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西南航空》2004,(3):82-83
“桑”,这个名字家喻户晚,她始终人以“坚强”的印象,1994年美国长岛友好运动会上,她不幸因脊椎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1999年史人。她带着一脸阳光的微笑回来了,以顽强的生命力征服了国人的心,  相似文献   

2.
《西南航空》2004,(5):58-61
泥巴、石头.青铜、生铁,这些物质的名字,叫起来.就别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这是因为这些朴素的物质.从远古人类的创造中.直是我们人类理想和美的承载体,人类在它们身上发现并且创造了种歌咏的话语方式——雕塑。世界上恐十白再也没有比雕塑更让人怀旧的东西了,艺术家把多少难以言表的爱、追求、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塑造、雕刻成许多伟大永恒的艺术品。它们没有如意的运动.它们静止的姿态却张扬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幸福与性福     
元波 《西南航空》2013,(5):110-111
幸福一词最近频频与闻。将其与民间常言的“性福”放在一起,并非开玩笑,而是因为“性福”的的确确是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没有性福的人不能说是幸福的人,至少不是完全幸福的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人类居然有“谈性色变”的历史,中外皆然。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顾客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他们还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产品设计美学是探究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  相似文献   

5.
《西南航空》2012,(5):8-8
“时间在勒斯卡木是苍白的,在近千年的时光里,这里人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多改变。勒斯卡木基本与外界隔绝,人类早期的经历和寓言像琥珀一样被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6.
在“宝贝”一词已经被用滥了的时候.成都出产的“粉子”已呼啸而出,频频在京沪等地的时尚媒体上出现。两个词的流行都与两部小说有关,这备受争议的两部小说虽有不同,但它们为人所诟的地方却一致,那就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颓废和性乱。  相似文献   

7.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06,102(7):72-76,78
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局副局长仁真旺杰的一次偶然交谈.使我知道了“戈巴”以及男织女耕、父系原始文化习俗尚存的山岩。山岩,藏语为“地势险恶”之意.位于四川甘孜白玉县南部.与西藏昌都地区三岩县隔金沙江而望。波涛汹涌、礁石密布的金沙江以及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将这一带长久与外界隔开,而为一方秘境。也正因为如此,这里至今仍留存着具有浓郁父系遗风的神秘“戈巴”组织,生活着对外界来讲民风强悍神奇的父系部落。“戈巴”,藏语意为“一个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的部落群”。  相似文献   

8.
阿宏 《西南航空》2005,(2):98-99
不知从何时起就进入了一个偶像剧的年代,铺开盖地的偶像剧如飓风般席卷而来,我们的生活中也因此而出现了“哈日”、“哈韩”等新名词。日剧的唯美.韩剧的凄美,都曾经在某一时期深深打动过我们,以至于在形容一个人笑容甜美时.会说她有“莉香般的笑容”.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月4日宣布正式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录中收录了教科文组织于2001,2003和2005年宣布的90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古琴曲及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中国和蒙古共同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相似文献   

10.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10,149(7):I0001-I0001
我们迎来了火热的夏天,我们迎来了比夏天更火热的“世界杯”。毫无疑问.世界杯发展到今天,丽焰火已经超越了足球的概念.成为了全人类一场以足球为名义的狂欢。它如划破寂寞夜空的美划破我们规律而平凡的生活,无忌的笑和泪.无忌的熬夜和呐喊……  相似文献   

11.
“我为什么应该是道德的?”是人类社会与伦理生活中最为古老的问题,也是道德哲学中最为基础和中心的问题。但这一问题在不同的背景或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甚至可能是不同的问题。这些不同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道德规范的“规范性”特征和要求所引起,因而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应该围绕道德“规范性”这一中心展开,它所追问的是从第...  相似文献   

12.
《西南航空》2007,(8):88-88
每一年高考录取,都会出现“一本、二本、三本”的字眼儿.在广大读者、学生、家长的意识中.进入“一本、二本”的学生似乎就高人一等.“三本”考生则似乎低人一等一些“三本”考生自己也是唉声叹气.给自己的心灵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三本”考生真的就低人一等吗?怎样把“三本”考生培养成一流人才?本报记者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院长蒲果泉博士. 采访中蒲院长妙语连珠,有很多经典的语录,充满着哲理的思辨。不论对教育工作者,还是对考生家长都必有裨益高考即将来临,我们推出这篇专访,希望广大考生释放压力。以轻松的心态应考,同时也祝愿广大考生考出良好的成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巴山背二歌     
陈珂 《西南航空》2006,106(11):68-68,70
“弯弯背架一只梭,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打一杵来唱支歌,人家说我好快乐。”“巴山背二歌”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辖区内的一种山歌。在当地,人们把从事长途背运的人叫“背老二”或“背二哥”,而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所唱的山歌就叫“巴山背二歌”.在隐藏于巴中市南江县大山里的米仓古道上,我们见到一群背运筑路条石的背二哥.他们刚爬过一个陡坡,靠着打杵在山梁上歇脚.“背二哥来好遭孽,连路走来连路歇,一年四季穿一件,浑身晒得黢麻黑。”当一个背二哥即兴而唱,其他人随即和唱起来。他们的眉宇间还滴着汗珠,用粗糙的大手捞起本已盐溃斑斑的粗布衣襟,揩着面颊的汗雨.这些汗湿淋淋,喘着粗气的沉重形象,已经一代代刻在了这条古道上。巴中境内的古道有由巴人在三千余年前开通的“巴岭路”、“大行道”.“米仓道”,北通陕西梁川、南郑、直达关中平原西安,下通巴州直延重庆。巴山背二哥像马帮、驼帮一样组成庞大的背运队伍翻越大山,长途跋涉在这些古道上,而“背二歌”这种在长途背运中产生的山歌,其历史可与巴人的背运一样追溯到秦汉以前,庞大的背运队伍在漫长的背运途中更唱迭合,相互学习交流,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属自发式传承,由于背二歌旋律优美、情趣盎然,故在民间广泛传唱。  相似文献   

14.
文雯  李晓 《西南航空》2008,122(3):46-49
北海人说:“北海其实没有春天。”这里的树木和草坪几乎没有返青一说,它们四季中枯黄和青绿的转换,难以觉察。当别处还在为春天到来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北海已经直接从冬天进入到夏天。当初春时节来到这里,花儿们用姹紫嫣红来迎接我们,大海则用夏日的浪花快乐着我们。  相似文献   

15.
《西南航空》2009,(5):16-16
行吟是一种态度,一种淡定与从容;一种直面个体的内心感受,服从自我的内心呼唤:一种对自然与环境的关切;一种天然性、真实性。城市已经成为今天人类主要事件的发生现场.也是今天人类俗世生活的最大秀场。作为知识分子的艺术家如何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俗秀场中保持自身的敏锐和思考特质.郝量、刘传宏、  相似文献   

16.
刘红 《西南航空》2006,103(8):62-63
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又叫道场音乐.简称“道乐”.道乐虽然是在宗教场合中运用的音乐.但由于道教生长于本土.因此.道乐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音乐.对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中国人来说.道乐其实并不生疏.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地了解它.认识它.一旦我们接触道乐.反而会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几千年以来.它一直伴随着道教、道教文化的兴盛而兴盛,伴随着道教、道  相似文献   

17.
《西南航空》2012,(8):50-51
曾经有人说过,国内企业追求产品品质,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德国企业,“德国造”是令人信赖的代名词。而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正在力求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德国精神里的执着、严谨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德国菲特,国际公认的高端压片机制造龙头;德国双仕公司,世界一流金属检测机企业。这两家在全球范围内都酋屈一指的公司,却异口同声说与中国极草的合作是他们的荣幸。而极草也把他们视作自己非常值得敬重的伙伴。  相似文献   

18.
小麦 《西南航空》2005,(9):96-97
这是爱舞梦想的舞台.这是爱舞的乐园。一场不设防的盛大聚会。余温散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回首过往,有梦有朋友.这就是“星空舞状元”.由星空卫视王牌节目“星空热舞俱乐部”掀起的热舞狂潮。此项活动于2004年8月推出.历时四个月,在全国五大赛区南京。广州、长沙。成都和北京巡回举行.全力寻找中国最具潜力的舞蹈明星。选手现场报名.三大评委当场评审。《舞状元》虽然落幕了.但是酸甜苦辣的精彩留在了每个人心中的舞台上。让我们一同来回眸第一届舞状元的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9.
赵烨 《西南航空》2006,104(9):42-46
元阳哈尼村寨以梯田风光独步旅游江湖,漫山之上,梯田构成的万千线条优美如诗,纵横如画。千百年来,元阳哈尼族的生存和发展的每一个足迹都以尊重环境为基本的诉求.在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上保持高度的和谐。村寨上方茂盛的森林与下方幽深的河谷.护卫着村寨、梯田.在哀牢山区创造出哈尼人的“四度同构“的梯田化。一个个哈尼村寨便是一个个和谐的经典之作。走进哈尼村寨箐口.领略这里古老而美丽的梯田化:走近一个个蘑菇房.感受这里的哈尼风情。[编按]  相似文献   

20.
翟永明  李怡 《西南航空》2004,(10):54-56
作为一种方式,荷译的画不仅仅在画廊或艺术馆、或现在最火的艺术家工作室展出.他也选择最新的画在酒吧中办个展。这样一种随心随意地处理作品的方式,是艺术家很少使用的——他们大多数更关心艺术馆的档次、级别、条件。荷译并非对自己的作品不加善待,只是这其中包含了他对艺术品的自在态度“一个小型沙龙展与在现代的展厅里展出的效果会不一样,因它没有现代展厅的那种巨大的空间而让人感到冷漠。它或许会使人与画的距离贴得更近,更自然,更亲切,更生活化,说不定会有一种特殊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