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自国务院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后,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商业微小SAR卫星星座、低轨互联网卫星、商业运载火箭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各领域迅速发展,推动我国航天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在航天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商业航天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提升航天技术水平,对支撑我国成为航天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商业卫星产业是现代航天产业发展的时代所需,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卫星研制生产和运营模式:(1)卫星研制周期短;(2)多星组网运行,快速部署,需求量大;(3)成本可控。电源系统是航天器的主要系统之一,为航天器的工作提供能量,是航天器的“心脏”,随着商业卫星有效载荷能力不断提升,电源分系统技术发展和生产更要适应新模式[1-3]。  相似文献   

2.
海底的"太空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丹 《太空探索》2003,(9):24-25
航天员“上天”不足为奇,航天员“下海”却不多见,而且还要在海底过“太空生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跟我一起去看看美国航宇局设置的特殊培训科目——海底航天试验。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是:载人飞船一航天飞机一空间站(美国的“路线图”),或者载人飞船一空间站一航天飞机(苏联/俄罗斯的“路线图”)。而21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是:载人飞船一月球基地一载人火星探测。载人航天前后两个“路线图”的转折点就是美国总统布什在2004年1月14日宣布的新太空设想。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03,(5):37-37
今年的新闻热点,除伊拉克危机以外,可能就数载人航天了。大年初一发生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今年年底我国航天员将登上蓝天。现在人们部在谈论载人航天,连幼儿园的娃娃也会说:“哥伦比亚”、“神舟”。  相似文献   

5.
曲佳  钱钱 《国际太空》2009,(4):34-35
2009年全球航天业的挑战在于:认识到政府和私人航天项目2008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使商业航天和太空探索并驾齐驱。2008年世界航天业取得诸多成就,包括:①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②欧洲航天局(ESA)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圆满完成首次飞往“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③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法尔肯-1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6.
2010年度,全球卫星发射和在轨运行故障频出,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航天事故:印度2次发射失败,1星在轨故障;俄罗斯1次发射失败(“一箭三星”),2星在轨失效;韩国1次发射失败;日本成像侦察卫星在轨失效;欧洲、美国也均有在轨卫星重大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7.
琦琳 《国际太空》2014,(5):10-15
2012年底,日本航空宇宙工业会向内阁府提交了一份由日本空间政策委员会起草、名曰“日本航天防卫战略-我国防卫航天开发应有的理想状态”的报告,即“航天防卫战略”建议书。该建议书指出:日本应加快完善情报搜集卫星系统,尽快启动计划中的X频段防卫通信系统计划。在此基础上,要有计划地推动包括研制和发射早期预警卫星在内的快速响应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日本航天以航天专家筹资、组织人财的方式起步,从政府决定领导航天之日起就策划并于1969年制定了航天开发“仅限于和平利用”的航天基本法。之后,国会内围绕是否以“遵循日本国宪法的和平理念”取代原航天基本法中航天开发“仅限于和平利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日本为尽快推进航天在防卫领域应用,于2008年6月通过了新航天基本法,删除了航天开发“仅限于和平利用”的表述。内阁在颁布新航天基本法后仅两个月多的时间,就批准了在防卫省设立航天开发利用推进委员会。2009年1月,航天开发利用推进委员会制定了“防卫航天开发利用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9.
飞向恒星     
在您看到这组文章时,“神七”或许已经发射了。它的发射意义深远,标志着中国航天将向前大大迈出一步。编辑部曾经有幸去东风航天城做客,与专家叙谈虽不深,但亦知航天科技发展之艰辛。值此“神七”发射之际,编辑部临时将原定刊出的专题“1947年:UFO与中国”换下,组织策刊了本专题,对航天这一系统工程做一简单描述。专题名为“‘神七’:航天了不起”,其实我们最想说的是:“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  相似文献   

10.
目前俄罗斯的载人航天任务主要是为国际空间站服务,承担这项任务的是俄罗斯的“联盟”号宇宙飞船。在几十年的应用中,“联盟”号充分显示了它的可靠性。但是,这种飞船电有其局限性:它的载重量太低,只能载2-3人;已经使用了将近40年,在技术上已经显得有些陈旧,其飞行操作特性也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载人航天的要求。为此,非常有必要建造新一代的载人航天器,“快船”计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深空探测进展与开展我国深空探测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已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为此,我国应根据航天科技发展的水平,参考各航天国家的空间探测计划,制定本世纪前30年的深空探测计划,其对象以太阳系空间为主,兼顾宇宙空间的观测。 深空探测的总体目标可归纳为:① 探索太阳系和宇宙(包括生命)的起源和演化;② 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空间环境、能源和资源等);③ 发展空间技术,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④ 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⑤ 为人类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当前,深空探测是在卫星应用、载人航天与空间站取得重大成就的基…  相似文献   

12.
读者讲台     
“航科杯”航天知识竞赛,确实有益于宣传普及航天知识,是服务于国家“四化”的举措。我虽年逾花甲,也要积极参加,重读了指定的几期刊物。我从贵刊得到不少教益,扩大了知识面,也为祖国的航天成就所鼓舞,对航天工作者产生由衷的  相似文献   

13.
王翔  陈立  宿东 《太空探索》2023,(6):8-11
<正>“一横一竖”,十年的苦功。空间站建成,说明我们的系统工程实践向前跨了一大步,这是我最引以为荣的。大家都很开心,我也是,但感受还不太一样。这是新的开始,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好戏在后头。我很期待这座由中国人设计并主导、向世界开放的空间站,在运营中充分体现载人航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说道:“一个民族要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他还在诗歌《仰望星空》中写道:“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载人航天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体现,壮国威,振民心;载人航天能拉动和促进各方面技术的发展,造福人类;探索未知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载人航天是开拓人类第四活动空间的重要途径,“人类决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所以,任何政治、经济、科技、国防发达的国家,部十分重视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1956年1月25日,在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说:“中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中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同年1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发出了“向现代科学技术大进军”的号召。在周总理和陈毅、李富春、聂荣臻副总理领导下,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数百名科学家研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和“以任务带学科”的方针,明确了57项重点任务,其中,第37项为《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便是航天技术。同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告正式成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杆-锥”式对接机构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溥科 《国际太空》2011,(9):27-30
目前,在载人航天器上使用的对接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杆-锥”式对接机构和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其中,“杆-锥”式对接机构由“杆”组件和“锥”组件两部分构成,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杆”组件是主动部分,安装在追踪飞行器上;  相似文献   

17.
航天司令部是美国军事航天的中心,它控制着6O多颗导弹预警、通信、导航、气象等各种军事卫星,为海、陆、空三军提供航天支持。美国航天司令部作战部部长RDeKok指出,当前航天司令部享有最高优先权的三大军事航天领域是:(1)天基红外系统(SBIRS——Space-BasedInfraredSystem),这是一种新式的导弹预警卫星,它能更好地追踪近程弹道导弹;2)军事通信,其目标是要在用更新的技术取代已过时的军事通信卫星的过程中,保持不间断的军事通信能力;3)改进型一次使用火箭(EELV——EvolvedExpendableLaunchVehicle),其目标是把…  相似文献   

18.
欧洲空间局(ESA)一度曾以其拥有哈雷彗星空间探测器、X射线卫星和阿里安运载火箭,而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现在人们不禁要问;欧空局,你将走向何方?欧空局航天飞行的辉煌时期已暂且过去了。目前,由于欧空局成员国的财政困难,迫使它不得不对全盘航天政策进行认真思考。1987年,各成员国的代表在经过三年讨论之后,在荷兰海牙通过了一项长期的重大的航天计划。该计划的一部分已即将完成,如阿里安-5运载火箭;另一部分,如哥伦布空间站,还一直停留在计划中。当初成员国间的合作关系,现在已经消失。作为“火车头”…  相似文献   

19.
《祖国不会忘记》是一首专门为航天人写的歌,歌词这样描述: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05,(6):39
4月16日,全国“少年二级宇航技师”小论文答辩会在北京161中培训中心如期举行。担任此次答辩会的评委有:航天科普专家李龙臣;太空探索杂志社田如森社长;北京161中培训中心王德清主任、刘世昌老师和田纪众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