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型降落伞开伞过程中的“抽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鞭"现象是在大型降落伞开伞过程中可能的顶部甩动现象,它可能造成伞衣破损、不对称充气、伞衣翻转、鞭打等后果,严重时可能造成回收任务完全失败。该文对美国回收系统降落伞开伞过程中出现的"抽鞭"现象及其后果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避免"抽鞭"现象的途径。目前对这一现象的机理还缺乏深入研究,有必要从理论和设计上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原短时数据高精度测频算法在某些频率范围内无法实现对频率的准确估计,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短时数据高精度测频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改进算法可以实现对采样率范围内所有频率的高精度估计,其性能接近Cramer-Rao(CR)下界。  相似文献   

3.
在人为因素分析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做法是把错忘漏行为认定为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唯一原因并作为末端因素直接来采取措施,这就很容易造成措施内容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客观来讲,一项工作只要有人参与,就一定会有错忘漏现象的发生,从一线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错忘漏行为的发生频率也是很高的,只不过有的被及时补救,有的没能被补救却没有造成不良后果,被当事人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本文尝试用人为因素的研究手段对这个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航天遥感器研制过程中的防静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从应用新技术、新器件可能对航天遥感器产品带来的静电损伤的现象入手 ,介绍了静电放电原理、带来的危害及生成的因素。分析了航天遥感器在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静电放电现象和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研制过程中应采取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25日,浙江空管分局发生一起因管制原因导致的飞行冲突。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这是一次典型的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主要存在人员有章不循、执行力低下等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错、忘、漏”现象,也反映出运行管理中缺乏协同性,日常运行监督乏力,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等问题。笔者结合此次事件,从运行管理的三个层面阐述如何进一步改善“错、忘、漏”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电极丝、工作液、伺服控制和脉冲电源控制策略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发生断丝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7.
单组元肼催化分解推力室催化剂床冲蚀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林生 《上海航天》1997,14(3):28-30
分析了单组元肼催化分解推力室工作过程中产生催化剂床冲刨的现象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消除该现象的措施。试验结果证实了这些措施是有效的,并使推力室性能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火箭发动机喷管中气流分离预估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膨胀火箭发动机喷管中,当壁面气流压力与环境压力之比达到一定值时气体会从喷管壁分离。这种气流分离及其理论预估是过去十年中试验和理论研究的课题,而且为预估气流分离而建立的各种模型和所做的各种假设已经得到很大发展,既有理论模型,也有纯经验模型。本文借助于在 DLR(德国航空航天研究院)所建立的数据库,对不同模型进行了论述,几乎包括了所有公开发表的气流分离数据。本文对一种新的、更加准确的分离准则提出了看法。试验时,在喷管中观察到两种不同的气流分离现象,即自由激波分离和受限激波分离。对这两种现象都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描述了压缩波和膨胀波。对于自由激波,排气羽流中可以产生三种不同的激波结构:有规则的反射激波、马赫盘及帽状激波。这些激波除了存在于过膨胀喷营外,在满流喷管中也存在。对现有火箭发动机喷管,如 SSME 或火神号发动机喷管,所得到的数值结果与试验照片在定性方面是一致的。对不同类型的激波现泉进行了讨论。另外,对至今还未深入了解的受限激波分离现象也给出了解释,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结果是喷管型面的形状极大地影响着气流分离的形式。根据气流分离得到的这些结果,提出了对侧向载荷产生原因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电极丝、工作液、伺服控制和脉冲电源控制策略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发生断丝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打靶法设计考虑地球扁率的机动轨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波  郑伟  汤国建 《宇航学报》2008,29(4):1177-1181
地球扁率对航天器机动轨道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研究考虑地球扁率的机动轨道设计方法对实现航天器的快速自主轨道机动是很有意义的。打靶法能够很好的解决两点边值问题,因此可以用来设计机动轨道。在仿真过程中发现,虽然一般情况下打靶法都能够很快收敛,但当地心转移角接近π时却出现发散现象,用卫星工具软件包(STK)、拟平均根数等方法验证了这一现象。通过理论分析找到了在两次冲量转移假设下,考虑地球扁率的机动轨道在地心转移角接近π时对末端边界条件比较敏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频带的利用率,现代卫星导航系统往往在一个信道内发送多路信号.直接的线性组合信号不是恒包络的信号,在通过功率放大器时会产生失真,影响信号的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恒包络生成技术.多数表决算法是针对二进制信号的一种恒包络算法,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深空通信中的信号处理;其恒包络特性允许信号通过效率较高的C类功率放大...  相似文献   

12.
仿真模型建模过程存在多种误差输入,将引起仿真预测结果的不精确性。采用仿真模型V&V(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验证与确认)技术,进行仿真模型的建模误差分析与控制。利用物理试验数据进行仿真模型的精度评估,基于模型修正算法进行仿真建模参数的自动修正,提升仿真和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帮助设计师基于精确的仿真模型进行产品的虚拟性能预示,提升仿真技术在产品研制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模型V&V的概念和流程,对模型V&V的关键技术和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以NASA Rotor37转子验模为例进行了V&V案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温度循环筛选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光电试验舱内温度循环引发的呼吸作用可能是导致光电产品结雾的原因。文章详细分析了某光电舱温度循环时低温结雾的现象,通过理论计算和相关试验,表明器件内部水汽含量过大是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而密封结构的呼吸作用影响较小。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成业  宋笔锋  王海峰 《宇航学报》2015,36(10):1101-1107
首先介绍了临近空间伞张式飞艇气囊结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原有伞张式气囊伸缩机构存在的受力集中问题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案,然后对改进设计的伞张式气囊伸缩机构进行了多柔体动力学仿真,得到连接盘处的位移时间函数,并对20km飞行高度的飞艇气囊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气囊表面应力分布和气囊张力传递到气囊伸缩机构连接盘处的作用力,最后提出了一种多柔体动力学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协同仿真方法,得到整个变形过程中气囊伸缩机构中受力最大连杆的载荷历程。通过与原有气囊伸缩机构中连杆的载荷历程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The phenomenon of light flashes (LF) in eyes for people in space has been investigated onboard Mir. Data on particles hitting the eye have been collected with the SilEye detectors, and correlated with human observations. It is found that a nucleus in the radiation environment of Mir has roughly a 1% probability to cause an LF, whereas the proton probability is almost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less. As a function of LET, the LF probability increases above 10 keV/micrometer, reaching about 5% at around 50 keV/micrometer.  相似文献   

16.
临近空间伞张式飞艇气囊结构原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娜  龙飞  周雷  周科 《宇航学报》2012,33(3):285-290
针对常规布局临近空间飞艇存在的超压控制系统重量大、能耗高等问题,通过借鉴南瓜型高空长航时气球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省却了副气囊和超压控制系统的临近空间伞张式飞艇概念,该飞艇主要由一种能随气囊内外压差变化实现自主变形的伞张式气囊组成。针对伞张式气囊,通过开展气囊结构概念设计、气囊原理样件研制和地面原理试验研究,验证了伞张式飞艇气囊结构原理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临近空间伞张式飞艇气囊结构原理上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振动试验中的动力吸振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动环境试验是考验航天器中各分机力学品质的重要试验,分机适应力学环境的能力在设计阶段必须充分考虑。目前分机的力学环境条件往往是在考虑了一定的安全系数后,以分机安装处界面的加速度包络曲线给出的。然而一般来说,分机振动试验过程中的边界条件与分机实际工作状态的边界条件是不同的。具体地说就是在振动试验过程中分机通过试验转接托架与振动台面相连,实际工作状态是分机安装在安装件(卫星各舱板)上。由于试验转接托架与安装件的动力学特性不一样,根据多自由度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动力吸振原理,可以推出试验状态分机在固有频率处存在过试验现象。为了减少过试验对分机带来的危害,新的试验方法研究(加速度响应限幅控制、阻抗特性模拟法、限力技术等)已成为国内外航天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文章详细阐述了振动试验中动力吸振的机理及过试验产生的缘由。  相似文献   

18.
Sino-Latin American space cooperation has grown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contributing to debates over China’s rising influence in the region. Much of what has been written about this phenomenon is overly simplistic and denotes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domestic and the international when decision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re take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alculations of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rest are important in Sino-Latin spac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former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It explores these interests as demonstrated in the cooperative programs of four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It concludes that, while the US relationship is not a major factor in their decisions to cooperate or not with China, the USA could benefit from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phenomenon to exp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the emerging space nations of the region to its benefit.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的导航系统需要在一个频段发射多路导航信号以提高频谱利用率。直接组合的复合信号不是恒包络,在通过饱和状态功率放大器时会产生AM/PM失真,从而影响整个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加互调分量,把信号处理成恒包络复合信号。文章在分析GPS和GALILEO系统导航信号恒包络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导航卫星系统恒包络处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孟军辉  曹帅  吕明云 《宇航学报》2015,36(2):230-235
针对平流层飞艇蒙皮材料初始损伤对于其撕裂破坏的影响,分析了国内外现阶段研究柔性层压织物材料双向撕裂扩展的四种方法及对应的经验公式,通过与某平流层飞艇蒙皮材料双轴向拉伸实验得出的试验结果比较,得出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并指出泰勒公式对于蒙皮材料撕裂性能的研究较为适用。同时,针对不同初始损伤切口形状的蒙皮材料进行试验值与经验公式的对比,指出不同初始损伤切口形状可等效为切断同等尺寸的经向纱线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蒙皮材料撕裂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平流层飞艇高性能蒙皮材料撕裂性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