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阿波罗"计划完成登月任务以来,有关登月的是是非非便一直没有停息.登月骗局论者声称,登月的部分或全部证据由NASA及其他参与成员伪造的.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06,(6):8-11
虽然欧洲空间局的"金星快车"还没有进入最后的科学考察轨道,但是其携带的仪器已经开始收集数据和拍摄照片了.  相似文献   

3.
X射线是1895年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他也因这一伟大的发现于1901年荣获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即它的穿透力极强,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有亲身体验,医院里甚至把拍X光片也叫照透视.然而,X光却不能穿透地球大气层.  相似文献   

4.
探测太阳系的行星一直都是航天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几十年来,全世界已经发射了数十个行星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大多数行星进行了考察,惟独没有专程拜访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  相似文献   

5.
松堂 《太空探索》2022,(3):26-27
如果说在前几十年缺乏空间交通管理仅仅会带来财产的损失和太空环境的污染,那么在商业载人航天时代来临之后,如果不能实施有效的空间交通管理,那么就可能会带来非常可怕的人员伤亡.哪怕只损失一个载人航天器,损失个位数的生命,给全人类带来的精神创伤也是非常严重的.  相似文献   

6.
王雪瑶  宋博 《国际太空》2016,(11):33-38
1 项目背景 目前,美国已有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单个在轨系统.特别是在地球静止轨道(GEO)上,美国的在轨资产远超其他国家.有许多商用卫星和军用卫星正用于通信、气象预报和国家安全服务等.如果这些卫星一旦出现故障,现有技术不能对这些卫星进行故障部件的检测和诊断,更不能进行升级和维修.每年约有15颗商业通信卫星或者1~2颗政府卫星会达到设计寿命,因此,虽然这些卫星的某些系统功能依然很好,但这些卫星在未经检验和未修理升级的情况下被移至坟墓轨道.  相似文献   

7.
日月 《太空探索》2005,(2):38-39
常言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格尼芬卖火星的土地之后,美国又出现了一个更疯狂的家伙——丹尼斯·霍普。1997年这个年届“知天命”的老人,再次狂妄地称他是整个太阳系的主人,并一本正经地分别给联合国秘书长、美国与俄罗斯总统写了信,信中说,除了地球之外,太阳系中其他的8颗行星与所有的卫星都归他所有。并表示,他以后将把月球和行星上的那些土地分成小块单独出售,“如果你们对此有任何疑问的话,请务必告诉我,我随时在恭候你们的回音。”据说,他这样干的根据是:没有任何人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既然所有国家都已自动放弃了对外太空的所有权,它…  相似文献   

8.
眼下看来,再也没有比1947年7月发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小镇附近的外星飞碟遇难悲剧更为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了.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有关罗斯韦尔事件的传闻和推测仍方兴未艾.可是,就在前不久,又披露出不亚于美国罗斯韦尔事件的另一起震惊世界的悲剧事件--一艘来历不明的太空飞船在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天山脚下不幸坠毁,从而酿成俄罗斯境内鲜为人知的"罗斯韦尔事件".由俄罗斯UFO研究者组成的几支考察队,曾多次深入失事现场考察研究,从而汇总了有关这一事件的大量报告和资料.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来自大洋深处的"幽灵"一直困扰着人们.海面上空和水下不时出现一些不明物体,科学尚解释不清的形形色色的可怕事件在那里屡屡发生,飞机、船只经常在深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为什么呢?"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发生的惨祸再次给人们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东西能使这艘又强大、又现代的水下巡洋舰受到如此可怕的损坏并使其瞬间沉没呢?关于惨祸发生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在这里,我们不能排除受到迄今为止人类尚未研究透的某些现象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有一段名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人生短暂,人死后只有两样东西有机会流传后世,一种是其基因(Gene),另一种是其拟子(Meme)。没有后代的人,前一种可能被剥夺了,没有思想的人,后一种可能也就自动放弃了。过去结婚讲究门当户对,尤其是王室贵族,目的无非是不让出身低微的下等人的基因混入。除了社会层面的考虑,这种  相似文献   

12.
因为其它假说已经解释了UFO现象,就没有必要求助于太空飞船的假说.科学家不能自作聪明地猜想地外文明是否会访问地球,他只能寻找证据,但迄今仍未找到.没有很好的物理证据如照片、光谱或其它能够支持UFO是地外文明的太空飞船的假说.没有具体的证据,ET(外星人)假说的支持者们只能引用一些抽象的理由.理论分析是不可忽视的,但如  相似文献   

13.
微凉 《太空探索》2010,(5):48-49
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太阳升起,它明亮、巨大、时刻温暧着我们. 太阳与我们息息相关 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温暧和能量.石油和电这些能源是完全不能和太阳带给地球的无尽能源相提并论的.没有太阳,地球上的生命将不复存在.没有太阳,地球将完成冻结,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4.
在漆黑的夜色中,杰里·罗斯身着白色的太空服,漂浮在航天飞机外,进行他独特的舞蹈——太空行走。尽管他正被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伸出的机械臂牵引着,以时速2. 8万千米的速度围绕着地球旋转,可他一点也没觉得自己正处于运动状态,也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  相似文献   

15.
白延隆 《国际太空》2007,(10):24-28
2007年6月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为执行建造"国际空间站"任务,运送总质量达17.5t的金属构架和太阳电池翼,并完成太空行走,安装和激活这些设备,为"国际空间站"提供更大功率的电源.可是,6月12日,当主要任务就要完成,航天员在新安装的太阳电池构架右弦4上连接电缆时,发现几台导航计算机受到干扰,而且重新启动1次仍不能排除故障,到6月13日6台导航计算机全部瘫痪.  相似文献   

16.
黎明 《飞碟探索》2007,(8):48-49
科幻小说里的月球"喷泉"让我们先回到1956年。那时候NASA都还没有创建,更没有完成登月飞行的壮举,人类对月球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一些远距离观察后揣摩得到的假设。当时,著名的科幻作家哈尔·克莱门特发表了一篇名为  相似文献   

17.
仅仅乘坐装有发动机的气球,并不能令人满意.热气球和飞艇没有像鸟儿一样的外观和双翅,难以满足人类对飞行的要求,还不是人类征服天空的理想交通工具.为此,有不少人又开始研制新的飞行器.  相似文献   

18.
黄永明 《太空探索》2005,(10):20-23
火星的探索就像一场接力跑,两部漫游者机器人还没有停止工作,另一架性能超群的探测器就已经启程,8月12日,美国航宇局的“火星侦查轨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大力神5号火箭搭就升空,开始了它的火星之旅。  相似文献   

19.
生,需要理由吗?死,可以避免吗?不知生,焉知死;不临死,怎怜生?人不能旁观自身的降生,一般说来一生一世也只能有幸或不幸送别一两个亲人;作家在作品中时常描写死亡,却很少亲眼目睹;医生与护士经常见证死亡,却很少用文字记录下来。舍温·B.努兰的《如何死亡》(中译名《死亡的脸》)  相似文献   

20.
一般的流星是说来就来,就像散兵游勇,几乎没有规律可寻,也难以预料.但有时夜空中也会出现一些成群结队的"流星群",有时其规模与气势如倾盆大雨,能让人目瞪口呆,故也常称为"流星雨".据史载,11世纪中叶出现于日本的一场大流星雨,把当时的日本天皇吓得坐立不安,以为这是上天对他的执政不满而示警,为了平息上天的盛怒,他特地下了"大赦天下"的诏书.1533年莫斯科人看见"许多星星在天上像一条长长的带子,从东飞到严冬的西方……他们以为是"千百个天使在怒射",也有人形容说是"乌云中降下的倾盆大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