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航天质量论坛"是航天行业质量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等一起交流、研讨的盛会,得到了航天科技、科工两个集团公司和航天行业各企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17日-18日,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展示50年来航天领域质量工作方面的业绩,总结弘扬质量管理实践中的理性认识,实现新时期中国航天质量工作新的跨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办、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承办的“首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总装备部副部长张建启,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马林出席论坛并讲话。出席论坛的领导还有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司长吴伟仁、副司长马恒儒,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顾问、老领导程连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王礼恒、总工程师杨海成等。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各院、公司主要领导、主管质量工作的领导、总质量师、质量部门负责人、论文作者等300余人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3.
我非常荣幸能应邀参加首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在此。我代表中国质量协会和陈邦柱会长对“首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及质量管理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导、质量专家和基层质量管理工作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4.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首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我谨代表国防科工委对“首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和支持航天工业质量工作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向航天战线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全体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5.
序言     
正中国航天大会是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行业盛会。自2018年起,在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共同指导下,中国航天大会已成为每年"中国航天日"活动重点打造的主场活动。大会通过与《航天标准化》等多家国内航天领域知名期刊合作,搭建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发布平台。"航天标准化论坛"作为中国航天大会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已连续举办三届,逐步成为航天先进理念、技术和服务的发现者、引导者和推动者。2020年航天标准化论坛活动聚焦"标准·智慧",于9月19日在福建福州成功举办。航天标准化论坛活动由中国宇航学会标准化分会承办,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和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协办。大会向《航天标准化》推荐了 12篇优秀文章,  相似文献   

6.
正第三届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线上)举办《中国航天》主持《火星家族趣谈火星探索》论坛。2020年4月24日,作为"中国航天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跨界创新融合生态"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线上)在多平台圆满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未来宇航研究院承办,网易科技协办,太仓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9,(4):45-46
美国航天基金会3月30日在第25届美国全国航天研讨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获得该基金会颁发的2009年度航天成就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航天员翟志刚等代表“神七”任务团队参加了颁奖仪式。航天基金会主席普尔哈姆说.“神七”任务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2008年11月20日.由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中国航天质量工作的新跨越”。参加本次论坛的有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委主任、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马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9.
2011年8月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1数字化制造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以深化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提升数字化制造能力为主题,从国内外数字化制造技术发展趋势、航天产品数字化制造模式与体系、协同设计与制造、虚拟仿真、数控加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本次论坛由集团公司质量技术部主办,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0.
《质量与可靠性》2009,(4):F0004-F0004
为提高航天行业整体质量效益和竞争能力,引导和激励航天企事业单位追求卓越绩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共同授权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设立中国航天质量奖。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4月24日,以"扬帆起航·逐梦九天"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正式拉开帷幕。中国航天大会从2018年开始已连续举办四届,是一场中国航天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行业盛会,连续3年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大会指导思想为"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繁荣学术,培养航天下一代",致力于构建成为"航天领域面向国际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航天产学研协同的合作平台、传承航天精神和文化的科普宣传平台"。  相似文献   

12.
《宇航学报》2008,29(6)
中国宇航学会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委托,2008年10月8日联合北京大学工学院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庆祝中国航天日——专家带你走进中国航天”科普报告会,以宣传和展示中国航天成就、普及航天科技知识,纪念第二个“航天日”。  相似文献   

13.
12月16日,首届中国航天质量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12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83厂荣获航天质量领域的最高奖——中国航天质量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0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33所荣获航天卓越绩效模式管理推进奖。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栾恩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简称航天质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2,21(1):58-58
据《中国航天报》2011年12月23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军贸与外事司、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和中国空间法学会当日在哈尔滨联合举办了国际空间法学术研讨会。40余位专家学者主要对“我国航天立法及重大航天活动涉及的法律问题”、“外层空间国际条约法律问题”、“外层空间国际法律秩序建设”三个专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5.
《质量与可靠性》2005,(5):54-54
由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和航天标准紧固件研究与检测中心共同举办的“国防科技工业2005年紧固件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8至29日在北京召开。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杨多和处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庞海涛副秘书长、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仲崇斌和徐建良处长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任、秘书长及顾问出席了会议,国防科技工业通用零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五院、六院、时代电子公司、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三院、四部、061基地、066基地、航天标准件厂、航天物资供销公司,以及航空、兵器、船舶、机械、汽车等行业的标准化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和航天标准紧固件研究与检测中心主任、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卿寿松主持。  相似文献   

16.
《航天标准化》是反映航天高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标准化的综合性科技期刊,面向国内外广大读者。期刊主管单位是航天科技和科工两大集团公司,主办单位是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徐鹏  韩燕侠  晓春 《航天》2012,(2):24-24
2011年,全球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在经济危机阴影下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全球商业航天活动一片繁荣;军用航天和深空探测蓬勃发展;载人航天经过50年的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航天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与国外航天先进技术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回眸2011年,展望未来,也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简称七0八所)成立于1965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从事航天标准化、质量与可靠性专业的公益性技术基础科研机构。经上级机关批准,在七0八所设立了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航天标准紧固件研究与检测中心、航天可靠性与安全性研究中心、航天质量与可靠性信息中心、航天标准化研究与咨询中心。  相似文献   

19.
在两个集团公司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首届中国航天质量奖在今天诞生了。在此我代表航天质协,首先对获奖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各级领导、付出智慧和汗水的专家与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设立中国航天质量奖,是在航天质协第六届一次理事会上提出的,并由两个集团公司共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50年来中国航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近年来由军工研制生产行业,逐步转变成为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技术产业。航天产业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开拓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市场,形成了6个应用卫星系列及其卫星应用领域,对外商业发射服务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航天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产业要实现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