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航天应用的液态金属相变传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液态金属相变材料的适用范围,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手段,比较分析了以镓为代表的低熔点金属与以正十八烷为代表的石蜡类相变材料之间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镓更适用于应对瞬时高热流冲击,即高热流、短时间工作的电子设备散热;而正十八烷适用于低热流、较长时间工作的电子设备控温。此外,单位体积相变材料,镓模块的热控时间长于正十八烷模块;单位质量相变材料,镓模块在短时间内占优,长时间内正十八烷模块占优。针对潜在应用场景进行分析,表明了液态金属相变材料可用于航天天线TR组件和激光器芯片控温。  相似文献   

2.
前言碳-碳复合材料由于内部有高强度碳纤维的骨架增强,使这种石墨材料在受到热冲击时能阻止裂缝的扩展,因此,作为防热材料应用的碳-碳复合材料,其烧蚀性能与基体形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美国超高温公司曾研究了纤维随机取向的碳毡、多股丝编织的三维结构以及平纹碳布,石墨布层状基体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指出,基体中孔隙  相似文献   

3.
膨胀石墨用作烟幕材料衰减毫米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无机-有机混酸为介质用电化学法制备了膨胀石墨,分析了影响膨胀石墨蠕虫长度的因素;对样品进行了红外及热重分析。样品在8-14μm红外波段有数个特征吸收峰;在DTG曲线上第一个失重峰出现在201℃;540℃时混酸插层化合物失重率为12.9%。测试了不同长度分布的膨胀石墨蠕虫对8毫米波的衰减性能,结果表明:当石墨蠕虫长度主要分布在2.7—3.9mm时,干扰效果较好,衰减率可达11.61dB,为潜在的宽波段干扰剂。  相似文献   

4.
碳/陶复合密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粉末热压烧结一次成型工艺压制出石墨/BN复合材料基体,对基体材料进行浸渍、固化和炭化处理,制备出石墨/BN复合密封材料,并对该材料进行性能考察。结果表明,石墨/BN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温抗氧化、自润滑性能优异的机械密封材料。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燃料在喷嘴附近的相变和流动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伟  林宇震  张弛 《推进技术》2019,40(3):635-642
为了研究超临界碳氢燃料喷射特性,采用实验结合一维分析的方法,对超临界正十烷/正庚烷/正戊烷混合物喷射到静止大气环境中的相变和流动过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燃料在喷口附近发生相变的途径,获得了相变分界线和喷嘴内部一维流动参数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当喷射温度接近临界温度时,超临界正十烷/正庚烷/正戊烷混合物喷射过程中,会在喷嘴内部及喷口下游发生相变而产生冷凝;相变冷凝的转化过程发生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超临界压力下,射流发生完全冷凝的喷射温度为510K;喷射过程的相变分界线与相态之间的界面线并不重合;超临界正十烷/正庚烷/正戊烷混合物喷射到静止大气环境中时,在喷口处达到了当地声速,此时当地静压与喷射压力的比值约为0.64,静温与喷射温度的比值在0.97以上;不同喷射工况下,喷嘴内部的一维流动参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比热比和压缩因子是影响无量纲流动参数分布规律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一种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高纯水中痕量硅的方法。方法是用难熔碳化物涂层石墨管和基体改进剂技术,采用恒温原子化方式,大大地降低了测定过程中硅与石墨基体形成难熔碳化硅的机会和硅以氧化物形式的挥发损失,从而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体碳对单向C/C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基体碳结构对C/C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碳与光滑层热解碳相比,树脂碳与碳纤维C2结合紧密,热处理过程中应力石墨化明显,而光滑层热解碳与碳纤维C2结合疏松,存在明显的界面裂纹,热处理过程中应力石墨化不明显.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树脂碳基体更有利于材料的热传导.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泳沉积法在石墨基体上涂敷SiC.通过对SiC悬浮液外部参数的控制,得到沉积时间、电压、添加剂量、固含量对沉积状况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条件并在优化条件下制备样品,经烧结处理即得石墨的SiC涂层.用SEM观察涂层的微观结构,XRD用于烧结前后的相鉴定.结果表明,石墨基体上电泳沉积法制备均匀的SiC涂层简便可行.涂层为颗粒的物理堆积且存在孔隙,在实验烧结条件下SiC没有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热动力系统吸热/蓄热器能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电力系统。吸热 /蓄热器是热动力发电系统关键部件之一。吸热 /蓄热器采用的蓄热方式是相变蓄热。通过对吸热 /蓄热器的能量分析 ,可以很好的了解吸热器的能量传递 ,以及相变材料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吸热器腔体辐射模型 ,结合换热管的传热模型计算了吸热器的传热过程。得到了吸热器的能量损失、工质吸收能量、PCM的潜热储能和显热储能等重要指标 ,并且得到了换热管最大温度 ,工质出口温度等重要结果。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吸热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通过传统氧化制备法制得的可膨胀石墨含硫量较高,具有腐蚀性,因此低硫或无硫可膨胀石墨的工艺制备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意义与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混酸系(硝酸/磷酸)在氧化剂重铬酸钾的作用下与天然鳞片石墨的反应,探究出一套相对科学的可膨胀石墨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