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液体射流在不可压气流中破碎过程的难点在于捕捉射流柱表面细节特征。采用基于Gerris开源代码的树形自适应加密算法和VOF方法对射流袋式破碎和剪切破碎的典型算例数值计算,实现了射流柱从变形、弯曲到破碎成液滴的全过程可视化,清晰的捕捉到了射流柱表面形成的表面波,计算得到的射流轨迹、破碎长度和液滴空间分布均与文献中实验结果很好的吻合。直观表明表面波导致射流柱不稳定,射流袋式破碎液滴较大,剪切破碎液滴平均直径约为60μm,基于Gerris的高精度数值算法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射流破碎机理和高效评估破碎效果。  相似文献   

2.
斜喷管燃气射流气动干扰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傅德彬  姜毅  张杰 《宇航学报》2004,25(2):131-134
导弹飞行时,由发动机喷出的高温高速燃气射流对周围的空气流场产生强烈的扰动作用,从而影响导弹的空气动力特性,但由于燃气射流的存在,采用实验方法对燃气射流气动干扰进行估计有很大难度。本文采用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导弹弹体中部斜喷管燃气射流和空气耦合流场,对斜置喷管燃气射流空气动力干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斜置喷管燃气射流的存在,使导弹气动力的阻力增大,升力降低。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栅控脉冲行波管用的浮动板脉冲调制器原理,并通过等效电路对调制器中主要功率损耗进行了计算,最后给出了串联应用的方法以及调试经验,从而实现功率场效应管(FET)作为开关管的高电压脉冲功率调制器。  相似文献   

4.
接收管是组成射流管伺服阀前置级的重要零件之一。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伺服阀的性能。接 的加工难点是2φ0.6mmih bnn 。  相似文献   

5.
针对真空环境中压电激励液滴生成技术,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压电激励波形、频率和位移等参数对射流破碎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对0.5 mm的射流在理论最优频率下施加振幅3μm的压电激励作用后,射流破碎距离缩短至90 mm左右;相对于正弦波与三角波,方波激励获得的射流破碎距离最短;在最优频率附近,随着激励频率增大,液滴粒径减小,射流破碎长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压电装置位移幅值增大,射流破碎长度略有减小。结果表明:在压电作用下,激励频率对射流特性影响较大,并且射流最短破碎距离对应的激励频率大于理论最优频率;激励波形和位移振幅等参数对射流破碎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固体冲压发动机在自由射流试验中的空气捕获量测量难题,基于直连和自由射流试验发动机补燃室中流场具有相似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发动机喷管作为临界截面来进行自由射流试验进气道空气捕获量标定测量的新方法。开展了相同构型下直连试验和自由射流试验流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同构型下直连和自由射流发动机补燃室出口截面流动参数分布具有相似性,且在相同工况下该截面上压强和空气总温基本相同。基于所提出的空气捕获量标定方法,开展了相同来流组分条件下的地面直连试验和自由射流试验,通过地面直连试验得到的系数对自由射流试验的空气捕获量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直连吹风试验获得的流量系数数据较为稳定,最大散差不超过0.5%,获得的自由射流试验进气道空气捕获量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最大偏差为2.5%。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超声速气流中壁面喷注的燃料射流与气流混合,提出了一种壁面组合孔喷注方式.通过对单孔及组合孔喷注方式燃料射流流场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壁面喷注孔喷注燃料时,燃料射流与来流的混合过程在射流近场穿透深度起主导作用,而在射流远场涡则起主导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壁面组合孔喷注氢气时,燃料射流增强了流场展向涡量,从而在射流远场获得了更好的射流与来流混合.  相似文献   

8.
对边界层内小孔气水多相流场下射流问题开展数值仿真及定常水洞试验研究,建立了适用于边界层内压差驱动下小孔向气腔射流多相流场问题研究的数值仿真计算模型,针对典型孔参数及气水流场条件,对比分析了仿真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及模型计算精度。结合流体质点受力及运动模型及平板边界层理论,分析了气水域压力场特征及水域流动规律对小孔射流过程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规律,开展了孔参数对射流多相流场特征及射流量的影响研究。获得了小孔射流量估算方法,为航行体上防水装置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导弹发射过程中复燃现象对导流器排导流场的影响,将模拟发射过程中燃气化学反应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的流场分析,以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为主要的研究手段,对发射过程燃气流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使用标准k-ε湍流模型与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对经典的燃气流平板冲击问题进行仿真计算,通过与实验数据比较,证明在圆孔射流冲击平板问题中Realizablek-ε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流动的物理特性;并基于有导流器的发射试验平台三维流场模型,得到了对称面及导流器周围流场的温度、压强及不同组分的分布情况,对比了化学反应射流与化学冻结射流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复燃现象主要发生在燃气射流与空气的混合层及射流冲击壁面处,化学反应射流流场中复燃区域的温度高于化学冻结流流场对应区域的温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深水条件下超声速垂直射流的动态不稳定特性,利用高速摄影开展了高压深水条件下气体射流初始阶段及稳定阶段射流气泡形貌变化过程的实验研究。定量分析了不同总压、水深条件下射流边界的动态不稳定过程。3种工况条件下的测量结果表明:水下垂直射流结构为非对称,在射流发展过程中出现摆动甩尾现象,相对于喷管出口最大偏摆程度可达4.132倍。随着来流总压的增大,射流高度增大,宽度增长趋势减缓,随着水深增大,射流宽度增大而高度增长趋势减弱。稳定阶段的动量射流通道直径与高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