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帅 《国际太空》2022,(1):10-15
1 任务背景 早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射之前,NASA就开始探讨下一代空间望远镜的概念,明确将发展在红外波长范围工作的大型空间望远镜——"下一代天文望远镜"(NGST).2002年,NASA正式选择建造仪器的团队并开始相关指导工作,以领导"阿波罗"计划的NASA第二任局长詹姆斯·韦伯命名了该项任务,将NGST更名为JW...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时间2018年4月19日06:51,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一代系外行星探测任务"凌日系外行星观测卫星"(TESS)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搭载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将飞向地月共振轨道开展系外行星观测任务。TESS是继"开普勒"(Kep ler)之后,NASA第二个系外行星探测空间望远镜,主要目的是进行巡天观测,在2年的计划工作时间内,利用凌日法探测太阳系附近20万颗最明亮恒星附近的行星,即通过寻找行星经过恒星前方时恒星亮度的变化寻找可能存在的行星,将为2020年发射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以及其他大型地面望远镜提供进一步详尽探测的系外  相似文献   

3.
正特朗普政府的2019财年预算案提出为美国宇航局(NASA)拨款199亿美元,计划砍掉NASA继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后的下一个旗舰级天体物理学任务,即"宽视场红外巡天望远镜"(WFIRST),并把相关资源转用于NASA其它优先工作。预算案还提出要砍掉2018财年预算案就已提出砍掉的5项地球科学任务,还再次提出要关掉NASA教育办公室,节省  相似文献   

4.
"乘员探索飞行器"(CEV)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用来替代即将退役的航天飞机的一系列载人航天器,它替代了原来的"轨道空间飞机"(OSP)计划.  相似文献   

5.
刘韬  龙亮 《国际太空》2016,(11):39-43
1 项目情况 "宽视场红外巡天望远镜"项目进展一波三折.该项目于2010年进入预研阶段,由于NASA预算紧缩,该项目一度进展缓慢.2011年,NASA接受了美国国家侦察局赠予的侦察卫星遗留望远镜系统,使该项目出现了转机.此后,"宽视场红外巡天望远镜"项目组对侦察卫星望远镜是否适于空间望远镜使用进行了论证,并基于美国国家侦察局望远镜修改了最初的设计方案,新方案于2015年12月通过了任务概念评审.该项目于2016年2月正式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6.
NASA 负责空间科学及应用的副局长伯顿·埃德尔逊最近宣布:定于1986年发射的轨道天文观测器——空间望远镜改名为哈勃(Hubble)空间望远镜,以纪念1953年逝世的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  相似文献   

7.
1983年6月15日,美国官方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校园内举行了空间望远镜研究院(Space telesor-ope instctute)落成典礼仪式。该研究院的组建是美国航宇局空间望远镜计划的一部分,NASA 让美国大学研究联合协会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给《2020年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十年调查》中的中型任务概念即"探测器概念研究"(Probe Mission Concept Studies)提供输入,美国NASA征集了相关任务概念建议,即"天体探测器任务概念研究"(Astrophysics Probes Mission Concept Studies)。此次征集作为NASA"空间和地球科学"计划框架下的一个研究机会公告(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Space and Earth Sciences,ROSES),面向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1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对外公布了美国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HLLV)—"航天发射系统"(SLS)的设计方案,标志着美国新一代载人深空运输系统的研发进入了新阶段。"航天发射系统"的研制采取了一种渐进式发展模式,其初始方案的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为70t,改进后将达到130t,可用于向近地轨道及更远的空间发射"多用途乘员飞行器"(MPCV)和大型有效载荷,以满足载人登陆小行星、载人进入火星轨道等深空探测的任务需求,还可作为"国际空间站"商业乘员运输系统的备份运输工具。2012年3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公告,为"航天发射系统"寻求先进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外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特点分析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蕊 《国际太空》2010,(12):31-38
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开展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的研制或研究论证,美国和俄罗斯的新型载人航天器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猎户座"(Orion)飞船将作为"国际空间站"(ISS)乘员救生艇继续发挥作用;美国商业公司积极发展新型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主要包括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天龙座"(Dragon)飞船和波音公司的乘员航天运输-100(CST-100);俄罗斯正在执行"新型载人航天运输系统"(PPTS,也称为PTKNP)计划,研制新一代飞船。  相似文献   

11.
2021年12月25日,备受关注的NASA旗舰级空间天文任务——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于美国东部时间当日早上07:20在法属圭亚那欧洲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踏上奔赴日地L2点的征程.作为NASA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继承者,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是人类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空间望远镜,旨在寻找早期宇宙中首批星系并探索银河系以及系外行星系统.  相似文献   

12.
NASA空间望远镜的主要光学元件——巨大的主镜坯件已交付给珀金·埃尔默公司去进行长达二年的磨研和抛光。科宁·格拉斯公司生产了这个直径为8米的坯件。除了大型精密光学系统外,光学望远镜装置还有稳定天文目标的专门敏感器和一个安放五个科学仪器的结构,为了控制望远镜在轨道上的15年期间的始终校准,每一科学仪器都得对着望远镜的焦距平面和敏感器。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14,(7):21-21
<正>"龙"(Dragon)宇宙飞船是Space X公司为发展载人航天能力而研制的飞船,参与竞标NASA的"商业轨道运输计划COTS"和"商业乘员发展计划CCDev"。2008年12月,Space X获得NASA价值16亿美元的12次商业补给服务合同。目前,"龙"飞船货运型已经顺利完成一次演示飞行试验,3次ISS补给任务。"龙"飞船载人型正在开发中。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了"深空之门"(DSG)和"深空运输站"(DST)计划。"深空之门"规划在21世纪20年代建成有人照料的地月空间站,将用作拟建"深空运输站"的中转补给站。2017年9月27日,美俄两国正式就共建"深空之门"达成合作协议。2018年5月,NASA发布了《月球轨道平台"门户"合作与发展备忘录》的声明,将"深空之门"更名为月球轨道平台"门户"(LOP-G),并简要介绍了"门户"的建造计划。"门户"概念一经推出,便受到各国高度关注,未来将作为国际合作项目展开建造。  相似文献   

15.
"阿波罗11"号是NASA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5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航天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  相似文献   

16.
ESA网站2021年9月19日报道,ESA宇宙憧憬计划的第二项中型任务"欧几里得"(Euclid)近日实现新的里程碑,成功完成了望远镜和光谱仪测试,这表明该任务可以在极端的空间环境中运行并达到设计性能.  相似文献   

17.
ESA网站2021年9月19日报道,ESA宇宙憧憬计划的第二项中型任务"欧几里得"(Euclid)近日实现新的里程碑,成功完成了望远镜和光谱仪测试,这表明该任务可以在极端的空间环境中运行并达到设计性能.  相似文献   

18.
NASA 希望将来的大孔径红外望远镜能比现有的机载观测设备有重大突破,这种大孔径红外望远镜将于1989年放在一架波音-747宽体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并对空载设备计划给以有价值的补充。NASA 空间科学应用计划办公室,为同温层红外观测台提供10万美元的研制费,将装在波音-747SP 上的红外望远镜的孔径为3—3.5米。半年的努力既是为了检查这种设备的构造也是为了审查计划的费用并估计一下进  相似文献   

19.
□□2020年美国将开始“重返月球”。但这次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往返月球,而是要在那里为新一代的太空探索者建立一个基地。“猎户座”(Orion)飞船(见图1)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星座计划的关键部分,星座计划(见图2)是NASA的一项大胆的计划,包括建造可以载人往返月球,并为“国  相似文献   

20.
"空间雷达"(SR)计划是由"天基雷达"(SBR)计划演变而来的,是美国为开发下一代雷达侦察卫星而制定的.由于资金短缺的问题,该计划一直步履艰难,到目前仍未进入实质性的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