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36年底,中国参谋本部制订了轰炸日本的作战计划。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后,为了认真执行这一计划,曾极力设法购置实现空袭日本所必需的远程重轰炸机,并于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初步完成了远征日本台湾的壮举,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36年底,参谋本部制订的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明确地提出轰炸日本的任务。整个计划分为甲案、乙案两种,以供开战时选择实施。在甲案的“作战指导要领”中,向空军要求:“准备全部重轰炸机队袭击敌之佐世保——横须贺及其空军根据地,并破坏东京——大阪各大都市。”在乙案中,作了大致相同的规定:“准备用全部重轰炸机队袭击敌之资源地、海空军根据地,如东京、大阪、横须贺及佐世保军港,并辽宁兵工厂、台湾,以获得我空军行动之自由”。  相似文献   

2.
“从传感器至打击平台的能力”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军事技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在网络中心战样式下,态势感知、指挥控制和作战功能通过网络融为一体,同时明显增强了各作战单元间的信息共享能力。扩大了作战空间,提高了作战的速度、精度、灵活性、适应性和同步性,使整体作战效能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3.
():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来袭,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并启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科技重大专项,我们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应该如何顺势而为? 陈贵林:“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借助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航空航天装备便是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同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在即,航空发动机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进入1998年12月中旬,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在准备度过一个愉快的圣诞节和迎接1999年的到来,谁也没想到英、美两国会在12且17日凌晨对伊拉克发动了一次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袭行动。这次为期3天的空袭行动,是美国作战史上第一次在只有“企业”号一艘航空母舰(一般都至少在两艘以上)支援下发动的大规模作战行动。这一方面表明,美英作出这个决定还是有很强的突然性,所以在空袭开始后,美英两国紧急增兵,包括与“企业”号同属于第三航母作战群的另一艘“卡尔·文森”航母,120架战斗机,3支“爱国者”导弹部队和运送更多的巡航…  相似文献   

5.
《航空港》2005,(5)
上海是中国大陆同时拥有两个民用国际机场的城市。一座是浦东国际机场,一座是虹桥国际机场,分别位于城市的东西两侧。为了适应“一市两场”的上海空港运行新格局,1998年5月28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了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上海浦东和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多年来,上海机场秉持“同心同德、开拓创新、赶超一流、服务社会”的企业精神,遵循“投资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专业化”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安全、服务、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统领各项工作,在安全、服务、效益,改革、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6.
按最初的设想美国空军和海军都打算各自发展一套“战术作战训练系统”(Tacticl CombatTraining System),旨在针对今后作战环境进行部队作战训练。鉴于两个军种一致认为未来作战环境将更综合化,新训练系统将要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以及经费的削减,最近两个军种决定共同发展一套“联合战术作战训练系统”(JTCTS)。这个系统提供的作战环境将包括各种作战飞机、航  相似文献   

7.
马援 《国际航空》2008,(11):16-21
近年来,以“飞豹”、“枭龙”、歼10、“猎鹰”、“山鹰”、“翼龙”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国产作战飞机陆续面世,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军用飞机的研发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V-22“鱼鹰”偏转旋翼机是美国为了执行“飞行登陆”计划,实现“远征机动作战”的理论,满足多军种的作战使用要求而研制的垂直起降飞机。“远征机动作战”的关键在于提高空运尤其是由海向陆的兵力投送能力,这正是“鱼鹰”受到青睐的原因。V-22是偏转旋翼机,它组合了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和涡轮螺桨飞机的速度与航程优势,可空中加油和在全球范围内自主部署。它起飞着陆如直升机,到了空中其发动机短舱可偏转而转变为涡轮螺旋桨飞机,可高速和高空飞行。作战半径大,它可装载2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9吨以上的内部或外部货物。可在大型舰船上起降,因而可在未来的两栖登陆作战中大显身手。旋翼可折褶,机翼可转动,所以飞机可存放于飞机载舰上。美国海军陆战队视该机为实现高速度、超视距两栖突击的-个至关重要的工具。V-22完全与美国海军“海上基地设置”的概念相适应,形成作战部队的海上规划、管理和主动作战,减少对陆上基地的依赖。  相似文献   

9.
美军高技术装备与新作战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明远  宁波 《国际航空》2003,(11):32-34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美军不断提出一些新的作战理论,包括“全维作战”、“全频谱作战”、“非接触作战”等,本文结合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介绍和分析了这些新的作战理论,同时也剖析了高技术装备中存在的一些弱点  相似文献   

10.
“忠诚僚机”式作战概念定义了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新理念,颠覆了传统作战模式。在有人/ 无人机协同作战过程中,有人机以指挥者的角色,对作战任务进行分解、分配与管理。实现有人/ 无人机编队 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协同与配合,而无人机在有人机的指挥下完成侦察与打击等任务。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分为三个阶段。抗战初期,美国对日本的侵华行为采取妥协退让与援华制日的双重政策,在“中立”和“不干涉”的幌子下,既对中国给予一定的援助,又与日本大作军火生意,给中国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为了联合中国打败日本,采取了“联蒋抗日”和“援蒋抗日”的积极政策,在物资上给予中国很大的援助,在政治上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在二战结束前夕,美国从战后国际格局及其远东地区的利益考虑,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战时中美关系的演变对战后数十年的中国内政和对外政策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在于其自身阶级基础、组织、思想所具有的先进性。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又体现在其能够始终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地表现在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思想、党自身的建设得到不断的加强。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反对妥协、分裂,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领导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策略,成为坚持抗战的中间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为,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政治上、思想上、实践上、作风上展示了自己的先进性,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日苏条约缔结在德意日三国结盟缔约之后,颇有四国结盟之嫌。日苏中立条约缔结是以牺牲中国领土为前提条件的(苏承认满洲国和外蒙为独立国);日苏条约缔结使日本专心在太平洋与美国、英国作战,进而加紧对中国的侵占;德苏缔约后瓜分波兰、强吞波罗底海三国,美国坚决反对,苏联与日缔约,客观上对美加压。  相似文献   

15.
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斗争的进程,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运用这一法宝,夺取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美国对SSME和STME的改进设计以及前苏联、欧洲和日本分别对RD-0120、Vulcain和LE-7发动机的开发研究,探讨在研制未来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LRM)中各国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分析世界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7.
激光技术在高技术国防战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激光技术的基本含义以及激光技术在新军事应用中的分类,并结合我军的军事战略,从激光侦查技术、激光对抗与激光干扰技术、激光模拟训练技术以及激光武器四个方面对激光技术在高技术国防战争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装甲装备,介绍激光技术在观瞄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积极推行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政策,企图以此达到永久侵占中国东北的目的。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爱国抗日文化运动,通过建立抗日文学团体;打入敌伪报社内部:东北作家群在关内的抗日作品创作;抗日联军的抗日文化活动等方式有力的回击了日本的文化侵略,成为东北抗战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机载计算机系统是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在信息战环境下的作战能力,直接决定了飞机在信息战中的生存能力和任务成功率。本文介绍了信息战的概念及特点,信息战对机载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攻击形式,提出了机载计算机系统在现代信息战环境下必须加以考虑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播信息所依赖的媒介不断改变,人类进入读图时代,开启了读屏模式。读屏模式下的网络文学实现了语图的和谐共存。透过屏幕,经典作品与大众文化进行了沟通,自由精神的信念得以深入人心。读屏模式下的网络文学的必由之路是由解构走向重建,为语图战争的消弭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