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参考气动弹性剪裁思想,通过将充气翼内部气梁沿展向偏转一定角度设计一种新型斜掠气梁充气翼。针对充气翼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需要对考虑周围空气影响的湿模态进行分析,在考虑空气附加质量影响和流场对于系统刚度贡献的前提下,发展了一种针对柔性充气结构湿模态快速建模分析的附加质量-刚度法。在柔性充气管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传统直梁充气翼和斜掠气梁充气翼湿模态的仿真研究,并与地面振动试验(GV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充气翼湿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充气翼结构固有频率随充气内压上升而增加,同时相比于传统直梁充气翼,斜掠气梁充气翼第1阶与第2阶模态具有更低的固有频率之比,且弦向模态能够显著消除,对改善充气翼飞行器的气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充气展开反射面天线的结构动力学参数,可用于预测天线在外界激励下的动态响应、调整空中姿态和振动主动控制等。采用试验模态方法对反射面天线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充气展开后反射面天线在地面环境下的动态特性参数。通过增大力锤锤头面积和提高激励点局部刚度来激发柔性天线结构全局振动,分组移动和对称分布加速度传感器来减小测试系统的附加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天线在充气环内压力15 kPa时的整体弯曲振动基频为2.86 Hz,同时获得天线整体振动的前三阶固有频率、模态阻尼比和模态振型等参数,测试结果可为有限元模型验证和在轨动态响应预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结合气路诊断与振动分析方法,建立发动机故障融合诊断模型,探讨气路与振动故障融合诊断方法的可行性。构建故障融合诊断3级体系(故障特征级、故障模式级以及故障决策级融合),实现基于性能参数和振动参数的综合评估方法,获得基于小偏差法的气路故障判据,形成基于动力学分析的振动故障判据,提出故障特征融合的方法,通过算法实现故障融合识别,并在模拟试验器上进行涡轮叶片掉块故障试验验证,获得相应的故障诊断决策。结果表明:设计的发动机故障融合诊断方法合理,算法正确。  相似文献   

4.
航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振动试验载荷确定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空发动机成品振动试验多数参考振动环境试验相关标准执行,没有真正意义上结合成品的振动特性与发动机实测振动环境确定振动试验载荷,导致成品内场试验潜在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外场交付使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发动机可靠性水平.以某型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为研究对象,详细地阐述了转速传感器振动环境载荷确定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提出了基于疲劳次数的正弦振动试验方法并完成了产品的试验验证,发现了壳体裂纹、输出断路等故障,将改进后的产品进行回归验证,故障未再发生.基于实测数据制定的正弦振动试验方法,对转速传感器的结构完整性进行了验证,可为确定传感器类成品试验载荷和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振动台试验仿真技术不仅可以预估产品是否能够通过振动试验,而且可以帮助设计人员了解产品在振动试验时的响应,从而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设计质量;还可以帮助振动试验人员了解不同试验方式的差异,从而改进试验方法,提高试验质量。针对一种5t电动振动台,首先建立动圈、转接台面和产品的模型,然后施加合适的边界条件和激励力,最后采用合适的振动台试验仿真计算方法得到试验仿真结果,并通过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对,验证振动台试验仿真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某型飞机前起落架摆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摆振分析基本思路,分析了轮胎充气压力对某型飞机前起落架摆振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摆振响应分析和摆振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当轮胎充气压力降低时,摆振临界阻尼减小,有利于防摆;当轮胎充气压力增大,摆振临界阻尼增大,不利于防摆;摆振响应分析试验表明前起落架满足摆振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民航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难度大、准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关联度算法的故障向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发动机气路测量参数入手进行发动机的故障诊断研究,利用发动机性能趋势图提取监控参数的偏差量,然后将Sigmoid函数改进后用于属性参数的重要程度计算。结合WFA属性权重分配方法改进了灰色关联度算法,并利用故障案例进行验证,验证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振动是影响机载设备使用性能的一种重要因素,严重的振动环境会引起产品结构件的疲劳破坏,设备功能降低,甚至失灵等不良后果。因此,摸清飞机机载设备的振动环境,制订合适的振动试验标准,对于验证与改进产品设计,提高工艺质量,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及飞行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充气式减速技术试验器的设计和飞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充气再入与式减速技术的原理和返回工作程序,研制了基于多充气环结构的飞行试验器,介绍了试验器的设计方案、技术指标、飞行试验方案,并对试验器的核心装置——充气锥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开展飞行试验对部分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并对地面试验和演示验证飞行试验情况进行了总结。飞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充气环结构的充气式减速系统方案合理,折叠包装效率较高,与运载平台分离后快速充气展开,返回过程满足气动减速要求,着陆速度达到预期要求;柔性气动减速技术、刚柔耦合结构设计技术、多充气环结构加工制造技术、高效折叠包装及有序展开技术、快速充气技术、地面试验技术等关键技术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同一机载设备可能安装在同一飞机的不同位置,而不同位置可能具有不同振动试验要求。为合理选择典型振动试验条件,使同状态机载设备既能经受考核验证又能满足产品互换性要求,以累计疲劳损伤理论为基础,以仿真为手段,以试验为验证,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对产品寿命的影响,并以产品寿命为依据,得出了试验条件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二冲程活塞发动机常规扫气短路损失大、油耗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扫气方案并进行了优化。以某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分层扫气模型,并对分层扫气过程进行了3维CFD仿真,其计算所需的边界条件通过发动机整体性能1维仿真获得,采用该模型研究了分层扫气发动机扫气机理,对不同容积扫气道进行了仿真,并对二冲程扫气过程的过量充气系数、扫气效率等参数进行对比。在仿真优化研究的基础上加工优化后的扫气道盖实物,并结合发动机巡飞工况状态开展发动机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扫气过程的短路损失相比于常规扫气过程的减小42%,扫气道容积提高到1.3倍可使扫气效率提高2%,相比原型机测试数据,配置1.3倍扫气道容积的发动机在巡航转速范围内,燃油消耗率降低10%,但发动机功率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2.
充气测压气枪是我厂自行没计制造的,专供飞机轮胎充气和测压用。这种气枪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操作简便、充气时间短、工作效率高。充气测压气枪结构剖视图见附图。飞机轮胎充气时,首先用胶管将进气嘴11与气源相接,充气接头2套在轮胎的气门嘴上,顶杆3打开气路,使两端接通。此时,再打开压式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解决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难题,建立了基于特征优化与改进KNN的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模型。利用特征优化算法对发动机故障特征进行处理,包括特征增维与近邻成分分析算法;将特征优化后的特征输入改进KNN算法,建立基于特征优化与改进KNN算法的故障诊断模型;为验证所建立故障诊断模型的准确性,在四台CFM56-7FB发动机数据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特征优化与改进KNN算法的故障诊断模型的准确率可达98%以上,能够达到智能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始的焊接方式焊接筛网式推进剂管理装置的收集器合格率低、可靠性差。为此,采用纯钛箔作为过渡层进行了不锈钢筛网与钛合金支压板的电阻缝焊试验以及随后这两者与钛合金骨架的电子束焊试验,然后进行了地面力学环境下的振动试验,以验证焊接方式改进后收集器的可靠性。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纯钛箔过渡层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筛网在电阻缝焊时的焊接热量,有效地减小筛网的热变形;另一方面可以在电阻缝焊后形成牢固、封闭的纯钛/不锈钢筛网焊缝过渡区,有效地增加电子束焊时筛网的变形抗力,从而使得焊接后试样的合格率和性能大幅提高。振动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方式改进后收集器的可靠度置信下限从0.90增加到了0.96。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多路外渗式湿度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研制过程.详细阐述了多路外渗式湿度发生器的渗透管选择、多渗透管气路选通方法及硬件结构.通过试验验证,证明了该装置工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模拟叶片气激及涂层阻尼减振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高阶振动及阻尼涂层减振有效性的试验验证问题,通过构建旋笛式高频气激试验器,对单个非旋转叶片进行气体激振试验研究,同时完成有无涂层阻尼叶片在高频气激下的振动响应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气动激振可以使叶片处于高应力工作状态,施加阻尼涂层是1种有效抑制振动响应的手段;气体激振测频结果与ANSYS计算、振动台测频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气体激振不仅可以完成振动特性试验,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气压和流量来控制激振力的大小,以此来控制振幅并完成振动疲劳试验  相似文献   

17.
以航空发动机整机试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1套气路性能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可对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的试验结果进行气路性能故障诊断分析;在分析发动机台架试车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功能和总体流程逻辑,并介绍了一些功能模块的流程设计;最后就系统的发展进行了讨论。经过带噪声的数值试验和真实试验数据验证,所建立的故障诊断系统诊断有效。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参数变化对POGO振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不足,搭建了捆绑火箭结构系统与推进系统耦合的POGO振动模型。筛选出助推器氧路的泵阻力系数、泵惯性系数、蓄压器压力、蓄压器能量值(PV值)等对POGO振动影响较大的参数,运用正交试验法,分析这些参数共同变化对POGO振动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提高助推器氧路泵的阻力系数、蓄压器PV值,减小助推器氧路的泵的惯性系数、蓄压器压力可以提高POGO振动的稳定性,由极差分析得到各结构参数对POGO振动稳定性影响的主次顺序,同时得到提高POGO振动系统稳定性的最优方案,系统稳定性概率为99.7%,提高了7.3%。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息融合遗传算法的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由传统定期维修向视情维修转变的发展趋势,研究了遗传算法在气路性能参数估计中的应用,提出了改进的基于信息融合的遗传算法,将多源信息融合到遗传算法中,用以减小遗传算法的搜索范围.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融合多源信息,有效克服遗传算法在寻优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气路性能参数的估计精度,能将估计误差控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20.
应用神经网络诊断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的前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应用神经网络对航空发动机气路故障进行诊断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进展。对单一故障进行定性的诊断已经取得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反映发动机气路部件健康状况的气流量、效率等参数的多故障、定量的诊断则取得了一些仿真研究成果。相对于基于发动机气动热力学数学模型的方法而言,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大的工程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