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现于南岩山顶的UFO1995年7月下旬,住在札幌市的M(现年21岁),在札幌市丰平区中岛的朋友家二楼阳台上,在.晚上20时~21时之间,发现藻岩山顶有一个发光的物体。开始,她以为那是住家的灯光,但过了一会儿,一架手电筒形的UFO慢慢上升起来,她赶忙告诉了朋友们。大家一起看到那架UFO慢慢上升,照亮全部山顶后,突然急速上升,然后消失。这期间大约有三四分钟,虽然有一个人用照相机拍下了那个[JFO,但现在这个人和那家主人没了消息,笔者没办法确认。下面,就根据她的目击报告来考察一下这次目击事件。根据目击报告,那天晚上月…  相似文献   

2.
太空环境对人的生存虽然十分不利.但是人类毕竟已经进入了太空,正如前面介绍过的,人类在太空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到了连续生活了438天。  相似文献   

3.
佚名 《飞碟探索》2003,(4):20-20
自UFO报告出现以来,联合国曾开会讨论过,证实了UFO现象的存在。美国空军“蓝皮书”档案密藏有数万张这类照片,英、法、德、日、俄各国也都在研究他们获得的照片报告,只是各国官方都不愿意公开。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位卸任科学家查特伦最近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太空飞行员曾经在月球上目击UFO。”他说:“在美国‘阿波罗11’号飞达月球时,太空飞行员驾驶月球登陆车着陆在一处火山口的底部,当时有两架疑是外太空人的飞船出现在火山口上面的边缘上。”他说:“太空飞行员曾将照片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但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秘而不宣,也没有人敢谈…  相似文献   

4.
在较为久远的人类历史里,许多不同地域的文化对生命的起源都有过描述,如上帝造人和女娟造人等等。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它们的意义只是提供了关于起源的解答,这样的解答现在看来是荒谬的。但今天仍有很多人在回图从宗教中找到心灵的安慰。吸引他们的是宗教对生存起源看似“明确”的解释,填补了他们认识世界的空白,淡化了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寻找自身起源和自身在这个世界所处的位置是人的精神需求,任何人都会依据所处的文化氛围和自身素养去选择最能让他接受的答案。今天多数人倾向于科学的解释,但是生物起源和生物本身有很多问题不可…  相似文献   

5.
候涛 《飞碟探索》2010,(11):18-19
<正>鱼木星人鱼木星人是来自鱼木星球的外星种族,曾广泛同地球人类进行过联系,很多不同的不明飞行物研究团体都拥有鱼木星人的详细档案和信件。1966年2月6日,西班牙人乔丹·培尼亚宣称,他经历了同鱼木星人的接触,"有一个巨大的圆形飞行物,飞行物下方有三个支撑架"。培尼亚的目击报告在西班牙引起轰动,因为这个国家本  相似文献   

6.
通向天庭的台阶(上)——古埃及金字塔揭谜晨飞编译古埃及人是一个性情活泼开朗的民族,但是,关于他们,人们知道的最多的却是他们为自己死亡所做的准备工作。在尼罗河谷,他们过着阳光充足的生活,因此一想到将来离开人世后的黑暗,心里总是充满了极度的不安。在人间,...  相似文献   

7.
1929年,美国海军上将、著名的飞行家、探险家理查德·拜德有过一次难忘的南极飞行,并在飞机上做过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飞行广播。拜德将军说,他穿过朦胧的光雾后,进入一个布满不冻湖的绿色地带上空,在“草原”上,有一种像美国野牛似的巨兽和一些别的动物和类似“人”的生物。然而,正当听众们津津有味想进一步了解情况时,拜德将军的广播突然中断,此后不久,有关方面声称,拜德将军的广播报告是在将军精神暂时过度疲劳并产生幻觉的情况下进行的,公众对此不应产生别的看法。此后,有关此次南极探险的经历和报道的“内幕”均没有公…  相似文献   

8.
地球人也曾有过自己的飞碟索碟探飞○傅民杰编译飞碟并非是仅属于高度发达的地外文明的神秘飞行器,地球人也曾有过自己的飞碟,它既不使用燃油,也不使用液氧液氢组成的推进剂,而是凭借以水和空气为燃料的反磁力发动机驰骋于天穹。本文披露了纳粹德国早在二战期间秘密从...  相似文献   

9.
幽灵火车案     
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关于“幽灵火车”的报道,怪诞的“幽灵火车”事件曾经在俄罗斯的一些报纸媒体上多次报道,莫斯科大学的科学家也曾经对“幽灵火车”现象进行过调查研究。但是,由于铁路部门始终不愿意将这类没有办法解释的现象公之于众,所以还是有一些与“幽灵火车”有关的事件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当我告诉人们我在做UFO研究的时候,他们有不同的反应,大多感到兴奋并且是赞成的。但是,他们通常禁不住要问一个问题,问我是不是听说过一些疯狂离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张风雷 《飞碟探索》2012,(12):15-15
从地质记录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线索:在地球45亿年的生命中,大量的比圣海伦火山或者皮纳图博火山还大得多的超级火山都曾经喷发过。然而,尽管那些担心2012世界末日的人一直对此大力渲染,但是没有证据证明类似这样的超级火山喷发是即将发生的。  相似文献   

12.
解读人生     
古往今来,有许多思想者都探求过人生的意义。但是,由于人类对宇宙、时空及自身的认识仍然相当模糊,所以至今人们还不曾得出最终的答案。而现在,我们对自然界及自身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因此在下面我将对“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最终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寻找新地球     
在大家眼中看来,现在的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地球。但是过不了多久,可能会出现一个新地球,接着又出现一个。人类用了数千年的时间来研究地球,又用了几个世纪去探索与地球相邻的行星,直到现在,每星期都有新的世界被发现。迄今为止,天文学家确定的围绕其他太阳系旋转的行星已经有370余颗。许多人感到好奇,  相似文献   

14.
布达 《飞碟探索》2008,(4):40-41
我们公司的杨师傅,五十多岁了,自幼习武,身体很壮实,双目炯炯有神。他是公司的专职司机。杨师傅踏实肯干,为人敦厚。2005年公司组织去香港旅游的时候,他和我同住一屋。虽说我们在一个公司相处了十多年,但是能好好坐一起聊的时候并不多。聊着聊着,他语出惊人:“我看到过飞碟。”接着详细给我描述了令他惊心动魄的那一幕。事情发生在1978年9月的一天,约16时。虽然事过多年,但是当时的场景太震惊了,直到现在他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5.
撇开火星北部平原不谈,如果按照美国亚利桑那州土桑的标准,纽约的宜瑟佳岛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但是冬天就要来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彼得·史密斯正大步走向康乃尔大学的校园,此时道路两旁的秋季观叶植物已经过了它们的最佳时期.他此行的目的是在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部年度会议上做一个关于美国航宇局(NASA)"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目前状况的报告.史密斯是"凤凰"号的首席科学家,同时他也是以"学院派"身份执掌整个火星表面探测计划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媒体     
《飞碟探索》2006,(9):5-5
暴龙在青少年期,几乎所有肉食动物它都能“海扁”。直到它十几岁步入性成熟阶段之前,死亡率都很低,但是之后它们就碰到一个真正的问题——成年危机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艾里克森等人研究了群聚一地的几种白垩纪北美暴龙的化石。他们发现这些暴龙极可能是在干旱时为了寻觅水源而集聚一地,在几个星期之内先后“挂”了。利用它们腿骨的年轮估算它们在不同年龄层的死亡率,发现幼小暴龙可能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加上天敌环伺,死亡率蛮高。但是只要长到身长至少两米的暴龙大约有七成会活到14岁的性成熟期,然而过了这个阶段到23岁,死亡率又增至每年两成多。成年暴龙会为求偶、争夺栖息地而争斗,有些成年暴龙的颜面化石就留下了打斗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也许有那么一天,东方刚刚泛出一抹鱼肚白色,您已经衣装整齐骑上单车,沿着疏疏落落见不到几个行人的空旷大街行驶,突然间一个明亮的、有些蹊跷的光点飘飘摇摇地浮现在黝黑的天空,引起了您的注意。我想,您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使劲捏住闸,跳下车仰起头看个仔细,因为差不多人人都知道,最近几十年有个学名叫UFO的幽灵四处游荡,无论欧美还是非洲,都有人报告说看到过它的倩影。不知多少人着了迷似的满世界搜寻它的行踪,希望有朝一日解开这个激起文人墨客无尽的遐想,搅得空防部队神经兮兮,甚至惊动了联合国大小官员的谜团。谁又能说这…  相似文献   

18.
霍桂彬 《飞碟探索》2012,(11):26-28
在1999年7月16日,法国发表了一份标题为《UFO与国防:我们必须如何准备?》的报告。这份对UFO进行深层次研究的90页报告涉及许多学科,尤其是与国防有关的诸多领域。参与研究的学者都是来自各学科的顶尖专家,其中多人是来自国防高级研究所的前任审计师或者现任审计师。在公开发表前。这份报告曾经被送给时任法国总统的雅克·勒内·希拉克和总理利奥内尔·若斯潘。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没有收到过玫瑰,恐怕也送出过玫瑰。也就是说,我们对玫瑰并不陌生,我也这么觉得。我有一个小园子,当中栽种了至少三个品种的玫瑰,我看过、修剪过的玫瑰不计其数,应当算是比较了解这种植物的人之一。不过,当我翻译《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一书时,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有一群人如此执着地想要去火星生活,甚至在火星上死去,难道他们疯了吗?按照普通人的思维,他们的想法确实是疯狂的。但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注定有这么一批人:他们不甘平庸,下定决心要做前人从没做过的事情。而那些梦想去火星生活的人,正是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梦想眼下还遥不可及,也早有人指出"火星一号"公司是在进行商业炒作,但是你不能否认这样一群人的存在。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群"疯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