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菁 《太空探索》2007,(7):24-27
2008年7月阿里安-5火箭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搭载欧洲空间局的2个先进的空间天文观测台——“赫歇尔”(Herschel)和“普朗克”(Planck)这2颗天文卫星将考察人类以前从未知晓的那一部分宇宙,也就是困扰科学家几十年的、通过远红外光谱才能观测到宇宙物质。  相似文献   

2.
<正>7月5日,在意大利都灵市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欧洲空间局公布了去年发射的"普朗克"探测卫星拍摄的首幅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全景图。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代表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随着宇宙的冷却,与物质密切相关的第一批逃逸的光子,也被喻为宇宙的第一束光线。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经过137亿年的漫长旅行才到达地球,对研究人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2010,(8):F0002-F0002,1
7月5日,在意大利都灵市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欧洲空间局公布了去年发射的“普朗克”探测卫星拍摄的首幅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全景图。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代表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随着宇宙的冷却,与物质密切相关的第一批逃逸的光子,也被喻为宇宙的第一束光线。  相似文献   

4.
徐菁 《太空探索》2007,(7):24-27
2008年7月阿里安-5火箭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搭载欧洲空间局的2个先进的空间天文观测台——“赫歇尔”(Herschel)和“普朗克”(Planck)。这2颗天文卫星将考察人类以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发射升空以来,“普朗克”探测器一直在绘制来自婴儿宇宙的辐射图像。它的灵敏度比过去所有的探测卫星都高3倍以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宇宙暴胀的情况。按现在的主流宇宙学说(大爆炸论),在大爆炸后的一个瞬间,宇宙发生了高速膨胀。即为暴胀。  相似文献   

6.
法国《航空与宇宙》1978年3月25日发表了皮埃尔·朗格勒写的四篇报道,介绍了一些国家的资源探测卫星计划情况,现综合介绍如下: 欧洲空间局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和欧洲空间局于今年3月8日至10日,在法国的图卢兹组织召开了国际地球观测和资源管理会议。在此会议上,欧洲空间局局长吉布森宣布,目前,欧洲空间局正在进一步筹备一项地球和海洋观测卫星计划,并将在年底提交理事会审批。  相似文献   

7.
<正>6月15日11点00分,我国成功把"慧眼"硬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送入太空。它将揭示宇宙中惊心动魄的图景:黑洞吞噬被撕裂的星系、脉冲星疯狂旋转、宇宙深处猛烈的爆炸……这架搭载长四乙火箭进入太空近圆轨道的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将巡视银河系中的X射线源,详细研究黑洞和脉冲星,并监测伽马射线暴,探索利用脉冲星为航天器导航。此次发射还搭载了国内外3颗小卫星。  相似文献   

8.
日本天文-H卫星升空后不久失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项目背景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下属的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原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为核心开始研发和应用以X射线天文卫星为主的天文卫星.1976-2005年,日本共发射了7颗X射线天文卫星,其中5颗发射成功,按预定计划执行了一系列观测任务,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如:利用天文-D于1993年4月5日成功捕获到了刚发现的M81银河系的超新星SN1993放射出的X射线;利用2005年发射的天文-E2卫星配备的软X射线望远镜(SXT)所进行的一系列观测活动,不仅大幅拓展了观测范围(从原来的软X射线拓展到软γ射线),而且发现了距地球较近(8000万光年)处的黑洞,对人类了解宇宙结构、掌握宇宙全貌、厘清宇宙进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最近举办的七九年巴黎航空博览会展出了许多空间飞行器的实物模型和图表数据。参加的单位有欧洲空间局、苏联、美航宇局、英国航空公司、西德的道尼尔飞机制造厂及MBB公司等。展出的实物模型有苏联的联盟号—礼炮-6—进步-5号空间复合体和地平线同步通信卫星;欧洲空间局的空间实验室、阿里安火箭、欧洲气象卫星和轨道实验卫星;法国3:1的斯波特地球资源卫星、电信卫星和电视直播卫星;航宇局15:1的航天飞机模型和新型空间装置;西德为欧洲空间局研制的国际太阳峰年卫星、红外天文卫星和空间实验室的气密舱等。  相似文献   

10.
悠悠 《飞碟探索》2014,(6):30-31
传统观点认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大爆炸的奇点是宇宙的起始。在理论模式中。宇宙是周期循环的,将永久持续膨胀和收缩,我们能探测宇宙未来20年发生的变化。比如,利用普朗克探测器获得的有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数据,科学家能够预测宇宙的起源,进而分析宇宙的起始和终结。  相似文献   

11.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戌机构6月10日利用M-5火箭发射了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该卫星的任务是探测宇宙中的黑洞及星系活动等。  相似文献   

12.
9月20日,美国航宇局的HEAO-3科学卫星(高能天文观测卫星)在肯尼迪空间中心成功地用宇宙神-人马座运载火箭发射入轨。这是高能天文观测卫星系列中的最后一颗星。 HEAO-3的任务与它的两个先驱星稍有不同。HEAO-3和HEAO-2用以测量X-射线和寻找X-射线源,而HEAO-3将用来探测X-射线  相似文献   

13.
“天文-C”卫星继“天鹅”和“天马”两颗探测X线天文卫星之后,“天文-C”卫星装载了更高性能的X线望远镜,以研究银河系以外的X线天体。这架望远镜由宇宙科学研究所和英国的莱斯特大学共同研制,比“天马”卫星的望远镜口径几乎大一位数。“天文-C”卫星是一颗重400公斤的三轴稳定卫星。Exos_D探测卫星为了研究引起极光带电粒子的加速机理,这颗卫星装载电场、磁场、等离子波动及  相似文献   

14.
宇宙是始于一次“大爆炸”吗 ?若如此,这一爆炸是什么样子 ?它是均匀地膨胀还是脉动性地进行 ?星系是如何聚集成形的 ?这些都是天文界有待解决的最基本问题。 20世纪 80年代末,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出一颗天文卫星——“宇宙背景探测者 (COBE)”,对太空进行观测,寻找并记录原始大爆炸所留下的 遗迹。   COBE绘出宇宙的微波背景和红外背景。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原始大爆炸的残迹,它来自空间的各个方向,几乎是均匀的,其能量相当于 2 7K的温度。 COBE以空前的精度和灵敏性来测量这一辐射。它还寻找天文学家所预言的,但一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国道家古老的天人合一理论出发,对太阳系的结构及其起源作了初步的讨论,基本上解决了困扰当代天文学界多年的关于太阳系结构的九个主要问题,并就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了新的看法.我们认为,太阳系为一圆球,称为太阳宫,并且具有自己的卫星,太阳宫还在自转.现代天文观测中观察到的宇宙膨胀效应是未考虑到太阳宫本身的自转所致,宇宙应为等级式宇宙.最后,我们进一步把天人合一理论推广  相似文献   

16.
4日苏联回收了一颗军事侦察卫星宇宙2077。 7日中国在四川省西昌发射中心建成了一座大型运载火箭发射设施。这一工程是为适应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为国际空间技术服务需要而建造的。 11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种子岛航天中心进行了H-2运载火箭第一级LE-7低温发动机的静态点火试验,结果失败。苏联从拜克努尔航天中心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伽玛射线天文观测卫星。它载有两台望远镜:Disk-M望远镜(研究低能辐射);Pulsar X2望远镜(观测X射线)。科学数据将由法国设计的星上Spec-trum-2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17.
徐菁 《国际太空》2007,(6):14-18
1 引言 2008年7月,阿里安-5火箭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欧洲航天局2个先进的空间天文观测台--"赫歇尔"(Herschel,见图1)和"普朗克"(Planck,见图2).  相似文献   

18.
由γ天文卫星COS-B的观测数据及最近的射电天文观测结果的分析表明,2CG036+01、2CG218-00和2CG235-01这三个宇宙γ射线源,可能是一个分子云或沿视线方向若干分子云的迭加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印度计划于2015年9月27日在印度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Satish Dhawan Space Center)用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本国的首颗天文卫星—"天文学卫星"(Astro Sat)。该卫星将飞行在近赤道轨道上,轨道高度650km,倾角8°,轨道周期97min,选择这样一条轨道的主要目的是回避南大西洋辐射异常区。该卫星的观测谱段在X射线和紫外线谱段,这将为解决一些现代天文学的重大难题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20.
1989年,美国研制的,价值12亿美元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将进入太空,开始它历时15年的探测使命。哈勃望远镜能使用可见光、近紫外线/红外线(1200~11000埃)进行观测,能为理论宇宙学家、行星际专家等所有的天文学家提供极为丰富的数据。哈勃望远镜的发射将标志天文卫星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今后10年,人们将发射各种类型的自由飞行天文卫星,采用各种观测技术,探测宇宙中大量的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以及无线电波,因此天文科学将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