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UFO=飞碟     
UFO现象的产生,给地球人类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话题和无限的遐想:UFO是什么?UFO现象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广漠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高级生命形式存在?等等。对困扰了人们几十年的UFO现象,广大青少年朋友也很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为了科学地解释UFO现象,我刊与中国UFO研究会合作,从本期起,开辟了这个“UFO之谜”栏目,邀请有关专家和人员来谈谈UFO这个话题。青少年朋友看过这个栏目后,有什么想法和疑问欢迎来信,我们将在“UFO信箱”中予以解答并和青少年朋友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gtyzol 《飞碟探索》2010,(2):44-45
众所周知,UFO这一个宁母组合是不明飞行物的英文缩写,俗称飞碟。人们对UFO的垂青已风靡了半个多世纪,而近日英国国防部突然宣布停止对UFO案件的调查。此言一出,即遭到热议,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为何会出现UFO热?UFO为何有如此让人着迷的魔力?  相似文献   

3.
破译UFO     
UFO,始终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名词。二三十年前,报刊上的UFO奇闻不是出现在南美洲的偏僻山林,就是大洋深海中的荒岛———总之是你到不了、也查不清的地方。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神秘的UFO离我们越来越近,甚至敢于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上空不分白天黑夜,无论风霜雪雨,招摇过市。更令人称奇的是,UFO的出现一发而不可收,在1999年的岁末,达到了“峰值”———在中国大地频繁出没,奏响了世纪末的“绝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UFO大有其研究价值。可是,找遍天文、气象、航天、航空等科研机构,却找不到一个…  相似文献   

4.
UFO:七年之痒     
gtyzol 《飞碟探索》2009,(9):28-28
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月击到UFO,但在7年前,我曾有幸目击到UFO,这是我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UFO目击事件,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UFO信箱     
陕西 贾炜:读了《飞碟探索》 2000年第 4期傅民杰先生所写《三星状 UFO调查实录》一文,我激动不已,期待着看到专家们研究的高论。然而近来读贵刊 2001年第 1期“ UFO信箱”中吕继飞先生的文章,却大失所望。笔者以为其文所论,先是以自己之“不明白”对“傅文”误解或曲解,继而则以此为理论依据,以并不相符的“一直未投入实际应用的”前苏联喷气式飞机为事实依据,企图解释“傅文”所述之“三星状 UFO”,未免太省力气了点。这样的研究未免会轻易地抹煞了傅先生“此三星状 UFO是世界 UFO案例史上极为罕见的,值得认真研究”的认…  相似文献   

6.
UFO随想曲     
UFO这一科学之谜,千奇百怪,众说纷纭,传说和报道延续了两个世纪,波及世界各地.它们或飞行于原野,或高悬于空中,或飘忽于海上,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最近,又公开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太空航行中拍摄的录像,用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UFO的客观存在.这就更增加了我们的困惑,UFO到底是什么?如果说是“天外来客”,他们来自何方?这些不速之客,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显然与他们不远千万里造访地球的初衷自相矛盾.科学是历来既承认现象又追究本质的,探求UFO的本质正是本文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1998年10月19日,河北省沧州市飞机场发生了一起重要的UFO与中国空军飞机遭遇的事件。媒体披露惊人事件该事件首先在《河北日报》登出,后又经过其他报纸转载,在社会各界和北京UFO研究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震动。《河北日报》以《飞行员驾机追赶UFO,沧州上空惊心动魄的一幕》为  相似文献   

8.
海底UFO     
俄罗斯海军认为:UFO应在海底寻找。俄国海军不再对海洋深处的不明物和神秘的海底基地保密。原海军总司令、海军元帅弗拉基米尔·切尔纳维披露:苏联海军曾经收集了大量观察到的UFO的案例。这都是些浮出水面和沉入水底的飞行物案例,  相似文献   

9.
晓云 《飞碟探索》2005,(1):37-40
1999年.UFO史上的又一个“飞碟年”。在沉寂了大半年之后,UFO奏响了世纪末的“绝唱”:黄昏时分的上海天空,接连出现了神秘的V形尾迹UFO,上海,出现了世纪末的“UFO热”。  相似文献   

10.
钱磊 《飞碟探索》2008,(5):18-19
然而,要求政府公开更多UFO信息的呼声并没有停止。 1958年3月8日,凯伊豪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电台采访时,宣称美国中央情报局也涉入调查UFO现象并负责罗伯特森小组。一时间,从凯伊豪到一名化学工程师(UFO研究者里昂·大卫森博士)都收到了许多信件。他们要求公开罗伯特森小组的全部报告,并论证中央情报局是否也参与了UFO现象的调查。  相似文献   

11.
UFO,简单的三个字母却涵盖着不知多少奇异诡谲的秘密.UFO的造访激发了人们强烈的兴趣,进而世界各地不少组织和个人以秘密或公开的方式展开UFO研究,试图解开UFO现象之谜.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岁末,UFO界风起云生:一方面,国内数名“反伪斗士”集体发难,对UFO现象和UFO研究大加鞭挞;另一方面,UFO“高唱反调”,不仅频频出现.而且屡屡留下“倩影”。  相似文献   

13.
从1978年~2005年,一个神秘而又混沌的UFO世界展现在国人面前,并且在逝去的漫长岁月中,屡屡在不经意间散发着美妙而又迷惑的魅力;从1980年~2005年,历史长河的一瞬间、UFO探索的25年心路、百年人生旅程的精彩四分之一,UFO爱好者和他们的组织,经历了兴奋和失望,有的退出了,有的彷徨了,还有的在期待;从1981年~2005年,《飞碟探索》作为UFO聚焦中心,成就了不可磨灭的一段辉煌,并将迎来创刊25周年。在这个值得回味的日子里,《飞碟探索》推出了一个讲述过去的专题——“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是一组系列文章。杂志将邀请国内资深UFO研究者、亲历UFO事件调查的爱好者,为您全景式地描绘中国自开展UFO研究以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影响重大的UFO事件。尽管某些事件在今天看来或者有了初步结论,或者仍然莫衷一是,甚至有些荒诞离奇,但只要不是刻意编造,并且经历了调查,能够启发人们一点思想的火花,都将成为“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不可或缺的构架。目的无他,只是为中国的UFO报道留下一个意犹未尽的里程。由于各种原因,策划者或许遗漏了您身边发生的奇迹。为了弥补历史湮没带来的遗憾,欢迎您提供线索,也许您也有可能成为“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的撰稿人之一。“中国重大UFO事件回眸”首篇推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过去并不是一个UFO爱好者,甚至对UFO不屑一顾,偶尔看到一些有关UFO的文章也认为是无稽之谈.然而,一次偶然的奇遇,使我开始对UFO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2010年,频发的UFO事件再次引发了专家对于飞碟事件的思索。下面就让我们细细盘点一下2010年度UFO领域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6.
广义的UFO通常指的是大气层或宇宙中出现的不明物体。即使人类已经掌握的观测数据十分丰富,并且这些数据很多都来自受过教育的目击者,但UFO指的到底是什么仍然很难被定义。人们不能够断定UFO一定是来自地球外的访客,这只是关于"UFO到底是什么"的一种猜想。  相似文献   

17.
UFO信箱     
《飞碟探索》2002,(4):41-42
江苏刘向阳:傅民杰先生将《加加林殒命的真正原因》(见《飞碟探索》第127期)说成是遭遇UFO的结果,笔者细读之后,有所疑问。第一,既然专家已推断出诸如碰上气旋,因躲避某物而机动飞行,发生意外等几方面坠机原因,何必硬要往UFO上扯?即使排除了与飞鸟相撞的可能性,以驾驶舱的密封状态及飞机解体与否等也都无法得出遭遇UFO的结论。第二,UFO的防护层是什么状态,我们到目前为止恐怕尚处于猜测性阶段,权且认同是螺旋状的。而飞机碰上气旋(或称气潭、空气陷坑、人造气流等等)同样会变成螺旋状飞行。据资料介绍,当时即有一…  相似文献   

18.
《飞碟探索》2005,(4):47-47
为了推动UFO研究事业的发展,世界华人UFO联合会决定在中国大连召开“世界UFO大会”,委托大连市UFO研究会承办。时间定在2005年9月8日-10日。  相似文献   

19.
空中遭遇UFO     
飞行员,尤其是空军飞行员目击 UFO的报告,普通人大概是很少能听到的。因为军方不喜欢飞行员轻率地说,见到 UFO;再者,飞行员本人也不想陷入招致对自己舆论的是非之地,所以经常闭口不言。但是,反过来,如果有像飞行员那样真正可信赖的目击者报告,可以说将大大提高有关目击事件的可靠性。 与 UFO异常接近 1954年 10月 14日驾驶梅地奥双引擎喷气式战斗机的詹姆斯· R萨拉丁大尉在英国东南部埃塞克斯省的绍森德上空遭遇 UFO,两者差一点相互就发生冲撞了。   萨拉丁大尉将其后发生的事告诉了《飞碟评论》杂志的主编戴莱克·丹…  相似文献   

20.
自从肯尼斯·阿诺德看到碟形物体在天空中飞行,并最早在世界上提出不明飞行物(UFO)的问题以来,几十年间人类对UFO探索和研究的进程一直都十分缓慢而且步履蹒跚。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UFO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目击资料的占有,迄今仍处于无任何实质性进展的研究阶段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人们对UFO的存在是否属于虚无飘渺之争论的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UFO现象及其研究,反映了人类文化心理的一个侧面,即对自身命运的关切和探究。因而不论结果如何,就UFO探索的本质而言,其研究过程仍然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多少世纪以来,人类一直不懈地探索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