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民航VHF地空通信干扰是近年来困扰中国民航的难点问题。通过对中国某机场干扰情况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明确了主要干扰源及其产生机理。同时结合中国电磁环境的实际情况和民航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从民航自身入手、加强管理、建立监控体系和应急VHF通信接收系统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理论的微分对策制导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诚  沈如松 《飞行力学》1997,15(1):86-90
在现代战场环境下,导弹制导所需信息经常受到各种干扰,有时甚至是不确定的。而基于精确模型的微分对策制导律的实时实现面临着许多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尝试将模糊理论与微分策制导律相结合,采用多级模糊控制规则,以导弹怀收音机格半为例,给出了模型的建立方法,并探讨了这种模糊微分对策制导律实现的可行性和优点,为将来发展基于微分对策理论的智能制导律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1987年3月,一架呼号为SPEEDBIRD 01的协和号飞机从伦敦HEATHROW机场起飞飞往纽约,与此同时一架呼号为AMERICAN 51的DC-10飞机从伦敦GATWICK机场起飞,两架飞机相继进入了伦敦雷达终端管制区。几分钟后,管制员给DC-10机组下达了上升高度的指令,但由于无线电干扰,协和号的机组误听了该项指令,他与DC-10的机组都向管制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实现系统干扰补偿的控制策略。针对无界斜坡干扰情况,通过构造一个系统输出并为其设计观测器,实现了对状态和干扰的同时估计,并将干扰的估计量引入到控制律当中,从而实现系统对干扰的补偿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受载机干扰资源和对抗系统自动化程度的限制,干扰方式的合理选择尤为重要,可以提高反导对抗的成功率,充分发挥栽机作战效能。针对机载红外对抗的主要手段是红外诱饵弹和红外干扰设备.提出人工投放、自动投放和红外定向干扰三种干扰方式。通过对光电对抗系统、干扰方式的分析和对抗包络区域的解算,给出了载机相对地空红外导弹的方位与三种干扰方式切换的对应关系,提供给飞行员一个量化的干扰方式选择的依据。为深入研究对抗决策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CFD方法对腹支杆干扰进行了研究,克服了低速风洞支架干扰试验的缺点。通过对某飞机增升装置打开时不带腹支杆和带腹支杆两个模型分别进行流场计算,得到了腹支杆的低速干扰特性,并对腹支杆的干扰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CFD方法对分析研究低速风洞试验腹支杆干扰问题及进行支架干扰修正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邵书义  陈谋  招启军 《航空学报》2020,41(z2):724283-724283
为了飞行控制方案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针对具有外部干扰和执行器加性故障的四旋翼无人机(UAV)角度运动方程,给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离散时间跟踪控制方案。通过设计离散时间干扰观测器抑制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的不利影响,并结合干扰观测器设计离散时间控制器。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离散时间容错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离散控制器能够保证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综合作用下的四旋翼UAV系统跟踪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的卫星网络中,由于频谱资源有限,各卫星使用频段重叠情况是客观存在的。窄带干扰作为一种典型的干扰,也普遍存在于卫星网络之中。本文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了窄带信号对BPSK调制体制下数传信号干扰的情况,通过仿真及数据分析,说明了干扰对数传信号产生的影响程度,探讨了估算窄带干扰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数据链已在近年来的历次战争中大显身手,取得很好的实战效果,因之数据链对抗成为通信对抗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对干扰效果评估现状和Link11干扰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根据Link11的特点,提出了多层次、多方面的Link11干扰试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及干扰效果综合评估数据处理算法,为Link11数据链干扰设备的靶场试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某型干扰机对多普勒雷达速度跟踪系统的干扰方式,分析假多普勒频率产生的干扰工作机理,研究对抗科目训练中该模式干扰效果不佳的具体原因,提出了采用数字移向技术替代行波管移相,增大对雷达回波原载频的抑制度,增强干扰效果。通过对样机的测试验证,给出了两种移相电路的假多普勒干扰比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速大迎角试验数据的质量,掌握支架干扰规律,对Ф3.2m风洞张线尾撑系统进行了支架干扰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张线尾撑装置的横梁对飞机纵向的远场干扰量较小,大迎角区域内尾支杆对飞机纵向的近场干扰量较大;迎角小于15°范围内,支架使飞机偏航力矩系数减小、滚转力矩系数增大,随侧滑角增大支架干扰量增大;去掉立尾后尾支杆对俯仰力矩的干扰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2.
直升机旋翼对机身气动干扰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旋翼自由尾迹模型和三维机身源面元模型,建立了一个全耦合的旋翼/机身气动干扰迭代计算方法。为正确模拟旋翼桨尖涡与机身表面间的大定常贴近干扰,采用了一个“分析数值匹配法”的“贴近涡/面干扰模型”。应用该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旋翼干扰状态下的机身表面点的非定常压强分布和机身的非定常气动升力,俯仰力矩随前进比的变化,以及干扰前后的机身定常压强分布。计算表明,机身上由于旋翼的干扰引起的非定常气动载荷呈现出与旋翼相同的周期性。然后,对比了本“贴近涡面干扰模型”和先前“截断涡线模型”对干扰计算的影响,表明了前对计算结果的重要改进。  相似文献   

13.
神经网络在旋翼/机身气动干扰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直升机自身的特点,旋翼/机身气动干扰呈现非线性,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用神经网络来解决这一非线性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将旋翼/机身气动干扰试验数据构造的学习样本,对网络参数进行学习,可以得到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神经网络模型,进而可以用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直升机机身受旋翼气流干扰时的空气动力特性。参数训练好的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神经网络模型可直接用于直升机气动设计和实时仿真。笔者在对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神  相似文献   

14.
VSAT(VerySmallApertureTerminal)作为现代卫星通信工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同其他无线通信手段一样,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电磁干扰。如何防范各种电磁干扰成为VSAT网络建设和运行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一、系统内部干扰从系统内部分析,可能产生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信道干扰、交叉极化干扰。1.互调干扰由于VSAT或卫星转发器功率放大器的幅度非线形、相位非线形,多载波工作时,就会产生互调干扰。固态放大器(SSPA)比行波管放大器(TWTA)线性要好得多。__由于功率放大嚣幅度放大特性在接近他和…  相似文献   

15.
红外干扰弹作为红外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概述了红外干扰弹的工作原理,战术使用,主要技术指标和新型红外干扰弹等。  相似文献   

16.
同频道干扰是指干扰信号的频率处在接收机的工作频率,与处理有用信号一样,它们可被放大和检波,因此导致接收机性能恶化。飞机上共用频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选择设备配套时,考虑是否有可能发生同频干扰。本文分析了同频道干扰的特点,并提出了抑制同频道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CDMA系统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和窄带系统共存。通过将窄带干扰信号等效为多个虚拟用户,就可以利用多用户检测算法实现窄带干扰抑制。由于接收端一般不知道窄带干扰的特征信息,因此只有采用盲多用户检测算法才能实现对多址干扰和窄带干扰的联合抑制。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MeanSquareError,MMSE)盲多用户检测器抑制窄带干扰的性能,并给出了仿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桂林民航VHF地空通信干扰排查案例的归纳和总结,从理论和实践分析了干扰的成因和类型,介绍了解决方案和经验以及干扰防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辐射干扰通过介质以电磁场形式传输,向外辐射能量的方向性,传输到该设备所在位置时,绍了辐射能量的计算方法及辐射干扰的抑制措施。辐射的能量是否会影响附近设备的性能,取决于干扰源干扰能量的损失值及该设备对此能量的敏感度。本文介绍了辐射能量的计算方法及辐射干扰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民航非法干扰行为频发,能否对民航非法干扰行为进行科学化处置,是影响我国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基于全国民航安保案例库,对民航非法干扰行为进行情景结构化分析,建立包含“事件—情景要素—情景特征—情景属性”的情景要素框架图;其次,借助本体理论的相关知识,构建包含“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和应对体”的情景模型,实现对民航非法干扰行为的情景化描述,有利于民航部门对民航非法干扰行为的日志撰写工作,为民航非法干扰行为的快速应急处置提供理论支撑;最后,通过民航安保案例进行模型验证,证明情景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