统平台建设中,经实践表明,旅客服务技术平台通过传统业务与最新IT技术结合,将传统旅客服务融入新兴服务模式,有较强的技术架构优势和特性.各类服务产品得以迅速发展,有效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用航空》1995,(5):70-74
民航总局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联合计算机信息公司)从1985年开始筹建运输业信息服务系统以来,已经历了10个年头的艰苦历程,经过引进、消化、改造,建立了民用航空客运、货运计算机服务系统。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伴随着飞速发展的航空业务,在坚持为用户和广大旅客服务的思想指导下,计算机中心克服困难来满足航空业的需求,加快发展速度,尤其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不断开发出新系统功能。这些主要的信息系统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民航先后引进了计算机定座系统、计算机离港系统和计算机货运系统,随着这些系统的投入使用和民航业务的飞速发展,人们认识到,机场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和现有的一些技术手段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和业务的需要,航空公司和机场急切呼唤一种为旅客提供从购票到登机全方位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机场和航空公司相继开发出一些适合本公司运作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比较典型的有:深圳机场、桂林机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等,而那些目前没有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机场和航空公司,多数都在积极的筹划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中国民航的计算机数据通信网从1985年开始建设,是伴随民航旅客服务及航空货运计算机系统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从起步始就按照面向多应用系统的指导思想,以适应不同计算机硬件平台的可联接全球广域地区终端的分布式实时数据通信网的原则进行规划和设计,使网络系统对民航计算机的各个应用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仅成为民航数据传输专用网,也为社会其他领域计算机应用提供一个开放性的网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航商务数据通信网主要为民航定座系统、离港系统、货运系统提供包交换数据通信服务。由于目前上述应用都采用大型计算机处理,处理中心在北京,所以该网是一个典型的树型结构网络。民航数据通信网现在的主干通信机是美国的UNISYS DCP(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Processer),它的干线是使用类似HDLC的面向bit的通信规程UDLC(Universal Data Link Control),联接DCP与DCP。面向终端的规程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民航今后几年将把改进地面服务工作以及增加航班的收益放在首要位置。优质的服务将是航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唯一法宝,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有最大的收益。空港地面服务必不可少的手段,计算机离港控制系统的使用势在必行。该系统可以着重解决目前各机场存在的服务水平不太规范、航班以及旅客信息共享、行李丢失查询、登机  相似文献   

17.
政府及行业     
杨元元强调完善安全系统加大安全投入中国民航开始施行新的机场建设费征收办法Chinese Civil Aviation Carry Out New Airport Construction Fee Charging Rule9月1日,中国民航将实行新的机场管理建设费(简称机场建设费)征收办法,根据该办法,旅客在中国境内乘坐国内、国际和香港、澳门地区航班,由在机场办理机场建设费缴纳手续,改为在购买机票时一并缴纳。机场建设费在机票价外单列项目反映。据了解,新的机场建设费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不变,即凡是从中国境内乘机旅行的旅客,均需缴纳机场建设费。具体标准为: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每人缴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脚步越来越快,中国民航面临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为了保护民族产业,增强国内航空公司的竞争能力,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信")于近年来启动了民航GDS系统的建设。GDS系统是应用于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及整个旅游业的大型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GDS系统,将会为中国民航总局行业管理奠定基础,同时也会促进国内旅游分销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航信的长期合作伙伴,中软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软股份")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与中国航信共同组成了一只大型技术队伍,在GD…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实施"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的部署和民航总局、民航协会领导的指示,受民航总局运输管理司的委托,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公司、各机场和民航科研中心的配合下,由中国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中国民航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中国民航》杂志三家联合举办的"'97旅客括民航"活动,从1997年7月起,在全国民航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被列入评价的航空公司18家、被评价的机场40个。至4月工日止,经过10个多月来广大旅客、货主用户的积极参与,认真评价,被评价单位注重用户反映的意见,积极整改,该活动已圆满结束,各项评价结果和抽奖、评奖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东航股份在中国民航协会举办的“2003年度全国旅客话民航”中再次夺冠,连续3年荣获航空公司年度旅客运输量1000万人次以上组评比第一名。东航曾在1993年至1995年获得“服务质量上台阶”三连冠,1996年和1997年蝉联“全国旅客话民航”第一名、2001年、2002年、2003年包揽了旅客运输量1000万人次以上组三连冠桂冠。2003年,东航全面启动了“三高服务工程”,以高品质的安全飞行、高效率的运行保障、高品位的运输服务,作为提高旅客满意度,扩大市场份额,促进经济效益增长,提升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新东航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亦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