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冲击大电流技术是一种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产生数百万安培冲击电流的技术,这项技术在大秦线冬季运煤过程中将用于清理冻车,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清理冻车时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
RTTB-3型旋转为矩试验台是一种对电机进行自动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的设备。在实际使用该型试验台测试正常航空电机性能中,发现该型试验台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加载时冲击电流的影响,使记录的被测电机性能数据曲线有误差。探讨了RTTB-3型旋转为矩试验台在加载时对冲击电流的处理方法,以及实际使用此方法测试电动机扭矩技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在水约束模式下,光路、约束层、吸收层、靶材等主要因素对激光冲击处理过程控制工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研究LSP、MIC、GE、RR等公司在航空发动机叶片激光冲击处理稳定性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涉及工艺稳定性的约束控制、光路清理、质量控制等技术,结合叶片激光冲击处理的工艺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叶片激光冲击处理工艺稳定性的关键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武器应急投放过程中,应急投放按钮接通和断开的瞬间都会产生冲击电流,该冲击电流过大就会导致按钮发生粘连。本文详细阐述了瞬时冲击电流对武器系统造成的影响,通过多次武器系统地面通电检查试验,分析验证了武器通电过程中产生过大冲击电流的原因,并针对该类故障进行解决方法探究,提出了此类故障的有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超声冲击处理对钛合金焊缝压应力的影响,通过在不同的工作电流、不同的冲击头的工作条件下,对不同厚度的钛合金焊接试板进行超声冲击处理。结果表明超声冲击产生的压应力与焊接试板的厚度和结构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而与冲击头的类型与工作电流有关。同时压应力的大小与工作电流呈线性正相关,并且通过拟合得到的直线能够比较准确的反应电流与压应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超声冲击不仅可以在焊缝及热影响区产生对工件有益的压应力,同时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以控制压应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为改进飞机防冰技术和科学合理除冰,对冰和材料表面的冻黏强度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冻黏形成机理的和界面受力状态发现,冻黏强度受结冰环境和材料特性2大类因素影响,其中环境温度和材料表面粗糙度变化可引起冻黏界面状态改变,对冻黏强度的影响是非线性或非单调变化的,对此尚难以建立合适的理论预测模型。通过试验测试研究和分析了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表面粗糙度下冰与常用金属铝、铜之间的冻黏强度。试验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冻黏机理和改进防/除冰技术,对于采取合适的表面加工技术以降低表面冻黏强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某发动机棘轮离合器起动过程中棘爪断裂的原因,考虑了冲击载荷的动载荷系数影响,开展了棘爪受力分析、有限元仿真分析,以及棘爪静力试验和抗冲击试验等研究工作,获得了棘爪在静载荷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破坏载荷,确定了棘爪的强度储备。同时,在实测电机起动过程中发现了电流和扭矩变化规律:电流出现非常明显的突降和突升现象,电流从突降到突升的过程非常短暂,棘轮与棘爪瞬间高速碰撞,是起动过程中产生较大冲击载荷的根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起动电机在起动过程中因电流突降突升产生的较大冲击载荷超过了棘爪的实际承载能力,从而导致了棘爪的瞬时过载断裂。  相似文献   

8.
离子推力器欠聚焦冲击电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娟  刘洋  楚豫川  曹勇 《推进技术》2011,32(6):751-755,899
离子光学系统的离子束引出过程是离子推力器重要的物理过程,该过程直接关系到推力器的推力、比冲、效率等参数。为研究离子在离子推力器光学系统中的运动特性,使用了基于IFE-PIC(Immersed Finite Element Particle-In-Cell)的离子推力器光学系统离子束引出过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了栅极间电场分布、电荷密度,栅极冲击电流及欠聚焦极限。计算结果表明,当屏栅极电压不同时,发生欠聚焦的等离子束电流也不同。在欠聚焦工况下,一部分离子与栅极碰撞,产生冲击电流。冲击电流随电离室等离子体数密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大功率电机电源短暂中断后又重合闸恢复供电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大功率电机投切过程带来的瞬态冲击电流问题危害严重.根据某公司试验站实际情况和给定的相关参数,对两种大功率电机投切方式进行PSCAD建模与仿真,旨在分析投切过程所引起的冲击电流水平,以及冲击电流与投切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直接投切到三角形绕组支路模式比直接投切到备用支路模式产生的冲击电流更大,而且两种模式都不建议直接投切大功率电机,若直接投切,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更换相应保护设备.  相似文献   

10.
铝合金激光冲击表面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激光冲击是一种新型的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将激光冲击技术用于铝合金的强化处理,探讨了激光冲击处理的技术关键,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对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优选激光参数的条件下,激光冲击处理能显著地提高铝合金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人体听觉损伤安全极限和非听觉损伤安全极限,结合爆炸切割清理弹射通道技术的工程实践,确定了飞行员弹射时对爆炸冲击的损伤安全极限。将爆炸冲击波对飞行员的影响,简化成爆炸冲击波在自由场的传播对飞行员的影响,提出了爆炸冲击超压的估算公式。通过爆炸切割过程的物理描述,提出避免爆炸冲击及飞散物对乘员的损伤影响,需要重点研究切割索保护套或者类似结构,采用了芳纶布、芳纶布增强橡胶、芳纶纤维增强橡胶、橡胶等四种材料进行了爆炸切割防护试验,对4种不同材料的爆炸冲击防护效果进行了对比。最后确定采用橡胶作为防护材料,进行了单件试验和两件试验的爆炸冲击的对比,提出两件相比单件爆炸冲击的叠加影响。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交通需求,特别表现在公路路面和机场道面的交通量和荷载的持续增长,使得20世纪的常规施工技术难以与之相适应。导致了一种全新的路面压实机具即冲击压路机的开发成功。冲击压路机的设计是基于高能量冲击压实的思想。冲击压实技术提供了全新的、开创性的、经济的压实技术,广泛应用于那些在创造性和经济性上具有挑战意义的工程。本文阐述了高能量冲击压实的原理和冲击压路机的性能。论述了冲击压路机在香港赤腊角机场的应用,以现场土基的工程特性参数的直接测量为基础,提出了合适的检测和控制压实质量的方法,最终克服了常规的检测和控制方法的缺陷。本文介绍的技术在华北某机场道基工程中获得应用,成功地处理了道基土的高压缩性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文译出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宁 《试飞研究》2001,(1):53-56
应用扫频单点激励技术测量屏蔽性较好的飞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技术利用简单的设备即可测量出飞机外部场强和电缆电流之间的传输函数。实践证明:应用该方法仅需15W功率就可完成电缆芯线电流的测量并能保持良好的信噪比。当频率为80MHz或100MHz时,测试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经比较,用电磁脉冲(EMP)模拟器测出的感应峰值电流与扫频单点激励法测出的电流传输函数显示出相同的趋势。当然,数据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散射(因子大约为2-3)。在频率为2.7MHz时,采用EMP模拟器所测谐振峰值电流与电流传输函数成正比,80MHz时的峰值电流则与电流传输函数的平方根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
聚能爆破切割清理弹射通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飞机隐身等因素,飞机驾驶舱顶部为金属结构而不是传统的座舱盖结构,在弹射救生过程中,采用聚能爆破切割技术,切割金属结构形成"座舱盖"并抛放以清理弹射通道,且已在B-1B、B2飞机上采用。利用座舱顶部金属结构平板件,对聚能切割器装药量、切割厚度,切割过程冲击噪声对飞行员的影响、爆破飞溅物对飞行员的损伤防护等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并将冲击噪声对飞行员的影响与国军标的要求进行了对比。通过本次研究,将为以后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抛丸清理技术及其应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六四厂高级工程师张惠生1问题的提出外贸千斤顶顶臂、侧板、机架等部件酸洗磷化时因钎焊夹缝处槽液清说不干净而产生锈蚀,造成质量隐患,需要工厂组织人力返工除锈,严重影响了批量生产进度。为了改善零组件表面清理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发动机高压涡轮工作叶片内腔网状冷却孔中堵塞的异物,研究了一种嵌入接触式微孔清理技术,采用专用清洗剂,并设计了专用清理工具,形成了高压涡轮工作叶片组合清理工艺。经该技术清理后的高压涡轮工作叶片,可获得80%以上的内腔清洁度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天运载火箭贮箱多余物防控问题,提出了射流与超声相结合的贮箱多余物立式自动清理技术和称重与尺寸测量相结合的多余物检测定量评价技术,研制了贮箱多余物立式自动清理与检测系统,建立了贮箱多余物自动清理与检测的实现路径,总结了贮箱多余物量化评价方法和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验证了自动清理和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提升多余物防控可靠性的同时,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了火箭贮箱多余物清理从手工到自动、评价从定性到定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_2清理技术在航空电子上的应用消除氯氟烃(CFC)以及其它臭氧贫化化合物对环保的影响受到人们关注,国外已制定了时间进度表。超临界CO2(SCCO2)在这方面有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SCCO2可有效地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工业中的许多清理工序...  相似文献   

19.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研究并阐述了了环境温度和供电方式对直流无刷风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机在低温下容易出现反相冲击电流,电源并联蓄电池的供电方式能够减少风机启动的冲击和对风机安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动态与信息     
门捷列夫计量院斯米尔诺夫一行四人,于1998年3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进行了技术交流。中俄双方专家就大振幅振动、冲击、动态压力校准技术和纳米级尺寸校准技术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地深讨。俄方专家对俄罗斯在大振幅振动、冲击、动态压力校准技术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