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8,(3):56-57
作为探寻星系演化过程的一部分,天文学家正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针对宇宙中某个最大的结构进行仔细研究。哈勃镜能够提供一种间接的证据,证明在这几百个星系组成的超大质量星系团拥挤、混乱的内部充斥着不可见的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占据着宇宙大部分质量却又无法观测到的物质。哈勃镜的高级巡天照相仪绘制了超大星系团Abell 901/902中的暗物质分布图,以及植入其中的大量星系的位置。照片中遍布的紫色团块反映了星系团中暗物质的分布情况。该星系团正浸淫在一大丛暗物质的团块中。  相似文献   

2.
正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物理学家认为宇宙是由两种物质构成的,一种是可见的发光物质,另一种是不可见的暗物质。发光物质是每个人都可以看见的物质,而暗物质则需要通过探测其自身引力存在才能被意识到的物质,如星系或星系族的旋转曲线。辐射是宇宙的一种能量之一,光子辐射穿过宇宙,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暗能量使宇宙加速膨胀。目前天文学家还不了解暗能量,只能通过宇宙  相似文献   

3.
正“暗能量巡天”项目由多国天文学家携手进行,主旨是利用可见/近红外波段,对南方天空3亿个星系进行巡天观测,从而厘清宇宙膨胀机制。日前,该团队首次发表了有关暗物质的重要声明:宇宙暗物质的分布或与人们的预期不同。  相似文献   

4.
NASA网站2020年1月9日报道,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和一种新型观测技术,发现暗物质能够形成比此前已知小得多的团块,证实了被广泛认可的冷暗物质(CDM)理论的基本预言之一。暗物质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形式,其占据了宇宙大部分质量,并基于此形成星系的骨架。可以通过测量暗物质的引力如何影响恒星和星系来间接探测其存在。由于嵌入小型暗物质团块内的恒星数量很少,因此通过搜寻恒星来探测最小暗物质团块的形成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在银河系的邻居仙女座星系中心观测到一种信号,或许能够证明那里有暗物质结构的存在。伽马射线是光线的最高能形式,由宇宙最高能量现象产生。在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星系里,伽马射线是很常见的现象,因为宇宙射线——以接近光速移动的粒子——与星际云和星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消息:据最新的天文观测结果显示,宇宙的诞生时间应该是在150亿年前,而且恒星与星系的形成速度要超过天文学家的推测——传统的天文学理论可能要重新改写。传统观点认为,宇宙是在50亿年前由暗物质爆发形成的,而且恒星和星系的发展过程比较缓慢,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发展到高  相似文献   

7.
钱进 《飞碟探索》2008,(12):54-55
最近几年的发现表明,我们的宇宙越来越像由一个高明的巫婆用暗能量、暗物质和正常物质调制成的鸡尾酒。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控制宇宙的神秘能量——暗能量。其最新证据表明这种暗能量可能占宇宙总能量的2/3,它正在把宇宙中的星系及星系中的一切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相互分离。  相似文献   

8.
宇宙的尺度     
正宇宙长城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宇宙中有大量的星系集合现象,这种星系集合的尺度结构看上去就好像长长的链条,所以也称为"宇宙长城"。宇宙长城比星系的尺度要大得多,它也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另外,还有一类由丝状构造和空洞组成的更大星系集合,例如,2003年10月20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文学家发现长达13.7亿光年的"史隆长城",好像是星系组成的巨墙,  相似文献   

9.
王承东 《飞碟探索》2011,(11):44-45
没有宇宙大爆炸初期那几乎超过78%的暗物质,就不可能有今天宇宙中到处以氢为元素的恒星、星系和星云。元素氢只有一个质子与电子,同位素氘则具有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不带电的中子。暗物质是拥有很少电子。几乎没有电磁传导性质,电磁势能特别弱的物质。1985年,苏联科学家尤·契科夫认为真空中如果大量存在三个夸克的粒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李墨林 《飞碟探索》2010,(10):48-50
物质是宇宙的基本形态,是时间的盟友和空间的宠儿。在大宇宙中,物质的确称得上是光怪陆离、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宇宙中形形色色的星球、星云、星系和暗物质的数量有多庞大,其基本的建筑材料也十分有限,即便把它们全部加到一起,也未超过门氏周期表上那些化学元素。  相似文献   

11.
宇宙膨胀的证据已经积累了六十多年。第一个重要的线索是红移。如果一个星系发射或吸收某些光的波长比其他星系强烈得多,而这个星系又正在远离我们,这些发射或吸收的光的特点是向较长的波长偏移———即当后退的速度增大时,它们会变得较红,这种现象被称为红移。哈勃的测量表明,一个遥远星系的红移比一个靠近地球的星系的红移要大得多。这种关系现在被称为哈勃定律,就是在一个均匀膨胀的宇宙中所企盼的。哈勃定律认为,一个星系的后退速度等于其距离乘以哈勃常数。而在附近星系中的红移效应相对来说是微小的,需要良好的测试设备来探测…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今学术界的主流观念认为宇宙的主要物质是不为人眼所见的暗物质,组成宇宙的暗物质颗粒不和辐射发生相互作用,使用任何望远镜都看不到它们。暗物质是如此强大的一个概念,而且大多报道认为它的存在已是事实。但是最近人们对暗物质的存在产生了一丝怀疑。2013年7月,在南达科他州进行的寻找暗物质的LUX实验一无所获——这是人类几十年来在浩瀚宇宙中苦苦寻找暗物质的又一次失败。更有一些调查认为宇宙中根本没有暗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宇宙学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相信宇宙是由普通物质和看不见的暗物质所组成.宇宙深处的星体爆炸显示一种字宙力正在导致宇宙分离.天文学家把这种力称为暗能。宇宙中70%是暗能,15%是传统的暗物质,仅仅5%是像构成地球和星体这样的普通物质。也可以说,是暗能量统治着宇宙,而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完全是一个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的两个星系合并形成"宇宙结"的影像,遥望犹如凤凰展翅飞翔,整个画面灵动而壮美。在距离地球2.5亿光年的地方,两个星系合并形成了新星系NGC 2623。因为合并后的新星系犹如两条绳索打结,被称为"宇宙结",其两端的距离长达5万光年。研究者称,在这个"宇宙结"的形成过程中,大量高密度宇宙气体形成了许多新星。这些蓝色新星  相似文献   

15.
众眼看宇宙     
王琴 《太空探索》2012,(5):62-63
众多有动力学联系的星系聚集在一起,这就组成了星系团,正如这幅合成图中距离地球24亿光年的阿贝尔520(Abell520)。哈勃空间望远镜和位于夏威夷的CFH望远镜拍摄出各星系原本的颜色。而图中朦胧的色彩则是附加上去的,其中橙色代表了来自星系的星光,绿色代表炙热的气体,蓝色区域是暗物质的分布。虽然  相似文献   

16.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7,(7):58-59
天文学家使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一个朦胧的暗物质环,这团暗物质是很久以前由两个大质量星系团猛烈撞击而形成。这个环状结构的发现为暗物质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作为将星系团凝聚在一起的额外引力源,天文学家们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怀疑这种不可见物质的存在。但如果星系团仅仅是依靠他们可见成员星的引力来维持,早就崩溃瓦解了。尽管天文学家不知道暗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但他们假设那是一种遍布宇宙的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17.
张慧 《飞碟探索》2012,(5):46-46
在2012年3月,天文学家通过分析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数据发现,在大质量星系团碰撞后的残骸中留有暗物质团。这一观测结果挑战了现存有关暗物质的预测理论:即在星系团碰撞过程中,星系与暗物质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8.
黑暗无间     
《飞碟探索》2007,(5):5-5
前段时间,一个跨国研究团队发表了星系演化的计算机仿真结果,指出富含黑暗物质的星系是由一般星系演化而来,而且就藏匿在大质量星系附近。  相似文献   

19.
暗物质寻踪顾名思义,暗物质就是看不见的物质。广义的暗物质包括不发可见光的行星、白矮星、黑洞等天体。这里所说的暗物质,是指除各种天体、星际气体、宇宙尘埃以外的,可能广泛地分布在宇宙空间的细小粒子。何以见得存在这种暗物质?我们知道,太阳系的质量98.68%集中在太阳身上,即集中在太阳系的中心。因此,水星、金星等离太阳近的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比海王星、冥王星等离太阳远的行星更强,它们必须以更高的速度绕太阳运行,以克服更强的引力。可是,我们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却看不到这种现象,尽管星系中心集中了更多的恒星,还有巨大的黑洞,…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天文观测证据表明,暗物质不但存在,而且主导宇宙的物质分布。但是目前人类对于暗物质粒子的性质还几乎一无所知,关键就在于还没有探测到暗物质粒子,这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缺憾之一。现代物理学理论的有些模型预言了种类繁多的候选暗物质粒子,但是无法明确说明哪种粒子就是暗物质粒子,所以最终探测到并且测量暗物质粒子的性质将能够对于基础物理学理论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