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分析研究电传直升机的人机耦合振荡特性,将直升机操纵/响应模型与驾驶员诱发振荡(Pilot Induce Oscillation,PIO)判定准则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电传直升机的PIO预测方法。首先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飞行试验验证,然后应用该方法着重开展了PIO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得到了对降低PIO趋势有指导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和研究了驾驶员工作负荷、操纵功效和阻尼等对贴地飞行时直升机飞行品质的影响,导出了简化的驾驶员增益和驾驶员评定等级的工程计算公式,并与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用于各种直升机的飞行试验和设计估算.  相似文献   

3.
吉洪蕾  赵辉  陈仁良  吴文韬 《航空学报》2018,39(11):122156-122167
建立了基于直升机舰面起降动态仿真的风限图(WOD)计算方法,综合计入舰船尾流、直升机运动和驾驶员操控等多因素的作用提升风限图计算的准确度。基于耦合舰船非定常尾流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发展了适于直升机多轴协同操控的驾驶员模型,建立了舰面起降轨迹的数学描述和生成方法,形成计入舰船尾流、直升机运动和驾驶员操控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直升机舰面起降动态仿真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风限图计算判据,建立风限图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某些风况下直升机在舰面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受到舰船尾流的干扰远大于在甲板上方悬停时受到的作用。本文方法能够捕捉到不同起降点和起降方式导致舰船尾流时空变化的干扰,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显著提升了风限图计算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洪冠新  杨超 《飞行力学》1998,16(3):34-38
针对常规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讨论不同特性的入流模型在直升机数值仿真中的作用。以Pitt/Peters的动力入流模型为基础,重点分析均匀与非均匀静态入流和动力入流模型对直升机配平以及驾驶员操纵输入动态响应数值精度的影响程度,可为不同目的飞行数值仿真中入流模型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建德  李平  韩波 《航空学报》2007,28(4):845-850
 针对具有高度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特性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机理建模和系统辨识的优点,通过严格的机理推导建立了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横纵向通道通用的参数化模型,建模过程着重考虑了主旋翼、平衡杆和机身的耦合对飞行动态特性的影响。利用基于偏相干分析法的频域辨识获得某型无人直升机的关键参数,进而确定模型。模型预测数据和飞行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所建模型很好地反映了该型无人直升机在悬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可以在该状态下以此模型进行自主飞行控制器设计。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机动飞行的逆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种直升机机动飞行的逆模拟方法以计算跟随预定飞行轨迹的驾驶员操纵,根据这一方法可以确定为完成直升机机动飞行所需的驾驶员操纵输入及直长机的飞行速度、角速度和的变化历程。直同飞行动力学模型没有作任何线化假设,其中考虑了旋翼入流的时滞效应、前行桨叶的压缩性物后行桨叶的失速特性及旋翼桨叶的非定常挥舞运动,引入了旋翼尾迹对直升机机身、尾翼和尾桨的气动干扰。最后以黑鹰直升机为例计算了鱼跃越障机动飞行  相似文献   

7.
驾驶员模型建模精度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频域内驾驶员描述函数和辨识方法和最小二乘的驾驶员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按照严谨公式的规范条件建立了驾驶员模型建模精度评介公式,并对驾驶员完成俯仰跟踪任务时的仿真结果和驾驶员模型辨识结果进行了精度检验计算,同时还探讨了提高建模精度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结构模型参数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香菊  方振平 《航空学报》1996,17(Z1):64-67
给出一种驾驶员结构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根据人—机实时仿真试验测量的驾驶员描述函数,按最小二乘准则辨识驾驶员模型参数。推导出驾驶员结构模型的灵敏度公式,用于参数辨识过程,使计算方便、收敛性改善。针对驾驶员完成俯仰跟踪任务的人—机仿真试验结果,进行了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确定驾驶员结构模型参数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直升机人机工效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确定直升机驾驶员的位置,合适的驾驶员位置对明确驾驶员之间的分工,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高效执行所承担的任务使命至关重要。从历史上关于并列式驾驶舱直升机正驾驶位置的讨论入手,结合直升机驾驶舱布局以及直升机的飞行作业特点,对直升机正驾驶员位置进行剖析,提出分析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贾新哲  杨松山 《飞行力学》1996,14(2):65-69,74
主要阐述直升机回避区曲线的试验确定方法,分析了影响回避区曲线的各种因素,导出了回避区曲线与直升机的自转性能,总距操纵应和着陆装置承受能力等参数的关系。该方法经飞行试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可用于各种直升机的飞行试验,解决了新机试飞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时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IMA)为有效协调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内各任务的协作关系,对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分析网络常用的时间同步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IMA系统时间同步的时间管理技术。该技术实现相对简单且比较经济,基本上能满足新一代IMA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一些复杂的嵌入式通信系统中,往往采用原子钟来实现各个节点间的时间同步.然而原子钟价格昂贵,且维护不便.本文讨论采用高精度高稳定度的恒温晶振,使用电子技术,实现通信系统时间同步的一种方法.我们基于此技术所设计生产的时统设备经过验证达到了用户的技术指标,完全满足该通信系统对时间同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时间同步技术对分布式网络是不可缺少的。根据AFDX网络的完整性、冗余性等特点,提出一种AFDX网络时间同步模型和实现方法。分析了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延迟,并提出两种延迟补偿方法,分别为一次性补偿法和分段补偿法。对两种时间延迟补偿方法进行对比后,采用较为理想的分段补偿法给出AFDX网络的时间同步实现。提出一种时间同步精度的测量方法,并对AFDX网络的时间同步进行了实验和测量。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较高的同步精度,能够满足AFDX网络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的目的是使管制员通过飞行管理计算机计算的结果来较精确地预测飞机到达各航路点的时间范围,在同时有多架飞机进场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进近顺序。利用向量分解法,分析了飞机在有风情况下,特别是风向风速改变时地速的变化。给出了实时地速的计算方式,指出了通过调节两个航路点间加速度变化的位置来控制飞机到达下一航路点的时间,并给出了到达各航路点时间范围的计算方式。通过计算,管制员不仅可以推测出到达各航路点的高度及时间范围,避免飞行冲突,还能够安全有序的引导飞机按预计时间着陆,减少航班延误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以常用的实时操作系统与通用操作系统作比较,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和测试程序,使用基于硬件的μs级计时器获得时间参考,测试出影响系统实时性相关的参数,并通过对比Windows和RTX+Windows的实时指标,评估系统的实时性能,结果为数值分析和研究报告。实时性测试方法可以使用户在特定的领域选择适用的实时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6.
The transit time difference of fluid particles moving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a lift-producing airfoil is studied here both theoretically and numerically. We show that, under thin airfoil assumption and for potential flow, the transit time difference is equal to the circulation divided by the square of the inflow velocity and the lift coefficient is equal to half of the number of chords travelled by the airfoil during the transit time difference. An analysis of transit time differe...  相似文献   

17.
飞机过站时间是飞机级设计要求,它对航空公司运营成功与乘客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飞机概念设计阶段,有必要对其设计要求进行确认。提出了一种基于准模拟的飞机过站时间预测方法,其中占过站时间较大比例的乘客登离机时间利用基于离散时间仿真方法计算得来,其余过站服务时间由工程经验方法进行估算。利用此方法对各大飞机公司所提供的型号进行登离机时间模拟,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精确度。以某单通道飞机为例,计算登离机时间并估算飞机过站时间,算例表明此方法能为设计人员评价不同登离机人数、登离机策略、舱门个数对过站时间的影响。在飞机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员能够利用此方法快速获得较可信的登离机时间和过站时间。  相似文献   

18.
时间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授时战的提出,使国家更加重视授时服务体系的完备性以及灵活性。为顺应授时战要求,从我国整体授时体系出发,简单介绍授时系统的工作原理,从多方面对比各类授时系统;主要分析了我国陆基无线电授时系统的发播程序以及信号格式等,对BPM短波呼号以及时码结构进行补充与修正,并讲解对陆基无线电授时信号的解算过程,利用实际试验验证解算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根据我国目前授时体系的现状以及授时战的要求,给出应对授时战的技术路线,对未来我国授时体系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测控环境下的实时通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面向服务于航空试验的测控系统,提出了通过构架分布式测控环境的方法实现航空测控系统集成的构想,分析了航空试验测控系统中实时通信的特殊性,设计了基于以太网络的实时通信协议,并在此协议之上实现了分布式测控环境下的实时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民用飞机设备失效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各航空公司各自不同的情况等因素,从混沌原理的角度综合分析了运营期间民机设备失效时间发生情况.通过时间序列混沌性质鉴别方法证明了民机设备失效时间理论上具有典型的混沌性质,并利用实际失效时间数据样本证明了混沌现象的存在以及利用最大Lyapunov指数法进行了失效时间的预测,证明了该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