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雨水 《太空探索》2012,(1):62-63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海上测控纪念封在此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中,中国远洋测量船远望3号赴太平洋预定海域执行入轨段及运行段海上测控通信任务,期间,远望3号停靠菲律宾达沃港。中国航天远望测量船基地特发纪念封一枚。总策划:费加兵、丁兴农;设计:刘学会;编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静电产生途径的分析,针对测量船存在的静电隐患,根据抑制静电积累、构建静电释放通道、规范人员操作行为的静电防护原则,对测量船静电防护改造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在人员、设备、接地系统以及环境等方面有效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4.
风起云涌,涛声激荡。举世瞩目,国人期盼,神十与天宫的浪漫相拥,代表着我国载人航天又向前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为了备战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远望三号、远望五号和远望六号三艘海上测控船劈波斩浪,在茫茫太平洋疾速航行,分别驶向预定任务海域。气象服务助出航神十飞天,这是中国人的梦想、航  相似文献   

5.
长征2号火箭 为了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七机部一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于1970年开始研制长征2号运载火箭。它是在洲际地地导弹基础上进行改型设计的串联式两级液体火箭,全长约3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0吨,起飞推力2774千牛,可将1800千克重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在总设计师屠守锷的主持下,研制人员解决了大推力火箭  相似文献   

6.
郑岩 《国际太空》1989,(8):25-26
东南亚地区国家中只有印度有独立的宇航计划。巴基斯坦正在计划建立本国的宇航工业,而印度尼西亚是购买外国的人造地球卫星。其他国家在最近的将来,不打算涉足宇航事业。澳大利亚也是租用外国的人造地球卫星和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7.
航天司令部是美国军事航天的中心,它控制着6O多颗导弹预警、通信、导航、气象等各种军事卫星,为海、陆、空三军提供航天支持。美国航天司令部作战部部长RDeKok指出,当前航天司令部享有最高优先权的三大军事航天领域是:(1)天基红外系统(SBIRS——Space-BasedInfraredSystem),这是一种新式的导弹预警卫星,它能更好地追踪近程弹道导弹;2)军事通信,其目标是要在用更新的技术取代已过时的军事通信卫星的过程中,保持不间断的军事通信能力;3)改进型一次使用火箭(EELV——EvolvedExpendableLaunchVehicle),其目标是把…  相似文献   

8.
9.
20多年来,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航天名词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若干问题,有待继续努力解决。1 关于“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的名称航天,狭义是指人类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的航行活动;广义是指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活动。航天定义的核心在于,人类活动的场所不是陆地,不是海洋,也不是大气层,而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对于这一特定的场所的命名目前流行的有以下3种。1.1 太空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航天技术》和国家军用…  相似文献   

10.
航天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把卫星送入太空已经不在话下,载人航天乃至“嫦娥奔月”也早已成行,但要论经济性和便捷性,航天运载器与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空间宝贵资源、或实现人类上天日常观光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人们期待着能够在地球与太空之间快速往返飞行、经济上更为便宜的航天运载器。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美、俄、欧、日、印等航天大国为抢占21世纪航天高技术的制高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航天发展计划或新的航天探索愿景。各国政府的航天投入在经历了冷战结束10年低迷期之后,重新步入较快增长期,航天预算增长幅度较大,凸显了航天在各国科技、  相似文献   

12.
经过5年的默默努力,两份重要商业合同的签订显示了印度航天的莫大气魄。这两份合同分别是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美地球观测卫星公司(Eosat)签订的。INTELSAT首次租用印度的卫星转发器。装有11个C波段转发器的卫星预计于1997年由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发射,定位于东经83”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此后10年内,印度可望收取1亿美元的租金。印度与Eosat的协议是今年的另一大合同。双方就美国关注的遥感产品市场化问题取得了原则上的一致。这些遥感产品来自于印度希望于2005年部署完毕的10…  相似文献   

13.
法国调整军用航天计划法国政府于今年4月下旬宣布了6年国防预算计划,它表明法国提出的许多军用航天计划在未能吸引其它欧洲伙伴国家参加的情况下遭到大幅度的削减。导弹预警卫星和窃听卫星的方案已束之高阁,至少要等到法国经济恢复和其它欧洲国家更愿意接受这些方案的...  相似文献   

14.
一林 《太空探索》2001,(6):10-12
你拿起一个有水的杯子,将杯口朝下,水却不流出来;你突然一松手,杯子并没有往下掉,而是稳稳地停在半空中;你还可以在杯子里将水和油,或者某种液体和气体搅拌得非常均匀,停下来后,也不会出现油或气浮在上面,水或液体沉在下面的现象。 你只要轻轻一踮脚,人就会腾空而起,在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前后翻  相似文献   

15.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也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10 月15日清晨5时20分,随着航天员杨利伟一声洪亮的报告,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便注定进入了不可逆转的时序。“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一声令下,杨利伟麻利地登车奔向7千米外的发射塔架。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1996,(4):24-24
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坚持“内联外引”的方针,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重视并积极推行现代化科学管理,使集团的业务在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集团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美岳博士提出的走“科学创业、科技兴业”之路,在深  相似文献   

17.
各国空间活动的现状 欧洲航天局各成员国已对他们的长远航天规划进行了重新评估,并依据各成员国所承受的政治和经济压力,重新调整了计划的次序。赫尔墨斯载人航天飞机基本上被取消,优先权已转向地球观测——主要是环境和气象,未来的载人航天活动将主要依赖于国际空间站计划。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的世界航天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全球共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失败3次),与2004年(55次发射,失败5次)相比,发射次数持平,而失败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载人航天事业的特点是技术难度大和耗资巨大。世界各国,甚至美国和原苏联,都极难单独承受这种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对宇宙的探索和开发会给全人类带来利益,应该是地球上整个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60年代的国际合作航天领域内国际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期阶段,这种合作带有极大的局限性:(1)合作仅限于无人飞行方面;(2)国际合作只限于东西两大阵营内成员国之间。如1965年1…  相似文献   

20.
天丽 《国际太空》1998,(9):19-20
1发展简史□□英国的航天活动始于1957年,当年成功地发射了“云雀”(SkyLark)探空火箭。从60年代起,英国加强了航天器和通信卫星的研制生产。60年代初,英国在欧洲空间研究组织(ESRO)中起主要作用。英国工业部门是该组织的第一颗科学卫星的主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