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因特网三种网络的不同特点入手,说明了三网合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探讨了三网合一中关键的接入网技术.  相似文献   

2.
基于调频连续波信号的双基地ISAR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仁飞  朱小鹏  张群 《宇航学报》2012,33(2):222-227
在将调频连续波(FMCW)信号应用于双基地ISAR的成像过程中,针对应用FMCW信号在回波信号中产生距离快时间和方位慢时间耦合项的问题,提出了应用离散多项式相位变换的方法进行组合参量估计,通过估计出的组合参量构造补偿函数对回波信号进行相位补偿,消除了一次耦合项产生的固定频偏和二次耦合项引起的主瓣展宽,对补偿后的回波信号应用距离多普勒算法可获得清晰的目标二维像,通过仿真表明:所述的补偿算法能有效改善应用FMCW信号而产生的目标像散焦现象,获得聚焦良好的点目标像。  相似文献   

3.
顾侃  肖旅  曾小勤  陈彬 《上海航天》2022,39(6):84-95
近年来,镁稀土合金由于其高强度、低密度和高温性能良好等特点,在追求轻量化的航空航天产业当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总结当前主流的2系高强度Mg-RE合金(Mg-Gd和Mg-Y系合金)的性能特点、强化机制和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其他Mg-RE合金的研究情况,最后回顾镁稀土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线性恒模检测器 (LCCM)和恒模检测器 (CM)对期望用户能量大小、模参数值具有很强敏感性 ,提出一种新的盲目适应多用户检测器 (LCDCM) ,该检测器能够有效抵消多址干扰和克服多径干扰 ,对目标用户能量大小和任意模参数选取都具有非常好的鲁棒性 ,而且其收敛性和稳态性均优越干线性恒模检测器和恒模检测器 ,计算复杂度较低 ,特别适用于多径信道 ,是一种优秀的盲目适应检测器 ,具有一定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特性及其分辨率不随平台高度变化的成像特性,已成为航天遥感、目标检测领域重要的传感器之一。SAR算法复杂度往往与成像分辨率呈正相关,其中计算量问题成为雷达成像实时性的一大挑战。无人机载MiniSAR具有小型化、低功耗、灵活性强和隐蔽性强等优点,其小型化使设备计算能力受限,加剧了复杂度与分辨率之间的矛盾。图形处理单元(GPU)和多线程技术发展迅速,为无人机载MiniSAR实时成像提供了平台。本文根据实时处理机数据流和GPU异构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GPU异步优化方案,该方案可明显提高中央处理单元(CPU)与GPU之间的并行工作效率,节约大部分的数据存取开销。实验结果证明:GPU的成像效率是单CPU系统的12倍左右,在此基础上,使用GPU异步优化方案后效率可继续提升15%左右。本文提出的设计思路可显著缓解无人机载MiniSAR的实时成像计算压力。  相似文献   

6.
阐述世界范围内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军事和民用两大层面,分别以MIL-STD、IEC/CISPR和IEC/TC 77等标准为代表回顾电磁兼容技术和标准融合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校园移动信息平台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航专校园移动信息平台拟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校园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将校园信息连接到互联网上的WAP服务器上,再通过WAP服务器与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短消息网关,按照中国移动点对点协议进行短消息发送和接受;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短消息网关按照短消息点对点协议与短消息业务中心进行通信;最后由短消息业务中心完成与移动用户短消息的收发。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系统产生背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系统通信速率受限以及自动识别系统(AIS)时隙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全双工射频通信频段设计方法和时隙冲突解决途径。通过采用多个射频通道以及多个波束合成,利用阵列天线和数字波束合成(DBF)技术,将卫星大覆盖范围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区域,缩小单个天线波束视场覆盖范围,减少单波束范围内船舶数量,能有效降低AIS信号时隙冲突。以600 km卫星轨道为例,介绍了8通道及8个波束DBF设计方法,对波束视场和天线增益等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多波束可覆盖±42°视场角范围,单波束视场角最大为±14°。  相似文献   

9.
数据挖掘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信息处理技术,在企业决策和商业信息的获取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论文从数据挖掘的技术定义出发,概述了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数据挖掘在现代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和决策效率;同时也提出了企业应用数据挖掘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段的姿态控制问题,设计一种具有自主学习干扰观测器(SLDO)的滑模控制器。基于奇异摄动理论及时标分离原则,将RLV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划分为外环和内环子系统。根据RLV再入段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均随时间变化、不可忽略且无法预知边界等特点,结合2型模糊神经结构、误差反馈学习架构以及滑模控制(SMC)理论,提出一种新型在线自主学习干扰观测器。设计基于SLDO驱动的多元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完成对再入段姿态的跟踪。最后,针对6自由度RLV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以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卫星通信(SC)网和无人机(UAV)通信网之间频谱共享、相互融合,能较大提升频谱效率,有望成为第6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在系统非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条件下,考虑了次级用户可达速率最大化和发射功率最小化2种准则,利用加权切比雪夫方法构建满足概率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MOO);由于该问题较为非凸,利用概率公式、半正定松弛等方法将其转化为凸问题,并进一步通过半正定规划(SDP)求解,得到鲁棒波束成形权矢量,获得2种性能指标间的帕累托最优权衡。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鲁棒波束成形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工程设计载体的演变过程出发,引入MBD (基于模型的定义)数字化制造下的产品研制流程;从几何尺寸与公差(GDT)、技术数据包(TPD)、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PDRE)等3个方面,解析MBD标准体系的构成;从MBD标准体系的推广历程、在单一企业以及供应链网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研究MBD标准体系的应用现状;分析航天企业应用MBD技术的现状,提出在面向设计功能与制造能力的航天产品GPS几何公差标注方法、面向制造场景的PMI (产品制造信息)信息分包方法、面向数据跨组织自动交互的PMI数据表达方法和基于MBSE的数字化研制流程等4个方面践行MBD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中大容量的存储器(ROM)会使成本提高、功耗增大、可靠性下降,且容量大小直接与杂散性能相关.基于此,文章在阐述了正弦甬数1/4周期压缩与 Hutchinson 算法的有关原理后,综合这两种方法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压缩ROM容量的改进方法,并比较了压缩效果.最后给出此法在 QuartusII 开发环境下的原理图及时序仿真图.该法具有较好的压缩效果,并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4.
利用GPS星际照射源的无源侦察定位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了一种以GPS卫星作为照射源的单传感器无源侦察定位方法。首先 ,分析了利用GPS卫星作为照射源的可行性 ;其次 ,利用各卫星辐射信号经过目标散射 ,到达传感器的时差信息完成目标的探测和定位 ,并给出系统分析和MonteCarlo仿真 ;最后 ,文章讨论了无源系统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脉冲频率调制(PFM)方式的视频光传输机的频谱特点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一个完整的PFM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电路设计实例。经实验证实,客观评价其主要技术指标为:视频信噪比75dB(加权);微分相位<1.50;微分增益<1.5%;无中继传输距离(-15dBm光输出、单模光纤1.3μm)达70Km。主观评价其图像传输质量在灰度等级、色彩艳丽程度、清晰度等方面与广播级图象质量相当。  相似文献   

16.
介绍CCSDS交互支持业务领域(CSS)的各工作组工作情况以及各工作组已经完成的和正在开展的标准化工作,并重点介绍了空间链路扩展(SLE)业务的概念、业务内容以及文档制定情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侧滑转弯(STT)导弹带有攻击角度约束的机动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终端滑模动态面控制的三维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PIGC)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针对机动目标拦截的侧滑转弯导弹三维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且不需要导弹速度微分体轴系分量信息。然后,使用终端滑模控制理论构建误差向量与虚拟控制量,达成精确拦截与攻击角度约束的控制目的;引入有限时间非线性收敛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来在线估计系统不确定性;设计自适应算子与自适应更新律对观测器的估计误差进行补偿,以提高方法的鲁棒性。最后,三维空间拦截仿真校验了方法在提高拦截精度与增强角度约束收敛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基于卫星导航信号(GNSS)的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GNSS-BSAR)以其低成本、实时的全球覆盖能力在遥感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斗导航卫星(BDS)作为GNS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更高的信号带宽为特点,理论上能够为SAR系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一种新的基于北斗GEO卫星导航信号的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GEO-BDS-BSAR)卫星的多星融合目标监测算法,通过结合北斗GEO的信号特性以及相对稳定及几何构型,能够有效提高目标监测的分辨率,同时有效避免了传统基于全球导航信号的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GNSS-BSAR)系统的距离单元偏移误差校正处理,降低了传统反投影算法(BPA)的运算复杂度.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卫星网拓扑时变的特性,使得现有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难以在卫星网中有效地运行。以铱(Irid ium)系统为例,首先分析低轨卫星网(LEO)中星际链路的变化情况。针对卫星网具有频繁断接性和传输大时延等特点,将基于MPLS技术的LEO卫星网系统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并重点对MPLS协议中的标签设计、信令协议选择、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切换等问题进行仿真,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碳纳米管/HTPB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HTPB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改性,改善其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并使用TEM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热重分析表明,CNTs/HTPB复合粒子中HTPB的含量为28.57%。采用差示热分析(DTA)研究了CNTs/HTPB复合粒子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NTs/HTPB复合粒子对AP的热分解具有一定的催化性能,与纯AP相比,高温分解峰温提前了111.9℃,表观分解热由309.92J/g提高到987.18J/g,优于CNTs与AP的简单混合样,表明经过HTPB改性后CNTs对AP具有较好催化性能,同时AP与CNTs/HTPB复合可使其高温分解峰温进一步降低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