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该文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传输系统应用于无人机下行数据链路中,基于无人机通信信道的组成、冲激响应模型,构建了无人机链路中的OFDM通信系统.针对无人机信道快时变和高动态等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OFDM信道估计算法,给出了在无人机飞行状态下误码率性能的仿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OFDM信道估计算法可以满足未来无人机下行数据链路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FDM最大似然符号同步算法。利用导频符号与循环前缀的最大似然算法进行联合同步检测,并可以纠正符号偏差。该算法克服了Van de Beek符号同步算法只能适用于平坦衰落信道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在多径衰落信道下和平坦衰落信道下能够获得良好的定时同步性能,并能对循环前缀长度范围内的偏差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3.
基于Simulink平台建立了Rayleigh-Lognormal、Ricean-Lognormal、Nakagami-Lognormal复合衰落信道的仿真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进行单频组网的DRM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给出了各种复合衰落的概率密度函数、累积分布函数、平均电平交叉率、平均衰落时间的统一表达式。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Simulink(R)平台建立了Rayleigh-Lognormal、Ricean-Lognormal、Nakagami-Lognormal复合衰落信道的仿真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进行单频组网的DRM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给出了各种复合衰落的概率密度函数、累积分布函数、平均电平交叉率、平均衰落时间的统一表达式.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OFDM 系统的频率同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率偏差会导致 OFDM 系统的子载波间干扰,系统性能的下降.本文建立仿真模型,并对不同频率偏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结合仿真分析,针对 LTE 下行 OFDM 系统中的频率同步技术给出了一种合适的同频偏估计和补偿的方案,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辅助信息消除多普勒频移、减小子载波间干扰(ICI)、降低误码率的方法,即信息辅助抗多普勒频移方法(IAADO)。飞机利用自身配置的导航系统、监视等多种信息系统,可以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得自身和周围飞机及地面站的位置、运动状态等信息,从而计算出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频率补偿措施来消除多普勒频移在OFDM系统中产生的ICI。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辅助信息的IAADO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航空宽带移动通信中多普勒效应造成的强ICI干扰问题,提高了高速移动航路环境下的通信性能,IAADO和信道估计(导频点LS估计、线性插值)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强终端区环境下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舰载惯导系统传递对准计算机仿真系统,利用轨迹发生器产生主子惯导系统的惯性器件的输出,送入主子惯导系统的惯导解算模块,产生不同匹配模块的惯导参数输出,进而进行滤波估计。仿真系统可以对所建立的舰载惯导系统的误差模型和滤波算法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提高误差模型的精确性和滤波算法的可靠性,并对后续的半实物仿真和实际装备实验验证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8.
由于飞行器动态模型航迹生成算法与惯性导航系统算法原理存在差异,无法直接仿真分析惯性传感器不同误差特性对惯性导航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基于飞行器动态模型航迹数据,提出一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高精度动态仿真实现方法,设计了惯导参数动态计算误差并行补偿方案,实现了对导航系统动态仿真过程中导航参数计算误差的有效分离.在搭建的仿真平台上,有效验证了所提出仿真方法的性能,为实际惯性传感器选型和指标选择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航空移动通信中OFDM信道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交频分复用(OFDM)由于其自身的技术优势使其在未来的航空移动通信中将占有重要地位,但航空移动通信中时变的信道环境和多普勒频移造成的严重的子载波之间干扰(ICI),使OFDM在航空移动通信中应用面临着困难。本文在建立航空移动通信通用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ICI和噪声对信道估计的干扰机制,采用低通滤波和线性插值的方式对最小平方信道估计方法(LS)加以改进,抑制了ICI和信道噪声对LS〖JP2〗的干扰。经过仿真证明,该方法实现简单,精度高,抗ICI干扰和噪声能力强,满足了移动速度高达1 500 km/h的航空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湍流信道条件下光强闪烁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负指数分布模型,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信道模型条件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的差错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平均接收功率相同时,弱湍流条件下,系统的误比特率明显低于强湍流的情况;误比特率为10。时,弱湍流信道闪烁指数为0.25情况下,系统所需的平均接收光功率为-51.5dBm,而强湍流下,系统所需的平均接收光功率为一17.1dBm,比弱湍流下多需34.4dB的平均接收光功率。分析结果表明,弱湍流对数正态分布信道模型和强湍流负指数分布模型不能很好地描述中湍流信道模型,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