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时间触发以太网(Time-Triggered Ethernet,TTE)在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设想。首先介绍了TTE,从通信机制、时间同步、实时性与容错性等方面分析了TTE在火箭控制系统应用中的优势。针对火箭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成,提出一种基于TTE的双通道冗余总线拓扑结构,分析了基于TTE的控制系统总线数据流。对TTE在运载火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可为TTE在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敬良 《中国航天》1992,(10):14-17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新研制的一种二级火箭,已成功地将我国第二代返囱式科学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文将重点介绍该火箭的总体设计、各系统组成以及首发飞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运载火箭智能控制是智慧火箭研制的核心技术之一。结合智能技术在航天控制上的应用研究与工程实践,对运载火箭智能控制的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运载火箭的智能测试与发射、典型动力故障诊断与重构、环境与模型自适应控制,以及“软件”定义运载火箭等关键技术;对我国运载火箭智能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通过对航天智能控制技术持续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为我国智慧火箭的研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长征火箭的又一种新型号,已成功地将两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送入901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本土介绍长征四号火箭的基本参数、运载能力、各系统组成、首发飞行试验结果分析及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廖少英 《上海航天》1991,(1):30-35,24
较全面地论述了运载火箭加注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国外加注系统的自动化和应用,并对我国运载火箭加注系统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赵娜  张磊 《航天控制》2012,30(1):66-70,75
介绍了一种用于运载火箭测试的CPCI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该测试系统针对某运载火箭测试需求,从顶层设计出发,以龙芯2F处理器为基础平台,对测试系统组成构架、硬件平台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等各个层面进行了优化设计,该系统实现了高流量、高速度的多种信号连续采集处理和发送,测试系统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可扩展和便于维修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风切变与运载火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包括风切变在内的高空风场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它在运载火箭设计中的应用。其中综合矢量风剖面是运载火箭设计通用的规范性方法。风场的应用涉及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设计、制导精度分析和载荷分析计算等多方面的工作。这里简述其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美国运载火箭的发展情况,并较详细地报道了目前美国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的发展。同时对世界各国的几种主要运载火箭进行了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9.
运载火箭上面级功能与技术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狭义的运载火箭上面级的功能与技术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美国阿金纳、半人马座,俄罗斯的Fregat、微风,欧空局的EPS等典型上面级的应用和性能参数.概述了上面级应用灵活性不断提高、性能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发展等主要发展趋势.分析了运载火箭上面级的多星发射部署、卫星直接入轨、火箭运载能力增加、完成特定入轨任务等应用.讨论了运载火箭上面级需发展的总体优化、轻质化等技术.探讨了我国发展运载火箭上面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外固体捆绑运载火箭技术与方案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外固体捆绑运载火箭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固体捆绑技术的优势及其对火箭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国外阿里安-5,H-2A系列运载火箭,以及德尔它-4、宇宙神-5系列运载火箭等现役典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给出了固体助推器捆绑结构布局、气动特性匹配、固体助推器矢量控制系统配置及推力特性要求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周威 《中国航天》2004,(12):26-26,29
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为了将运载火箭发展成为小、中、重型全系列标准型运载火箭.将11K77型火箭(即现在的天顶2)纳入中型运载火箭系列发展计划。这样,11K55、11K77和11K37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运载火箭。这三种火箭共用相同的推进系统、控制系统、助推级、上面级以及火箭准备与发射设施。  相似文献   

12.
近二十年来,人马座计划开辟了采用液氢液氧高能火箭的新途径,该火箭与宇宙神助推器组合后,能将有效载荷送入绕地轨道、同步轨道,以及飞往月球和行星的轨道。大力神ⅢE 运载火箭系航天飞机出现之前美国航宇局研制的“一次性使用”的新型运载火箭。它由人马座的改进级、空军研制的大力神Ⅲ助推级和一种直径为4.27米的新式整流罩组成。大力神ⅢE 运载火箭全长  相似文献   

13.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系列的一种型号。1988年,长征四号运载火箭首次使用即告成功,从而使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工作范围扩大到了能覆盖包括太阳同步轨道的全部地球轨道。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在改进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一、二级的基础上,新研制第三级而发展起来的。它在继承已有技术成果的同时,采用了不少先进的技术措施。控制系统采用数字式网络、数字式调零方案和双向伺服机构,三级推进系统采用定压全程氦气增压系统和主、副增压管路方案,三级发动机采用铌合金喷管延伸段,姿控发动机系统采用表面张力贮箱,三级贮箱采用高强度铝单层薄壁共底结构等。这些新技术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上都得到了成功应用。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自投入使用以来,两次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均获圆满成功,已经成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的多用途运载工具。 本文着重介绍了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主要特点,展望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李岩  蔡远文 《航天控制》2005,23(4):64-69
简要介绍了PXI总线技术的发展情况,阐明了PXI技术的优越性及其在军事航天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参考现有产品资料,设计了基于PXI总线技术的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框架。该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运载火箭测试发射系统的智能化、通用化和小型化,从而提高运载火箭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5.
1959年4月29日,美国航宇局与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签订了生产德尔它运载火箭的合同。这是以雷神中程弹道导弹为基础的卫星运载火箭,自1960年首次发射以来,迭经改进,逐步形成了一个运载火箭系列。本文简要介绍该运载火箭系列的各种变型。德尔它(DM-19)  相似文献   

16.
苏联《青年技术》杂志1981年第8期至12期连载了苏联运载火箭的有关材料,其中对“卫星号”、“东方号”、“闪电号”、“联盟号”、“宇宙号”等五种运载火箭的研制背景、结构性能、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等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现编译如下,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一套用于某运载火箭助推模块箱间段的自动钻铆设备。该设备由柔性定位工装系统、铆接机械手、行星钻顶机构、自动送钉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介绍了该自动钻铆设备的功能、关键技术,以及工艺流程与参数设计。通过箱间段产品的试制,验证了自动钻铆技术在运载火箭舱体研制中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火箭飞行所需的动力。苏联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制出了多种型号的运载火箭发动机。本文介绍了苏联各种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情况,其中包括最近才透露的N-1登月运载火箭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9.
载人运载火箭是运载火箭家族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种类。通过对历史上载人运载火箭发展的简单回顾,总结了载人运载火箭的主要特点。从载人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分系统设计等方面展望了未来载人运载火箭设计需求,供未来载人运载火箭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吉宝  王建民 《宇航学报》2007,28(3):515-521
针对传统数学模型修改技术无法解决大型工程问题的局限性,为了实施模态试验仿真,提出一套适用于航天器复杂结构模型修改新技术,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简要综述在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并介绍两个应用实例:一是CZ-2E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与预示,用介绍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成功地预示运载火箭模态参数,预示的模态与随后进行的实尺运载火箭模态试验所测到的模态非常一致,进而验证介绍的仿真技术的可靠性;另一个是CZ-2F载人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它为箭船耦合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可靠数学模型与数据。这两个大型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了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