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航空侦察图像的原始分辨率高,且在存储过程中必须进行无损或者近无损图像压缩的问题,为满足任务判读的要求,实现实时高效的数据压缩处理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本文首先比较了几种无损或者近无损图像压缩的硬件平台,然后介绍了JPEG标准族的无损/近无损图像压缩的算法框架和不足,最后阐述了最近刚正式问世的新一代JPEG XR图像压缩标准,并指出了JPEG XR标准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2.
航空电子多路传输数据总线通信系统是嵌入式多处理计算机结构航空电子系统综合的基础。从如何进行通信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和描述了航空电子多路传输数据总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3.
直升机航空总线试飞测试数据采集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的用途,现代直升机上装备了各种先进的分布式航空电子系统,包括飞控系统、组合导航系统、综合信息显示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防撞系统、火控系统、稳描系统等。试飞中,需要对电子总线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来验证各航空电子系统的性能,进行故障和问题分析,保障飞行安全监控。电子数字总线上传输的大量数据需要测试,这些数据在直升机试飞测试数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凸现出航空电子系统的试飞测试的重要性。本文论述了有关构建航空数字总线试飞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国外航空发动机研制费用和周期的情况;从高比例继承和多领域通用2方面,重点介绍了在国外航空发动机研制中降低费用、缩短周期所采用的成熟技术,同时介绍了优化设计技术和并行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5.
航空电子云系统架构与网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未来作战体系中,航空电子系统需要飞行平台具有跨系统平台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理的能力。根据未来日益复杂的航空任务需求,基于云计算资源共享池思想提出了一种跨系统平台高度综合的航空电子系统——"航空电子云",并阐明了其系统架构,重点介绍了航空电子云的网络。在网络物理层,根据航空电子系统物理设备的特点,构建了航空电子云分层分簇的网络架构。在网络逻辑层,引入雾计算和云计算的思想,介绍了基础设施的三层虚拟化结构。航空电子云将资源的共享范围从单系统平台扩充到多系统平台,提升了航空电子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6.
10月17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举办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年度大会,100多家供应商出席,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子公司联合技术航空系统荣获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颁发的两个重要供应商奖项:联合技术航空系统作动系统获得201 2年机械系统类年度供应商奖,联合技术航空系统机轮和刹车系统获得了航材支援年度供应商奖。联合技术航空系统作动系统,凭借其在E-JET项目上的出色表现而获得了这个业内著名奖项。该团队也以其对缝翼作动器和倾斜传感器的出色改进而获得表彰。联合技术航空系统的  相似文献   

7.
从航空装备到航空武器,都以大量的电子元件作为其细胞,航空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航空电子系统的可靠性,航空电子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航空装备的正常工作和作战效能。从电子元件冗余的角度建立了提高航空电子系统可靠性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通过数学分析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航空充氮车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最新的多路自动扫描技术,实时采集航空充氮车的状态参数,并将数据经由数据通讯系统传递给上位机。该系统为对航空充氮车实行远程监控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基于JPEG2000压缩标准,采用ADV202芯片视频图像压缩的设计方法,在航空领域可用于视频监控记录。给出了基本的硬件电路框图和软件流程框图,并介绍了基于FPGA实现ADV7402的I2C编程、ADV202的初始化、USB的操作及ADV202的级联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布式的某航电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航空电子计算机功能复杂,具有多种接口和航空通信总线,是航空系统的核心部件.为了符合军用标准,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测试和经过严格的环境试验.本篇论文以某型航空电子计算机的测试为切入点,在分析了某型航空电子计算机测试系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测试方案.此方案下,自动测试系统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同时对多套被测单元进行测试,并且测试需要的时间极大地缩短,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及时交付.  相似文献   

11.
密度差和速度比对单排孔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热传质类比的方法研究主射流密度差和速度比对单排孔平板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密度比为1时射流为空气, 密度比为1.5和2.0射流为异质气体, 射流与主流的夹角为35°, 孔间距为3倍的气膜孔直径.结果表明:当速度比较小时, 射流在被保护壁面上的铺展由扩散控制;当速度比较大时, 铺展由对流控制.在较低速度比条件下, 随着吹风比的增大, 横向和纵向的铺展都增加, 有效保护范围面积增加;高速度比条件下, 射流的再附点随着动量比的增大而更向下游.   相似文献   

12.
邱华  熊姹  严传俊 《推进技术》2012,33(2):327-332
为解决纯脉冲爆震发动机地面启动问题,并提升其低马赫数下的性能优势,提出了一种利用外涵中爆震室头部压力驱动内涵中涡轮转动部件的前置涡轮组合脉冲爆震发动机,建立了相应的性能分析方法,并对其部件特性及整机性能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近似稳态的涡轮总温总压进口条件可以在该组合发动机中实现,同时随着爆震室头部侧向开孔面积与爆震室面积之比(即驱动面积比)增大,流入发动机内涵驱动涡轮的气体流量增大,而涡轮前总温、总压及涡轮落压比减小,组合发动机整机推进性能增大;通过改变驱动面积比的大小,可以获得不同的压气机增压比以适于不同的飞行马赫数,进而实现发动机宽广的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对干扰前不同图像质量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干扰效果问题。从干扰前SAR图像质量指标积分旁瓣比(ISLR)入手,提出等效信干比的概念,建立积分旁瓣比与等效信干比的关系,分析等效信干比与发现概率、错误概率的关系,最后确定不同图像质量所对应的所需信干比。  相似文献   

14.
液晶瞬态技术测量带侧向流扰流柱通道端壁换热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惠人  郭涛  张丽  许都纯 《推进技术》2007,28(6):620-623
采用热色液晶瞬态测量技术测量带侧向流扰流柱通道端壁全表面换热系数的分布,研究了侧流比及雷诺数对换热的影响,其中,侧流比为0.25~1.0,雷诺数为3×104~9×104。结果表明:(1)侧流比对扰流柱通道的流动形态及端壁换热有重要影响;(2)存在一个临界侧流比,在临界侧流比以下,流动形态沿主流方向呈错排流状态;在临界侧流比以上,流动形态沿侧流方向呈错排流状态;在临界侧流比附近,流动为顺排流动状态,方向在主流和侧流方向之间;(3)侧流比较小或较大时,扰流柱通道端壁换热较强;在临界侧流比附近,换热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5.
喷喉烧蚀损失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喷喉烧蚀计算的各种方法,并用实例比较了各种计算方法的优劣。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用平均膨胀比与初始膨胀比计算出的理论真空比冲之比,或在平均膨胀比与初始膨胀比下按一维两相平衡流计算出的真空比冲之比来计算喷喉烧蚀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16.
等增益比燃油计量活门型孔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普通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燃油计量活门型孔流量增益比变化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等流量增益比的燃油计量活门型孔设计思路。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等增益比活门型孔曲线函数的基本形式和详细设计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举例计算。流量增益比与计量活门开度扰动量的比值为定值,两者呈正比关系,活门开度扰动量越小,流量增益比越小,即计量精度越高。与方形型孔进行了对比分析,详细说明了等增益比型孔在小流量状态下,增益小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并且通过组合型孔设计,避免了等增益比活门型孔大流量状态下的增益过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临界跟随”现象的机理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临界跟随”现象导致航空发动机振动居高不下的产生机理,建立了考虑中介轴承的双转子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双转子发生“临界跟随”现象时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临界跟随”状态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临界跟随”现象会导致转子系统无法越过盘偏摆振型临界转速,造成转子振动对不平衡质量分布极其敏感,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盘极转动惯量与直径转动惯量的比值(简称惯量比)以及双转子增速比;当高压盘等效惯量比等于1,或增速比与任意低压盘惯量比相等时,转子系统表现出高压激励条件下的“临界跟随”特征;当低压盘惯量比等于1,或增速比与高压盘等效惯量比的乘积等于1时,转子系统表现出低压激励条件下的“临界跟随”特征。提出了必须严格控制航空发动机叶盘的等效惯量比以及双转子转速控制律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种对转涡轮性能基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鉴Stewart关于对转涡轮的效率分析方法,从速度三角形基本分析入手,以速功比为主要变量,通过与一级高压一级无导叶低压涡轮对转涡轮的比较,考察一级高压两级低压第一级无导叶对转涡轮性能特点。研究表明:各转速比下,后者对转涡轮高效率对应的总速功比范围都比前者对转涡轮窄,但其高效区发生在更小的总速功比区域;随转速比绝对值增加,两种涡轮高效率区都增加,且其位置均偏向更大的总速功比区域;相比于前者对转涡轮,后者对转涡轮具有较低出功比,且偏向于低速功比区域;随转速比绝对值增加,两种对转涡轮出功比范围均拓展。  相似文献   

19.
当量比对带凹腔超声速燃烧室流动及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真  吴迪  朴英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8):1704-1711
通过调节燃料氢喷射压力参数从而改变油气当量比,分别在冷态喷流与燃烧情况下计算了当量比对流场波系及燃料与空气的掺混、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当量比会增大燃烧反压,扩大上游边界层分离区,逐渐将激波串推向燃烧室进口;同时发现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性能在近场处受当量比影响较大,随当量比增大混合效果明显增强,而在远场处基本不再受当量比变化的影响;增大当量比一定程度增大射流穿透深度,但并不能明显改善燃料分布区不合理问题,导致燃烧效率随当量比单调下降;流场总压损失及凹腔阻力系数均同当量比成正比例关系,而流场摩擦阻力随当量比单调下降,且燃烧使摩擦阻力更小.   相似文献   

20.
粘弹性泊松比与动态复数泊松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静态粘弹性泊松比与动态复数泊松比的各种精确与近似表达式及其测试方法,通过实验计算出一种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粘弹性泊松比。本文对获得固体推进剂的精确粘弹性泊松比值具有重要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