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论文从跨文化的角度论述异化与归化的必要性及其在跨文化翻译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阐明了运用异化与归化方法,不仅能使译文通畅,更给译文注入语言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论文将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问题与翻译过程、关联原则、文本功能类型等近年较新的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相整合,针对高职高专教学实践层面,提出和讨论了异化与归化策略指导下的翻译操作过程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文章旨在为高职高专翻译教学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手段和思路,推动翻译理论研究向可操作度高的翻译实践转化,从而提高高职高专翻译教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举世瞩目,中国的文化也自然引起了外国人的好奇心,外宣翻译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大桥梁。众多学者认为外宣译者在翻译中享有很大的自由,可以利用归化、编译及改译等策略来达到目的,但本文通过探析外宣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提出异化+注释也不失为中国文化负载词外宣翻译的良策,因为如此既能保留中国原汁原味的特色文化,又能补偿文化背景的缺失;最后建议统一文化负载词和编纂此类汉英翻译词典。  相似文献   

4.
翻译人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显著。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翻译人才培养的基础。本文归纳了"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翻译专业教师素养的需求;分析了翻译教师职业发展现状;论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翻译专业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桂林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和谐的政治环境成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化城,大批国际友人来到桂林援华抗战,使桂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文化一个重要阵地,国际友人援华珍贵史料成为人类反法西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提出桂林抗战文化城国际友人援华史料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并着重借鉴文化学派翻译观中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Lefevere的操纵理论,对创造性叛逆现象的突出代表--庞德的翻译加以初步分析.认为庞德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翻译.通过将庞德的译介活动置于其社会文化之大系统中,从而认识到庞德误译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期待为重新认识与研究庞德的翻译活动提供新的视角,并对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啤"字是现代的一个常用字,做"啤酒"使用,是源于德文bier的翻译,是一个音译兼意译."啤"这个字在历史上早巳存在,读音与意义与"啤酒"的"啤"不同."啤"字在大型字典中应该具有如下音义:(1)音bei,意义说人是非,说人坏话,是"諀"的俗字.(2)音bi,"啤"与"瘴"、"痹"同,意义是"喉病",指咽喉闭塞.(3)音pi,译音用字.  相似文献   

8.
陈小春 《航天员》2010,(3):28-32
<正>"火星500"十大实验任务1.研究模拟飞行环境对航天员的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2.充分考虑火星飞行的特点,研究乘组活动的组织、乘组与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协同配合;3.研究长期密闭条件下,居住环境监测与控制的原则、方法和手段;4.设计并模拟登陆火星及火星表面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并着重借鉴文化学派翻译观中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Lefever。的操纵理论,对创造性叛逆现象的突出代表——庞德的翻译加以初步分析。认为庞德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翻译。通过将庞德的译介活动置于其社会文化之大系统中,从而认识到庞德误译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期待为重新认识与研究庞德的翻译活动提供新的视角,并对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电磁脉冲弹从"前门"损伤雷达的机理,给出了雷达"前门"电磁损伤判断公式,并提出了一些雷达系统"前门"电磁加固措施.可作为电磁脉冲弹威胁下雷达系统生存性研究和战场抢修研究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计量确认、计量检定与校准的定义出发,探讨三者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三者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伦理规范的"基础"问题是伦理学最为根本性的问题,它关涉伦理规范论证的合理性与要求的合法性。伦理规范的"规范性"特征,是分析和研究伦理规范"基础"问题的根基,对"规范性"的分析有助于澄清伦理规范"基础"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歌手韩红把青藏铁路唱作《天路》,我感觉还不够形象,把机场的跑道比作“天路”我觉得更贴切些。因为它迎来了、送走了在天空中飞行的银鹰。在祖国大西北的疆土上.在茫茫的戈壁上。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在雪域高原之巅,有一支铺筑“天路”的民用机场空管工程建设队伍,十几年如一日,为了西北地区民用机场地建设,把汗水抛洒在大西北的“天路”上,把青春留在了空管工程建设工地上,他们就是西北空管局装备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们。这是一支威武之师,白嘲为“西北狼”.他们特别能吃苦,也特别能战斗。  相似文献   

14.
庞言 《航天员》2011,(2):67-70
1971年4月19日,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由苏联研制并发射上天,从此以后,人类开始了可以在太空长期驻扎进行研究的探索新阶段。2011年4月19日是"礼炮"1号空间站发射40周年纪念日,我们特此刊登本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5.
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奈达、范仲英、钱钟书都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一篇好的译文应该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大概相同或类似的感受.但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大相径庭,译者要翻译出一篇好的译文,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一致的感受,就得不拘泥原文的形式,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躯壳换了一个,但精神依然故我.在再创作过程中,译者三位一体,至关重要,译者的主观因素影响着译作的好坏,决定着译文的风格.但译者仿佛一个就着镣铐的舞者--必须受到原文,原作者译语读者等限制.译者要方寸之地舞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就必须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汉语水平、知识水平、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16.
1983年10月,美国第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正式完工出厂;11月,正式加入航天飞机队伍。从此时起,"发现"号开始来往于天地之间,前后共成功完成了近40次太空飞行任务,超过了航天飞机队伍中的其他任意一架。在NASA专家的眼中,"发现"号是美国航天飞机队伍中最值得信任的一架。  相似文献   

17.
18.
该文主要叙述俄罗斯“火星—96”探测器的飞行过程,着陆器在火星上的着陆过程以及穿透器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9.
陈小春  子衿 《航天员》2009,(2):18-23
自1957年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人类在太空中纵横翱游,享尽自由与辉煌的同时,仿佛弹指一挥间,数以亿计的太空垃圾布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愕然也好,惊诧也罢,人类飞天,众多的“冷杀手”已然横空出世,并将越来越多地抢占我们的太空,成为人类开拓太空不可小觑的对手,甚至成为不少事件的主角。可以说,人类征服太空的豪情之下,不经意或率性种下的苦果,必须由自己慢慢消化、解决。  相似文献   

20.
李时来 《航天员》2011,(2):53-54
4月5日,搭载了国际空间站第27长期考察组3名航天员的"联盟TMA一21"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升空。与以往发射的"联盟"号飞船不同的是,"联盟TMA一21"飞船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加加林"号,这是为纪念50年前代表人类执行首次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加加林而特意命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