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庞之浩 《国际航空》2007,(10):68-69
8月4日,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它历时近10个月的飞向火星的旅程。在火星北极地区着陆后,"凤凰"号将通过挖掘并分析火星极区土壤样本以确定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2.
NASA正处于决定“好奇”号火星车目的地的最后阶段。科学家们已从数十个候选着陆地点中选出4个最终候选地点。“好奇”号火星车计划于2011年11月25日发射,最早于2012年8月6日抵达火星。4个最终候选地点为:Eberswalde环形山。Gale环形山,Holden环形山以及Mawrth山谷。最终决定将于2011年7月底公布。  相似文献   

3.
该飞行器于9月23日刚启动发动机来减慢速度以便进入火星轨道时,便与美国太空总署失去联系,太空总署的工程技术人员推测它可能已撞毁。该计划耗资近10亿美元,若飞行器真的失踪,对太空总署打击很大。这事件令人们想起1993年另一架无人驾驶的飞行器“火星观察者”号的类似失踪事件。继1976年两个“维京”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之後,美国对这个神秘星球的勘探便停止了,直到1992年美国太空总署才发射3吨重的“火星观察者”号。在“火星观察者”号接近火星期间,一切运行良好,但是在1993年8月21日即将抵达火星时,它突然失去与地球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火星进入减速器技术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爽  江秀强 《航空学报》2015,36(2):422-440
随着火星着陆探测任务的不断推进,火星采样返回、载人登陆火星和火星基地等任务要求能将更大、更重的探测器着陆到火星表面,这就需要在火星大气进入阶段进行高效减速。基于以往成功的火星着陆探测任务,首先系统地回顾了火星进入段气动减速技术的发展历史;然后,结合火星进入过程的特点阐述了火星进入段减速设计的必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接着,系统地总结了充气式气动减速器、可展开式气动减速器和超声速反推减速器的系统构成和研究进展;最后,对这3种减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中国火星探测计划"的任务规划,我国预计将在2020年实现火星着陆巡视。要想顺利实现火星探测器的软着陆,精准地掌控从进入大气到着陆的EDL过程至关重要。EDL过程通常分为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和着陆缓冲4个阶段~([1])。在载人飞船返回再入过程中,返回舱的大钝角锥形结构与大气层中的气体介质作用可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气动阻力,以实现从地球再入速度至开伞速度的转变,此即为气动减速阶段~([2]),该阶段所完成的减速约占整个EDL减速过程的  相似文献   

6.
火星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的发动机羽流与火壤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探测器底部的火壤表面成分及分布形式被破坏,影响探测器的着陆过程;另一方面受发动机羽流作用而扬起和悬浮的颗粒,会影响探测装置的可靠工作.针对此问题,利用数值模拟,对火星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的发动机羽流和火壤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发动机高度和推力下火壤颗粒...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航天局近日宣布,将对加拿大研制火星探测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测器必须完全由加拿大研发,虽然加拿大没有运载火箭或发射台,但可以付费给其他国家发射自己的火星探测器。加拿大航天局表示,将授出为期6个月、价值25万美元的着陆或绕轨火星探测技术研发合同。加拿大航天局  相似文献   

8.
<正>10月底,"好奇"号首次用自带的化学矿物仪器对摄人的土壤样本进行了矿物学鉴定,结果显示,火星部分土壤与夏威夷火山周围土壤相似,这一发现或许将成为探寻火星是否有支持微生物存活条件的重要线索。同时,这也是X射线衍射技术第1次用于分析地外星体的土壤。11月初,"好奇"号火星车又首次分析了火星大气的成分,未发现其中含有甲烷。由于地球大气中90%  相似文献   

9.
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的3大目标,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天问一号的任务概况和飞行进展,全面总结了任务取得的8类创新成就和突破的主要关键技术。具体包括:火星环绕、着陆、巡视3大任务强耦合的总体设计、多弹道地球逃逸轨道发射、行星际飞行与火星捕获控制、火星进入下降着陆、火星表面恶劣环境应对、4亿千米远距离测控通信、遥感与巡视探测先进载荷、火星环境建模与地面验证试验。天问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使得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一举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0.
士元 《国际航空》2003,(10):53-55
今年6月2日,欧洲空间局成功发射的"火星快车"探测器现正以约1 000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向火星,预计在12月26日到达目的地."火星快车"到达火星后,其上的轨道器便开始绕火星轨道飞行,而其上的"猎兔犬"-2将在火星平原软着陆."火星快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寻找火星上有水存在的证据和有关生命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大推力着陆发动机高温热防护技术对火星着陆任务安全至关重要。基于多级热辐射反射结构的常规发动机高温隔热屏在火星大气环境中使用时,因内部气体换热导致隔热性能显著衰减。为解决这一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新型发动机热防护装置。根据火星探测工程任务服役环境防隔热需求,建立了考虑低压气氛与高温热流边界影响的瞬态传热模型,开展了新型隔热系统的外形锥度、隔热层厚度等关键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通过三维瞬态仿真分析及与发动机联合试车地面试验验证了设计有效性。气凝胶热防护装置成功应用于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巡视器,实现了对着陆发动机1 500℃超高温的有效屏蔽。对在轨遥测数据进行反演分析,提出了基于气凝胶材料的高温隔热设计的优化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Siemens PLM Software中国用户大会于2013年5月15~17日在天津成功召开.作为中国最盛大的PLM行业用户大会以及中国PLM行业最重要的专业会议,此次大会吸引了超过1300名用户和行业领袖前来参会,加强联系并分享信息.此次用户大会包含了140场行业分会、专业培训及研讨会,为参会者带来了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学习平台.这次大会上的明星是来自NASA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同比微缩模型,受到了参会者的热烈关注.Siemens PLM Software未来的愿景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福布斯-土壤"使命将于2011年发射,这是俄罗斯自1996年"火星-96"发射失败以来的第一个火星探测项目。这项火星使命的主要目的是采集火星卫星火卫一的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行分析,同时对火卫一与火星及火星环境进行科学探测。"福布斯-土壤"使命将搭载3项火星探测项目,即中国"萤火"一号探测器、美国"微生物行星际飞行生存能力实验"(LIFE)和芬兰火星"气象网"(MetNet)先遣使命。本文分析苏/俄火星探测历史,阐述"福布斯-土壤"及其搭载项目的系统构型,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以及飞行运作程序。首创的火星卫星探测方法与广泛的火星探测国际合作是"福布斯-土壤"使命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福布斯-土壤"使命将于2011年发射,这是俄罗斯自1996年"火星-96"发射失败以来的第一个火星探测项目。这项火星使命的主要目的是采集火星卫星火卫一的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行分析,同时对火卫一与火星及火星环境进行科学探测。"福布斯-土壤"使命将搭载3项火星探测项目,即中国"萤火"一号探测器、美国"微生物行星际飞行生存能力实验"(LIFE)和芬兰火星"气象网"(MetNet)先遣使命。本文分析苏/俄火星探测历史,阐述"福布斯-土壤"及其搭载项目的系统构型,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以及飞行运作程序。首创的火星卫星探测方法与广泛的火星探测国际合作是"福布斯-土壤"使命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辛鹏飞  李德伦  刘鑫  张沛  陈磊  刘宾 《航空学报》2021,42(1):523897-523897
针对深空探测中(尤其是月球、火星和小行星探测)大型着陆探测器对小型移动机器人作为重要科学载荷的需求,综述了国内外小型星表探测机器人领域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面向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的代表性小型机器人的任务需求、基本构型和样机测试情况。在系统总结小型星表探测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在该领域发展、完善的建议。分析表明:月球探测的高研究价值区域多位于崎岖地形中,体积小、运动性能强的轮式、足式机器人受到广泛关注,日本、英国、瑞士等国家已提出多种小型机器人概念,并研发原理样机进行测试试验;针对火星等存在稀薄大气层的星体探测,定位于配置组件的旋翼式无人机已成为国内外关注和研制的重点之一,同时面向特殊极端地形探测的小型轮式、翻滚式机器人也进入到原理样机测试阶段,美国在这些领域均保持突出优势;针对小行星等小质量、弱引力天体探测,小型翻滚式机器人成为其着陆探测的主流,美国开展了原理样机设计与试验,日本通过"隼鸟2号"任务已成功实现在轨应用。  相似文献   

16.
据《SPACENEWS》报导,今年6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飞行任务科学家们宣称,NASA的“凤凰”号火星着陆车在火星表面物质中发现了为生命所必需的矿物营养素之证据。“凤凰”号火星着陆车完成在另一行星上进行湿法化学试验之后,发现它所采集的火星尘埃样品中含有若干可容性矿物质,其中包括钾、镁和氯化物。科学家们说,虽然这个数据只是初步的,但结果还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相似文献   

17.
徐世杰 《国际航空》2003,(10):50-52
人类在40多年火星探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为了进一步探测这颗红色星球的奥秘,美国于今年6、7月又分别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上安装了许多用于科研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并采用了许多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项目小组7月31日说,“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水存在。这个项目小组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凤凰”号的机械臂30日把一份土壤样本递送到“热量和析出气体分析仪”中。在样本加热时,分析仪鉴别出其中有水蒸气产生。  相似文献   

19.
士元 《国际航空》2002,(2):60-61
美国NASA于去年成功发射了“奥德塞”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此行的目的是探测火星表层上水的现状和其深度、火星表面地质构造等,以便帮助科学家们分析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探测器月球背面着陆点快速高精度定位问题,利用嫦娥四号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中的降落相机序列图像以及着陆区高精度地形图,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图像匹配和几何变换的探测器着陆点高精度快速定位方法。考虑到嫦娥四号、三号任务在动力下降阶段的相似性,利用嫦娥三号降落相机相关数据进行了着陆点定位实验与精度验证。其中降落相机序列影像间的匹配精度达到子像素;降落相机变分辨率图像的拼接优于1个像素。该方法将降落相机序列图像进行拼接,有效扩大着陆区域范围,提高匹配成功率与计算效率,实时性较好,已应用于嫦娥四号探测器月面着陆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