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Sy172气喷丸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在研制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袁礼 《成飞科技》2006,(2):22-26
讨论了喷丸时间(或喷丸次数)和压缩空气压力对喷丸强度和表面覆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喷丸机,选择合适的喷丸工艺参数,基本能够满足零件的喷丸强化要求,最后对提高和改进现有喷丸设备和喷丸强化工艺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喷丸工艺一直应用于各种金属,以增加疲劳特性。随着SEM(电子扫描镜)技术的出现,已能鉴别如SCC(应力腐蚀裂纹)和IGA(晶间破坏)这样的损伤,证明喷丸能延迟SCC,消除IGA。主要的飞机制造公司已开发了详细的喷丸技术指标,许多已应用于飞机的维护检修和大修。综合应用自动化控制喷丸已经把喷丸归入REQUIREDSERVICES(必要工作)类。为了对使用中的飞机的安全负责,作为设计部分的这种工艺要求有绝对的可重复性。因此,设计了一系列专用设备并投入使用,并开发了许多程序以便消除或大大减少在工…  相似文献   

4.
复杂型面的自动喷丸机法国Matraser公司新近研制出了用于航空复杂零件表面清理和喷丸加工的Ventus自动喷九机。自动喷丸机床可使用市场上出售的一般介质,既可以是用于去除漆层的塑料磨料,也可以是用于预应力喷丸的钢丸。机床安装有互或2坐标的喷嘴移动系...  相似文献   

5.
喷丸成形飞机整体壁板,无论采用PW-1喷丸机或手提喷丸机,都需要先将壁板在预应力夹具上预弯。实践证明,预弯喷丸可以消除自由喷丸的球面变形倾向,很好地控制变形方向。现就介绍预应力喷丸夹具。一、喷丸成形施加预应力原理薄壁板材自由喷丸时,板材外表面受到高速运动的弹丸流冲击,形成密集的凹坑,每个凹坑都有材料被挤压出来,向四周延伸,整个外表面积增加,内表面仍保持原有状态,内外表  相似文献   

6.
在飞机服役过程中,部分金属零件因承载应力及环境因素,疲劳及腐蚀问题突出,常用表面强化在零件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进行改善。激光喷丸强化利用短脉冲激光束作为介质对材料表面改性达到强化效果,文中利用基于CATIA软件开发的激光喷丸强化工艺轨迹规划平台,实现喷丸区域CAD几何特征提取与喷丸轨迹的规划、生成、可视化及输出功能的一体化,对某机型货舱门框的机加框零件进行激光喷丸强化轨迹路径的规划和输出。利用ABAQUS软件子程序分析机加框激光喷丸强化后的变形行为,包括喷丸区应力、应变及变形位移量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给定工艺参数情况下,机加框喷丸区最大压应力位于表面1.0 mm左右,最大等效应变0.03~0.04,喷丸区域表面平均变形位移50μm,数值模拟验证了轨迹平台用于规划生成轨迹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喷丸成形     
喷丸成形技术是五十年代初伴随着飞机整体壁板的应用,在喷丸强化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有发展前途的新的工艺方法,它是飞机制造中成形整体壁板和整体厚蒙皮零件的主要方法之一。喷丸成形技术在国外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日趋完善,已成为常规工艺方法。国内开展喷丸成形技术始于六十年代末期,我部亦已经历十余春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已在某机的成批生产和某机的小批生产中应用,某机等新机整体壁板零件的试制中也采用了这一新技术;有关工厂都装备了自行研  相似文献   

8.
会展信息     
国际会展信息 7月 18日- 7月22日Popular Rotorcraft Assn.:Intl. Convention 2001/2001年大众直升机协会国际会议。地点:美国,印第安纳州,门托尼。请联络:Glenn Bundy,Secy.,PRA;Tel:1219-353-7227;Fax: 1219-353-7227 8月13 B-8月14日1st Asian Shot  PeeningWorkshon/第一届亚洲喷丸处理技术研讨会。地点:新加坡, HILTON  HOTEL。请联络: Mstal Fi…  相似文献   

9.
液体喷丸     
我厂生产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要求采用液体喷丸强化工艺。在缺乏参考资料的情况下,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组成了三结合小组,在六二一所的帮助下,进行了液体喷丸试验,北自行设计、制造了PW—2液体喷丸机,经过调试和工艺试验,性能达到了预定要求,自一九七五年八月正式投产以来,运行正常。液体喷丸是将玻璃丸与水混合一同喷向零件的一种表面强化工艺。它用来提高被喷零件的疲劳寿命。液体喷丸的主要优点是可获得较好的劳动条件,而不象干喷那样有粉尘容易损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些飞机零部件来说,采用喷丸强化工艺可大大提高其抗疲劳强度,这是使用喷丸机的主要原因,也是航空制造规范的强制要求.飞机起落架是这类零部件中比较典型的一类.  相似文献   

11.
喷丸成形工艺已广泛用于制造单、双曲率的机翼蒙皮零件。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但设备简单,成本低,具有足够的精度,并且能提高机翼的抗疲劳强度以及抗应力腐蚀的能力。然而,传统的喷丸成形工艺带有手艺的特点,成形零件的再现性主要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喷丸成形机床历来也都是人工操纵的。近期,波音公司在Wheelabrator-Frye公司和Alien-Bradley公司的协助下,发展了一种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的CNC喷丸成形系统,采用叶轮式喷丸机,应用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比以前喷丸成形中用样板检验,以及送进速度,弹流速度和弹流量等均由人工调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与蠕变成形相比,新型的CNC喷丸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RISC处理器将出台MIPSTechnologzies和SunMicrosystems公司日前宣布,他们已分别有了新一代RISC处理器-R10000和UltraSparc的样品,在1996年的第一季度末可供应系统。SunMicrosystems...  相似文献   

13.
传统喷丸工艺规程的设计方法是由工艺人员根据他们从事工厂生产活动而积累起来的经验,以手工方式进行的,缺乏一致性,还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劳动。计算机辅助喷丸工艺规程设计(SP-CAPP)是专门为从事喷丸工艺规程编制工作的技术人员所设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具有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用户界面丰富多彩、容错性良好和高度自动化等特点,是使喷丸工艺规程设计工作高质量、高效率、集成化和规范化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赵安安  张贤杰  高国强  刘立彬  王永军 《航空学报》2019,40(2):522635-522635
大型机翼整体壁板是现代大型飞机重要的大型承力整体结构件并且通常直接构成飞机的气动外形。喷丸成形是现代大型轻质高强铝合金整体壁板件成形制造的首选技术方法,但如何实现大型机翼整体壁板的精确喷丸成形一直是现代航空制造技术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针对这一工程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将影响大型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精度的因素分解为壁板平面板坯误差、成形参数设计准确度、成形参数控制精度、环境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用基于变形位能最小的板坯优化设计来减小由板坯导致的成形误差;采用数据拟合、人工神经网络以及解析模型计算相结合的喷丸成形参数综合设计方法来提高喷丸参数设计的精度和效率;建立了板坯修正模型以修正环境温度、喷丸设备参数波动等因素对成形件形状和尺寸的影响;对于从喷丸设备上下线后仍存在的外形贴模误差,则采用手提喷丸机进行局部的渐进式校形喷丸至外形贴模。壁板喷丸成形的工程实践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大型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的精度和效率,并可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机翼蒙皮壁板气动弯折外形的成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机加厚蒙皮类型机翼壁板气动弯折外形的成形原理、方法及其发展,着重介绍了目前飞机制造中普遍采用的喷丸成形方法。  相似文献   

16.
CIM的理想平台RISCSystem/6000RISCSystem/60000(RS/6000)是IBM基于最先进的超标量RISC技术的工作站和服务器系列产品,它可运行在IBM功能强劲的UNIX操作系统AIX.RS/6000具有广泛的产品系列,既有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EffectiveManagementSystem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EMS进行了简单介绍,内容包括EMS的设计思想和目标、功能结构和特点等。  相似文献   

18.
喷丸强化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传统喷丸强化、超声喷丸强化、激光喷丸强化、高压水喷丸强化等表面强化技术,并对这些喷丸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发展喷丸强化技术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喷丸条带间隔与喷丸成形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间隔喷丸型面横向曲率半径与喷丸条带间隔成正比、与喷丸条带宽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20.
机翼缘条是连接飞机机翼与中央翼盒的重要结构件,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喷丸强化后,该零件在啧丸残余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弯曲变形,需要通过优化不同位置的喷丸强化参数以减小弯曲变形量.首先,在喷丸强度的许可范围内进行了喷丸强化试验,并通过X衍射测量,建立喷丸参数与喷丸残余应力场间的函数关系;其次,设计Box-Behnken试验,通过等效喷丸变形模拟方法,得到了不同喷丸参数下机翼缘条的变形量,建立了缘条变形量与喷丸参数间的函数关系,根据Box-Behnken试验分析,结合工程条件得出了一组最优的喷丸强化参数;利用该组最优喷丸参数进行缘条的变形模拟和喷丸强化试验,发现喷丸变形的模拟与试验结果均较小,从而验证了缘条零件变形模拟和喷丸参数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