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礼 《飞碟探索》2006,(3):36-37
在前几期的杂志上,我们了解了很多天文摄影的基本知识.现在来说说最后一种天文摄影--那就是扩大摄影. 扩大摄影跟直焦点摄影一样,都是属于追踪摄影,只是曝光时间比较短罢了.但是扩大摄影受外在影响很大,所以笔者认为扩大摄影是所有天文摄影中最不好拍、最不容易拍到好作品的一种摄影法.  相似文献   

2.
季礼 《飞碟探索》2006,(2):42-43
在这一期中,我们来说说天文摄影中最容易上手的一项:固定摄影。固定摄影,顾名思义就是把相机固定着进行曝光的一种摄影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拍照,也算是固定摄影,但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对天体的固定摄影。固定摄影的器材主要器材:有B快门的相机(单眼相机为  相似文献   

3.
季明 《飞碟探索》2006,(5):50-50
笔者一开始拍天文照片,是用Vixen的50S赏鸟望远镜拍月球及日、月食,另外拍一些星迹。这些照片当然是不忍卒睹,但是由于没有前辈的指导,所以当时也颇沾沾自喜。一直到专五,学校装了一台高桥FCT-150折射望远镜后,才算正式踏人天文摄影中追踪摄影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季明 《飞碟探索》2006,(4):44-45
天文摄影的对象是暗淡的天体,需要消除的是地球的自转,所以必须使用特别的器材,做极长时间的曝光。天文摄影失败的原因极轴不准虽然使用极轴望远镜来对正极轴的精度相当高,对于短焦距的望远镜追踪摄影及观测绰绰有余。但对长焦距的摄影,例如:1000毫米的焦距,对极轴精确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季礼 《飞碟探索》2006,(1):37-37
天文摄影的起源宇宙中蕴含了数不清的星体,绝大部分都是人眼无法感受到的。人眼虽然精良,但毕竟“口径”太小,威力不足。所以人类发明了望远镜。有了望远镜,人类的视野在一瞬间拓展了千百倍,看到了更多新的星体、新的现象。但可惜的是,人眼无法累积光线,所以仍然力有未逮。19世  相似文献   

6.
中国空间天文40周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40年中国空间天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内发射了数颗天文卫星,未来几年还将有一些天文卫星计划发射.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空间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空间天文学过去40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包括1970年代第一颗天文卫星计划、气球空间天文探测、基于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天文实验以及天文卫星等.此外,介绍了中国空间天文项目,并对未来10年中国空间天文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覃育 《飞碟探索》2006,(11):9-9
天文摄影所拍摄的对象除了月球和太阳之外,光度都是暗弱的,由此决定了天文摄影一般需要较大口径的望远镜。此外,由于天体远离地球,视角一般较小,决定了望远镜的焦距较长,且几乎都需要长时间曝光。天文摄影所需的附件也与此相关。干板盒对于中型望远镜,为了能获得较大尺寸的底片  相似文献   

8.
青云 《太空探索》2014,(3):46-47
<正>英国皇家天文台办的2013年度天文摄影大赛揭晓。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摄影师递交了他们拍摄的1200多幅天文照片,共有23幅作品获奖。这些爱好星空的摄影师经常彻夜不眠,奔波于世界各地,就是为了拍摄一张精彩的天文美图。在他们的镜头中,有我们常见的太阳、月亮和点点繁星,也有我们平时难得一见的北极光、月晕,还有靠天文望远镜才能拍摄到的深空美景。  相似文献   

9.
数字天空     
覃育 《飞碟探索》2008,(4):47-47
数码相机以其鲜明的特点向传统相机发起挑战的同时,也渗透到了天文摄影的领域。数码相机应用于天文摄影领域,其实并非创新之举。冷却CCD早就应用于天文摄影当中了,而数码相机只是一个带有光学镜头、没有冷却功能的CCD而已。尽管这样,数码相机的大量普及,对天文爱好者进行天文摄影仍是一大福音。  相似文献   

10.
2100多年前的凯撒大帝时期制造的一件青铜器,在希腊安蒂基西拉海域因海难沉人海底.大约在1900年打捞了上来,才得以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的40年也是中国空间太阳物理从起步到发展的40年.本文简要回顾了从1980年前后到2020年中国空间太阳物理的主要历程,尽可能涵盖期间推动的主要项目、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若干年中国空间太阳物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日月 《太空探索》2006,(3):56-57
在科学史上,能连续四代人成为出类拔萃、为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家庭实为罕见。法国的卡西尼家族就是佼佼者之一。第一代吉恩·多米尼科·卡西尼是当时观测水平最高的天文学家。他于1625年6月诞生在意大利的因佩里亚,早年在热那亚上学,因天资过人,在19岁时就进入到潘茨格天文台工  相似文献   

13.
覃育 《飞碟探索》2008,(8):42-43
本文向天文爱好者介绍在选择天文观测器材方面的一些总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同好们在日前国内迅猛发展,同时又是鱼龙混杂的天文器材市场上能够冷静客观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买到最适合自己的天文器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射电天文中具体测量方法并考虑甚高频干涉仪系统参数与电离层参数间的关系,讨论了电离层各种修正方法的含意.结论为:(1)实时实地地测量电离层参数并以同一时间尺度对观测数据作电离层改正是评比各种方法的依据.(2)在信噪比足够的情况下,电离层模型法和双频法用10秒钟的平均观测数据作电离层修正是合理的,但在标准源校准法中,取Dmax=1km,要用约3分钟的平均观测数据作电离层修正才是合理的.(3)当不规则性尺度较基线为长时,标准源校准法可良好地消除它的影响;反之,闭合相位技术可有效地消除它的影响.(4)如果实现双频观测,则双频法是一个有效地消除电离层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天上只有一个太阳。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如果有人说,他看见过几个太阳如绿太阳、蓝太阳甚至是扁太阳、四角形太阳,你一定会说这是天方夜谭。然而,历史却为我们保存了这一有趣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使用英国多单元联线干涉网(MERLIN), 及美国甚大阵(VLA)对河外射电源进行了多频观测, 获得了亚角秒分辨率的图象. 使用自核准技术及洁化技术, 改善了成图的动态范围. 哈勃空间望远镜(HST), 也对该河外射电源进行了光学观测. 本文介绍了射电图和光学图进行重叠的方法, 用以比较射电发射的等离子体和光学线发射云之间的物理联系.   相似文献   

17.
发送到太空的设备向地面传回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景象。来自宇宙边缘明亮而短暂的伽马光束比天空中任何恒星的光芒都耀眼。它们乍然出现,只持续了几秒,然后就突然消逝了……科学家们说:“这是令人迷惑的天国焰火。”地面望远镜描绘了一幅相对柔和的宇宙图景。地球的大气层和电离层把除了可见光、无线电波和红外线以外的所有辐射都阻挡在外。因此,以前的天文学家从来没有捕捉到太空中能量最大的爆炸中释放出来的高频波,直到半个世纪之前人造卫星的问世。最奇异的天文现象发送到太空的设备向地面传回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景象。紫外线来自高密度…  相似文献   

18.
沧桑变幻的十大行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66年,德国业余天文学家丢提斯发现取 0、 3、 6、 12、 24、 48、 96、 192……数列,然后将其中每个数加上 4,再除以 10,得出的一列数恰好近似等于各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以天文单位计 )。 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得根据上述结果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各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an=0. 4+ 0. 3× 2n- 2,其中,对水星, n不取 1而必须取-∞。这就是著名的丢提斯—波得定则。  虽然由这个公式得出的计算值与实际观测值大多符合得很好,但是对海王星、冥王星而言,它们的计算值与观测值不符。而对水星, n不取 1而取-∞,也无法解释。另外,…  相似文献   

19.
天文导航在航天工程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  张恒 《深空探测学报》2016,3(3):204-213
导航作为航天器核心技术之一,是确保航天任务成败的关键。天文导航以其连续性好、自主性强、实时性优、导航精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航天器导航的有效手段。基于国内外天文导航理论及应用的现状,结合近地卫星、深空探测任务特点,探讨了天文导航在航天工程应用中的理论问题与技术问题,如导航目标源观测量精确建模问题、高精度感知与检测问题等,并对新型天文导航技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未来天文导航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方向,为解决航天工程中的连续自主、实时高精度导航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为学术与工程界进一步深入开展航天器天文导航理论与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流星雨是非常美丽的天文现象,是一种深受天文爱好者喜爱的天文奇观。有时候,在天空某一区域某一段时间内流星数目会显著增多,每小时几十个甚至更多,看上去就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流星雨是一大群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