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密封接触应力是影响密封性能的重要技术参数。文章分析了影响密封接触应力的各种因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密封接触应力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航天器低漏率结构密封技术需要开展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器密封系统漏率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为航天员提供在轨生活、工作的环境,对密封舱及其环控生保系统、热控制系统、推进控制系统等中各管路的密封性能有严格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漏率设计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漏率检测系统,并依据该方法制定了密封舱体和各管路的漏率设计和指标分配的流程。本流程可用作载人航天器舱体密封系统、管路密封系统的漏率设计,对保证载人航天器在轨安全可靠运行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载人航天器对接后形成的对接通道是影响组合体密封性的关键环节,为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开舱门前需进行对接通道漏率检测。文章通过分析载人航天器对接通道特点,提出基于温度修正的保压检漏方法,并确定了在轨保压压力和检漏时间。文章还设计了地面模拟试验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且精度较高。该保压检漏方法已在"天舟一号"飞行任务中成功应用,可以为后续空间站任务舱体检漏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总装测试中,多采用氦质谱非真空累积检漏技术在常压环境下对航天器的密封性能进行检测。检漏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大气压的变化,作为收集氦气的检漏容器——包装箱箱体可能需要承载负压,因此设计包装箱时须增强包装箱结构,会导致箱体自重过大。文章对正压环境下氦质谱非真空累积检漏技术进行研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测量精度和误差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意在证明正压法检漏的可行性,进而优化航天器包装箱结构。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航天器总漏率检测,能避免泄漏检测过程中航天器包装箱因承载负压而发生损坏,可为航天器包装箱的减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潘科炎 《航天控制》2003,21(3):53-60
GPS正在改变航天器的测控格局 ,拓宽卫星和星座控制技术 ,从而构成空间编队飞行定时、测量和控制的技术基础。国内外已开发出对航天器编队飞行任务进行精确定位和导航的GPS方案。GPS将充当一大类多航天器编队飞行任务的导航系统。在当前开发的空间编队飞行技术中 ,编队航天器的测量和控制、星间链路通信、任务综合与验证、编队飞行试验台、分散式控制、高轨道航天器的相对导航等 ,无一不与GPS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柔性收集室检漏技术是一种航天器总漏率检测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罩子作为示漏气体的收集容器,以氦质谱检漏技术为基础进行航天器的总漏率检测。文章针对柔性收集室检漏技术中关键环节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柔性收集室检漏技术可满足航天器总漏率检测任务需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NASA在1993年提出的空间环境及效应(下称SEE)计划,其目的是明确空间环境的定义,为设计、研制能适应严酷空间环境效应的航天器系统并使其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该计划包括认识空间环境、飞行试验和地面试验技术的优化、更新空间环境及其效应的预测模型、保存信息并将之纳入航天器的设计流程等方面.文章描述了SEE计划目前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打算.  相似文献   

8.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航天器结构航天器结构是指航天器各个受力和支承构件的总成。它的作用是安装、连接各种仪器设备和动力装置,满足它们所需要的环境要求,承受地面操作、发射、轨道飞行和返回地面时的外力,并保持航天器的完整性。对航天器结构的基本要求是重量小、可靠性高、成...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推进剂的输送管路在飞行过程中承受了低温、内压及振动等复合载荷的作用,因此对管路的结构疲劳及振动特性的分析研究是航天器研制阶段的重点之一。为了研究多种介质载荷综合施加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无介质载荷、内压载荷、低温-内压-附加质量综合介质载荷等3种条件下输送管路结构的振动响应特性,获得了3种介质载荷对薄壁轻质管路的影响规律,便于指导开展以后的航天器输送管路地面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0.
长时间累积检漏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载人航天器向大型化和长时间在轨的方向发展,现有总漏率测试方法的检漏灵敏度已经不能满足设计需求,通过延长总漏率测试时间提高灵敏度的方法亟需研究。文章从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两个方面研究了长时间累积检漏技术的可行性,为后续大型航天器检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航天器舱体结构试验件在静力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加强梁胶接接头脱开问题,通过对试验件设计和工艺技术状态进行分析,建立故障树;继而采用求取故障树最小割集和对研制过程进行排查的定性分析方法,确定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经地面试验和在轨飞行验证,证实故障定位准确,改进措施有效,能提高结构系统的可靠性。有关分析方法和措施可为航天器加强梁胶接接头结构设计和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月地高速再入返回航天器时统设计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天器工程》2016,(1):84-89
月地再入返回航天器在第二宇宙速度下实现服务舱和返回器分离,返回器以半弹道跳跃方式准确地再入并着陆在预定回收区,为了保证返回器的导航精度,对返回航天器的时间精度有一定的要求。为此,文章提出适用于二级信息拓扑结构的多舱段航天器的器上时间维护系统(简称"时统")和相应的地面验证系统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地面验证试验,并结合月地高速再入返回航天器真实在轨飞行数据分析,证明此时统设计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使月地再入返回航天器的器上时间精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载人宇宙飞行对航天器地面模拟试验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本文从保障航天员安全性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在地面模拟试验时应考虑的载人宇宙飞行的不利因素,分析了产生紧急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某航天器天线声振组合环境试验与单项环境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受地面试验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用单项噪声或振动环境试验来模拟航天器发射及飞行过程经历的声振复合环境。文章以某航天器天线为对象,开展了声与振组合环境试验与单独噪声、单独随机振动试验的对比分析:对于该航天器天线,单独噪声试验在低频区域激励效应较差;单独振动试验则在高频部分存在结构响应衰减;声振组合试验由于耦合效应对结构高频段的响应产生抑制,使得高频部分的响应被削弱。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载人飞行任务中乘员的任务不断增加,难度也不断增加,提高乘员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由于乘员完成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依赖于“乘员-航天器-地面控制”系统的内部交互,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乘员、舱载设备、地面控制设备之间的功能分配问题,航天器内工作站、显示和控制的工效学要求,以及载人航天器工效学设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地面模拟训练是保障载人宇宙飞行安全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与以往的航天器环境模拟试验不同,在进行载人飞船环模试验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考虑航天员地面模拟训练的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在紧急情况下航天员的作用和地面模拟训练的任务及设施。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开关类机构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开关类机构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机械运动行程转换为电信号,从而为航天员或地面飞行控制指挥中心提供航天器的部分状态信息。文章论述了航天器开关类机构"多次动作进行通断状态转换"的产品特征,确定了以开关类机构的寿命作为可靠性特征量,提出了开关类机构的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方法选择、试验件状态及试验条件的确定、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18.
发刊词     
《航天器工程》2007,16(1):7-7
《航天器工程》在上级领导、国家主管部门和诸多院士的大力支持下,今天终于公开发行了。这是航天器工程界及航天爱好者的一大幸事、喜事。航天器是航天工程系统的核心,航天器技术水平体现着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随着以神舟飞船圆满飞行为代表的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航天器型号任务主要承制单位。截至2006年已研制并成功发射了70多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和6艘神舟飞船,形成了航天器预先研究、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研…  相似文献   

19.
新型航天器刚性太阳翼基板的平面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新型航天器太阳翼基板的结构进行简介,分析了刚性基板制造过程中影响其平面度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措施,使刚性基板的平面度得到有效控制,为新型航天器成功地经受多次飞行试验的考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结构用新型C/SiC复合材料在飞行过程中会承受气动加热和噪声复合环境,容易出现疲劳破坏,需要进行地面热噪声试验考核。针对一种典型的C/SiC蒙皮骨架构型件,利用行波管开展热噪声试验研究,对试验件、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等进行介绍。利用试验获得的有效数据揭示热噪声复合环境下该C/SiC构型件的失效模式,验证其热噪声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