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眼看宇宙     
<正>触须星系这个被称为NGC4038群的集团中共有5个星系,正在发生碰撞的两个星系被称为触须星系。这幅涵盖了大约五十万光年天区的壮丽影像为我们呈现了新诞生的星团以及被重力潮汐力所抛出的长条状物质。由于星系碰撞而产生的恒星、气体以及尘埃组成的两条长长的尾巴,很像昆虫的触须而被人们戏称为"触须星系"。在这个耗时数十亿年的冗长的事件中,这两个星系(NGC4038和NGC4039)内的恒星却不会发生碰撞,只有它们巨大的分子云气和尘埃云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地外星系     
正什么是行星系?行星系是由宇宙空间中的一组物体构成,这组物体通常包括中心恒星、一个或多个行星以及其他围绕中央恒星旋转的物体。太阳系也称为太阳行星系。行星系统中的中心恒星通常是由氢和氦元素组成的发光球体,它也是行星系统中唯一的发光物体。这种光来自于恒星核心处的聚变反应。高温和高压使氢原  相似文献   

3.
荷兰天文学家说,有一个星系正在炫耀着两个巨大氢气团,该星系在攫取了环绕它进行轨道运行的两个较小星系时,“超级气团”可能就已经形成.长普特纳天文研究所的理查德·兰德和西斯·范·德·赫尔斯特发现猎犬星座的一个巨大螺旋星系NGC4631的超级气团.并在靠近的一边观察了气团的表面.这个星系距地球约2500万光年.比银河系稍小.  相似文献   

4.
正在宇宙中,两个星系通过引力彼此吸引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岁月变迁,星系之间逐渐接近,它们之间的碰撞也是无法抑制的。那么,宇宙中两个星系碰撞将会发生什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保罗·萨特深度分析了星系碰撞的过程,指出当两个星系抵达非常近的位置时,随着卷须状气体和恒星穿过它们之间稀薄的介质,星系开始逐渐拥抱,之后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5.
田野 《飞碟探索》2011,(6):22-23
这幅罕见的图像显示的是AB7星系,是麦哲伦星云中最活跃的星系之一。大小麦哲伦星云是银河系的二个卫星星系。AB7星系是一个双子恒星:一颗是高度演进的大质量恒星沃尔夫一拉叶星,一颗是中年0型恒星。这二个与众不同的恒星有强烈的能不断放射出高能粒子的星风,类似于太阳的太阳风,但是这种星风要比太阳风强烈107倍~109倍。这些强风能对周围的星际物质施加巨大压力,迫使星云形成“气泡”——图像中可见的有蓝光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41.铃铛星系 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三个星系碰撞融合的现象。天文学家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小鸟”——不过它也有点像一个巨大的铃铛。这是一个巨大的“小鸟”,它由二个巨大的螺旋星系和一个不规则的星系组成。  相似文献   

7.
宇宙起源:大爆炸还是分裂生长代敏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得温·哈勃证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银河系之外,还存在数不清的星系。这些星系之间,是巨大而空虚的太空。为了测定星系间的距离,他开始仔细观察其它星系中的恒星光谱。哈勃发现,其它...  相似文献   

8.
正暗物质决定了宇宙今天的形貌暗物质,尤其是冷暗物质的演化,决定了如今我们所见宇宙的模样。这是天文学家研究暗物质多年以后达成的一个共识。21世纪初,许多新上马的大型巡天项目都证实了一件事:星系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并不均匀,而是排列成一些巨大而怪异的片状结构或纤维状结构,前者称为星系墙,后者称为星系纤维。这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大的结构。而在更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以为,在恒星之间的浩瀚空间内,一定是个什么都没有的真空地带。其实不然,宇宙空间也是充满着物质的,这种极其稀薄的物质称为星际物质。此外,更有许多千姿百态的各类星云……从上所述,星云也是天体“轮回”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8,(1):52-53
在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这张照片中,两个拥有大量恒星的星系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相互碰撞到一起,缠绕着翩翩起舞.这一对被称作Arp 87的星系是地球周围临近的宇宙空间中已知的几百对相互作用的星系之一,它位于狮子座,距离地球3亿光年.  相似文献   

11.
危险的撞击     
危·险·的·撞·击●陈育和说起宇宙空间的天体碰撞首先要提到彗星。彗星对于我们并不算很陌生,我国古人称之为妖星、灾星或扫帚星,几千年前我国古书对彗星就有记载。例如:著名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早在春秋时代鲁文公14年即公元前613年就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近几年...  相似文献   

12.
宇宙空间是个充满剧烈活动的场所:恒星接二连三地爆炸,在它们巨大的中心里不停地释放各种元素。星系互相碰撞,又分崩离析,温度高达几百万摄氏度,物质被能量强大的巨型黑洞无情地吞没这些景象只有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有利位置上,借助于高能X射线才能看到。令人欣慰的是,美国计划于1999年4月在太空部署一部轨道X射线高技术望远镜。这部望远镜耗资1-3亿美元,是人们经过20年努力的结晶,被称为“昌德拉”望远镜。如果一切顺利,在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送入近地轨道之后,这部重5吨、长13-8米的望远镜将为X射线天文…  相似文献   

13.
我们探知的宇宙是一个巨大而古老的大杂烩,其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粒子,不同波长的光波和其他奇异的物质。但是宇宙学家们认为它并不是一直就是这样。大约140亿年前,当宇宙刚刚诞生几微秒的时刻,宇宙是由叫做“夸克—质子构成块”的亚原子粒子组成的温度极高的一锅“过热汤”,其均匀程度之高使现代法国厨师也自愧不如。卓越的宇宙学家迈克·特纳花了大半辈子的精力致力于宇宙演化问题的研究,想弄清宇宙是如何从原始的“夸克汤”演变成现在星系分布的气泡状结构的。所谓星系分布的气泡状结构,是指观测到的星系分布在巨大气泡的表面,而气泡里面…  相似文献   

14.
编号为M31的仙女星系是离银河系最近的“邻居”星系,也是我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最遥远的星系,大约位于290万光年之外。有人也把它叫作“仙女星云”,这是因为它用肉眼看起来是云雾状的,早先的天文家不知道它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星系。以前你可能已经看到过仙女星系那震撼人心、令人浮想联翩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负责研制的一台天文望远镜。它以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P.哈勃命名,以纪念他在20世纪前半期对于星系天文学和宇宙结构组成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它是迄今人类送往太空的最大的望远镜,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0年4月2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地球轨道,人类从此摆脱了大气的束缚。在离开故土的日子里,哈勃望远镜像一名忠实的侦察兵,把窥测到的太空奥秘报告给地球人,从而赢得了“太空千里眼”的美誉。一、哈勃“肌体”构造哈勃太空望远镜实质上是一颗大型天…  相似文献   

16.
陈丹 《太空探索》1998,(3):23-26
由几十亿至几千亿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称为星系。在银河系里有着包括太阳在内的各种“长相”和各种“打扮”的天体,它们都是银河系的居民,而银河系就像太空中的一个居民点。 在茫茫的宇宙空间,散布着无法计数的居民点,它们都是与银河系相似规模的恒星系统,由于它们都在银河系之外,故称河外星系,或干脆就简称为星系。通过望远镜观测,人们发现这些宇宙空间居民点有着各式各样的形状,其中有的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员将视线深入到由宇宙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浓密云团后面,这时他们认为终于确定了类星体的起源。类星体是宇宙间最为明亮、最具威力的天体。通过对200多个远方的星系进行X射线和红外线观测,结合在可见光状态下拍摄的图像,结果显示当两个星系互相碰撞,其中心的黑洞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类星体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18.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0,(4):64-64,F0003
大麦哲伦星云(LMC)以及小麦哲伦星云(SMC)是我们银河系的两个卫星星系,是南天的著名天体,奇怪的是,还有一条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巨大气流--麦哲伦流(the Magellanic Stream)与它们紧密相联,如图中红色部分.  相似文献   

19.
宇宙的气味     
雪生 《飞碟探索》2003,(5):20-20
2002年底,在国际空间站度过了近6个月忙碌生活,正忙于准备接待下一拨入驻人员的几位宇航员,在整理、包装试验设备,打点行装准备重返地球之际,与美国有线新闻网负责采访航天活动的记者迈尔·奥布莱恩,忙里偷闲进行了一次轻松有趣的聊天。他们侃谈的中心话题是,宇宙空间有没有味道?是什么气味?好不好闻?以下就是奥布莱恩与宇航员佩吉·惠特森、瓦莱里·科尊间进行天地间访谈的部分内容:奥布莱恩:关于太空探险,我从未听人描述过的事情之一,就是宇宙空间的气味。惠特森你在太空行走时说过宇航服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气味。太空是近乎真空的,但它却…  相似文献   

20.
空间扫描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一个相邻星系内的黑洞照片 该消息是美国航宇局于2 0 0 0年 11月 30日发布的 ,这个星系离地球有 130 0万光年。2颗“铱星”于 2 0 0 0年 12月坠落 “铱星”星座中的第 79号“铱星”于 12月上旬坠落 ,第 85号“铱星”于 12月中旬坠落 ,这 2颗“铱星”均为已废弃的卫星。它们坠落地球的危险概率在美国航宇局和美国政府可接受的风险标准控制之内。火星上可能有过许多湖泊 美国圣迭戈马林宇宙空间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迈克尔·马林和肯尼思·埃杰特在《科学》周刊上发表文章说 ,他们在研究“环火星勘探者”探测器拍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