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复合材料之后,科学家们又把目光聚焦到了“超材料”(metamaterials)上。从“完美透镜”到“隐身斗篷”,纳米“超材料”展现了其独有的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纳米级材料及其在航空上的应用前景石汶为了改善材料的性能,航空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从粗晶到细晶、微晶到纳米晶的过程。早在80年代中期,HerbertGleiter就用一种简单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合成了“一种新形式的物质”,取名为“纳米相”(也称作“纳米晶”)材...  相似文献   

3.
技术市场     
国产—可加工塑料“宏可材料”可加工塑料,是模具、基础制模、模拟模型、CAM编程等专用材料,1997年以前,我国全部依赖进口,而且价位也较高。沈阳市丁氏宏可材料有限公司精心研制的“宏可材料”是适合我国国情物美价廉的基础制模专用材料。该产品可应用在飞机、...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一篇驳论,关键词是“再现”与“表现”,文章的中心论点认为不能简单地把西方美学思想说成是纯粹的“再现”与“表现”的并存和统一。为了论证此一见解,列举了西方美学思想史上的有关材料。  相似文献   

5.
张慧 《国际航空》2012,(7):66-68
基于“没有新材料,其他工业领域就不能顺利发展”的观点,俄罗斯制定了《2030年前材料与技术发展战略》及相应的国家发展计划,将材料与工艺的发展视为未来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中心现行文书归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总结,从而说明中心目前文书归档工作尚需要跟随改革的发展,突破“案卷”的概念,以“件”作为归档文件材料的整理单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国外第二代超声速民用运输机(SST)发动机的主要要求,研究特点;着重介绍了美国“高速民用运输机”(HSCT),英国“先进超声速运输机”(AST),法国“未来超声速运输机”(ASTF),日本“高超声速运输机”(HST)等第二代SST发动机的研究情况,以及在燃烧室,尾喷管,进气道和高温材料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对机场工程建设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绿色化机场”的概念,对其建设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环境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论述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它包含成分(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和服役行为.“四要素”的提出结束了材料发展的混沌状态,弥合了理论和技术产业脱节,获得极限固有性能的可靠材料,推动了先进材料大发展.提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两个全过程”概念,即材料研制全过程和材料应用研究全过程,唯有做好两个全过程工作,才能保证获得具有极限固有性能和极限服役性能的可用可靠材料,促进“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入一个新时代.对材料科学与工程进行“两个全过程”研究,成就中国成为材料强国.  相似文献   

10.
本成果是研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使切削区材料出现塑性急剧上升、变形抗力急剧下降的相变超塑性,在此状态下实现超塑切削。金属的塑性,是决定材料加工难易和表面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材料组织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可使材料呈现伸长率特大和变形抗力特低,且有整体均匀变形的特性,这就是材料的“超塑性”。本工艺技术属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陀螺、加速度计等惯性器件是高精度传感器,对零件的微小变形有着极其敏感的反应。因此,惯性器件材料的尺寸稳定性问题一直是提高精度的关键。作者长期研究发现,惯性仪表精度及其稳定性在结构设计确定的情况下与加工、装配有关,但是本质性的因素是材料在长期温度扰动下的“变形”“变性”“变质”问题。我国关于惯性器件材料尺寸稳定性的研究十分薄弱,材料与工艺技术已经成为制约仪表精度的“卡脖子”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材料“变形”即在温度扰动下微纳变形的研究结果。首先分析了惯性器件的服役环境以及该服役环境下的材料响应,从而提出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材料设计,为解决低频谐振、复杂结构热应力变形、动载荷弹性变形、长期静载荷微纳米级变形、长期储存下材料时效自发变形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材料设计方案。设计制备的仪表级SiC/Al复合材料在核心关键指标上优于铍材,在“高新工程”、“北斗工程”等重大工程中显示出优异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列举和分析典型“非均匀性”材料硬度测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对“非均匀性”材料硬度测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质量计量的量值传递中,因为绝大多数的检定都是在空气中进行,所以当我们用2组不同材料的砝码衡量同一物体时,衡量结果将不相同。差值的大小取决于2组砝码材料密度相差的多少,密度小的体积大,所受空气浮力也大(即质量损失大);而密度大的体积小,所受空气浮力也小。虽然2组砝码名义质量相同,但由于空气浮力差不同,而引入的误差是可观的,在精密衡量中,必须修正。按“JJG99-90”砝码检定规程的规定,“我国2等法码以及1至7级砝码一般采用折算质量值”。所谓砝码的折算质量就是“1个实际砝码与材料密度为8.0g/cm3的假想砝码在…  相似文献   

14.
对“激光枪”工程陶瓷零件车削加工刀具材料的选择和工艺试验参数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工艺试验证明,采用硬质合金作为车削刀具,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美国三代载人飞船——“水星” 飞船、“双子星座”飞船和“阿波罗”飞船所用结构材料、防热材料、密封材料、涂料及粘合剂等作了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6.
流动旋压是一种先进的内筋薄壁筒段整体近净成形方法。本文运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多级筋铝合金筒段热旋压过程中材料流变规律和组织演变特性。将内变量型2219铝合金本构模型嵌入ABAQUS仿真平台建立了准确反映宏观流变和微观晶粒演变的热旋压仿真模型,完成了具有多级特征的内筋筒段旋压成形规律分析。研究表明在减薄率为50%、温度为300℃的旋压参数下,随内筋宽度增加材料由“挤压”式转变为“塌陷”式填充内筋,筋槽内材料变形量下降,筋槽内材料晶粒大小不均匀性增加;窄筋在250℃下的晶粒尺寸明显小于其在350℃下的,而宽筋在250~350℃下的晶粒尺寸较为接近,成形温度对窄筋晶粒大小有明显影响,而对较宽内筋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7.
F-22“猛禽”战斗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F-22“猛禽”战斗机的研制背景、结构、所用材料以及隐身技术,重点对飞机结构和系统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材料应用验证”是为适应复杂工程研制任务而建立的一种材料多参数指标在特定服役需求下应用适用度评估的综合评价方法,也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测试与表征手段获得材料各项性能数据、曲线、图谱,并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材料应用可行性的分析方法。文章从航天器发展对高性能、多样化材料快速应用转化需求出发,阐释材料应用验证任务具有指标体系的综合性、通用性、短周期、低成本以及闭环式验证特点,进而提出了覆盖性、关重性、精准性、独立性、经济性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以及材料应用验证的三层级五要素即材料批次稳定性、工艺适用性、环境适应性、服役安全性及组件健壮性指标体系设计及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程院“中国材料发展现状及迈人新世纪对策”咨询项目航空航天材料咨询研究组,于1997年11月28日-30日召开了“中国航空航天材料发展现状及迈入新世纪对策研讨会”。会议在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举行。咨询研究组组长李成功研究员、副组长傅恒志院士和于翘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国家科委副主任徐冠华院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白拜尔、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彦仲以及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航空工业总公司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其他有关领导应邀出席;应邀参加会议的各界专家有中国工程院师昌绪副院长…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中,信息、能源和材料是优先发展的三大领域。从七十年代起,西方国家把材料、能源、信息列为战略重点、发展高技术的三大支柱。有人讲,在发展国民经济整体中,能源是“血液”,材料是“骨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