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遗传算法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设计的仿真模型和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组合优化策略和遗传算法,针对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进行了不同设计变量和目标函数下发动机性能参数的优化,求得全局最优解.计算结果表明,遗传算法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为其它类似发动机的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全流量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描述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动态特性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将免疫策略算法同龙格-库塔法结合起来,提出了求解含有隐式项的常微分方程组的变步长龙格-库塔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发动机在某一个稳定工况工作时,发动机入口推进剂压强的变化对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影响不大,发动机的参数都能比较平稳的过渡到一个新的稳定工况;当发动机在短时间内进行小范围的推力调节时,发动机参数的过渡过程的曲线也比较平稳,但是当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推力调节时,参数的过渡过程的曲线振动比较剧烈,因此应当在进行大范围推力调节时,应当对调节时间进行适当延长,或者分级进行推力调节。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新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动力循环型式—全流量补燃循环的概念及其相对于其它动力循环的优点。为研究这一先进的循环系统,设计了一套小型全流量补燃循环氢/氧火箭发动机实验装置。结合该装置的系统方案,对其进行一维管路计算;通过对2个预燃室进行热力计算,确定了其燃烧温度和预燃气体的热物理性质;在燃烧室压强和混合比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对氢氧推进剂的比冲特性进行探讨,以此确定燃烧室压强为4.0MPa,推进剂余氧系数为0.75。最后估算出该实验装置所能产生的推力为4018.77N。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全流量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并给出了基于这种循环方式的发动机的系统简图。根据现有的氢氧发动机的研制现状,针对全流量补燃发动机进行了系统参数的平衡计算。从这种循环方式的工作机理出发,结合参数计算得到的结果对这种循环方式的发动机的先进性进行了讨论。认为这种循环方式的氢氧发动机可以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以及能够获得更高的性能,能够满足人们现在对高可靠性,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给定的运载任务,建立了氢氧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能量特性模型、运载器质量模型和轨道模型,以运载器有效载荷为目标函数,利用枚举法进行了发动机性能参数的优化研究.通过计算,验证了质量模型的准确性,得到了实现单级入轨发动机的最优性能参数,给出了在当前所能达到的燃烧室压强情况下的优化结果,为新一代氢氧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研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刘红军 《推进技术》1998,19(4):18-21
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和混合比的大范围非线性调整,提出了分级迭代直接求解高维非线性方程组的计算方法,并对液氧/煤油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的典型调整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考虑作为冷却剂的燃料温升、主涡轮入口燃气温度、主涡轮泵转速、发动机真空比冲以及燃气发生器喷注器压降和主燃烧室喷注器压降约束下发动机推力和混合比的最大可调域。  相似文献   

7.
对液氧-煤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预燃室进行三维维湍流流动与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流动采用圆柱坐标系中的三维N-S方程组,并用k-ε双方程测流模型闭合,用同位网格和SIMPLE算法求解,源项进行线性化处理以便于收敛;离散后的方程采用SIP法求解;燃烧采用单频快速不可逆化学反应,喷注单元和预燃室头部的喷雾可以考虑液滴颗轨道模型(PSIC),针对液氧-煤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预燃室建立耦合计算软件,通过考核算例获得燃气流场,组合浓度场和温度场的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遗传算法与一般确定性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开发了有效的适于大范围参数扰动和工况调整的非线性稳态特性仿真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液氧/煤油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的大范围参数扰动和工况调整的稳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混合遗传算法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类似发动机的研制与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斯源  陈晖  王猛  马键  姜华  宫武旗 《推进技术》2022,43(5):335-343
燃气管路气流脉动特性是影响补燃循环多推力室液体火箭发动机安全运行的因素之一,气流脉动压力强度剧烈时将影响管路下游燃烧室燃烧稳定性及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为探究液体火箭发动机燃气管路气流脉动压力特性,对燃气管路进行了模化试验,分析了进口流量分别为额定值模拟流量65%,100%和108%下无导流装置和有导流装置的气流脉动压力变...  相似文献   

10.
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输送系统的频率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大型泵压式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输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动态数学模型:在低频区域为集中参数法,在中频区域为分布参数法,进行了发动机动态特性的评估、发动机调节系统的分析,为发动机系统稳定性研究以及火箭飞行中的纵向稳定性计算提供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11.
刘红军 《推进技术》1999,20(2):9-12
针对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考虑了推进剂供应系统中的温度与密度变化,推导建立了改进的简化非线性稳态特性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该改进的非线性稳态模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全流量补燃循环试验发动机启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启动过程难点,针对全流量补燃循环缩尺发动机热试车启动过程,分别就发动机中富燃/富氧预燃室的自身启动和相对启动过程进行了设计;采用管路-体积组合模块化方法,建立了发动机启动过程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按设计启动方案进行了多次热试车,试车结果表明发动机点火可靠,启动过程平稳,无烧蚀现象,且仿真结果很好地预示了热试车情况。  相似文献   

13.
补燃循环发动机强迫起动过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强迫起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描述补燃循环发动机瞬变过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求解推进剂供应管路瞬变流控制方程的Chebyshev伪谱方法.采用新的面向对象仿真语言Modelica,建立了可扩展的发动机仿真模型库,在MWorks平台上,利用模型库搭建了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仿真模型.对发动机强迫起动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车数据基本相符,其中稳态相对误差小于4%,动态相对误差小于10%,初步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火药起动器工作时间、阀门打开时序等因素对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该发动机可靠起动,发生器点火应在氧化剂头腔充填完成后,火药起动器工作时间应持续到发生器点火.   相似文献   

14.
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启动过程的模块化仿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敏超  王新建  王楠 《推进技术》2001,22(2):101-103
通过模块化编程,建立了新一代高性能补燃发动机启动过程的部件模型。虽然采用的是集中参数方法,但同时考虑了液体的惯性、粘性和压缩性,所以建立的常微分方程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5.
近代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之任 《推进技术》1991,12(4):29-35
本文对近代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文中指出:使用高能、无毒的液氧、煤油和液氧、液氢为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势在必行;采用高压补燃循环系统可以明显提高发动机的比冲、减小发动机尺寸和质量;采用推进剂利用系统可以减少推进剂的剩余量,以提高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使用辅助增压泵可降低贮箱压力,并提高发动机主泵的入口压力,以保证主泵在没有汽蚀的条件下可靠工作;高可靠性、长寿命和重复使用对航天产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补燃循环发动机启动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某型高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启动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到发动机推进剂入口压力变化与阀门开关时序变化对发动机启动特性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