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激光陀螺的工作原理基于1913年发现的萨纳克(Sagnac)效应.六十年代初用激光顺、逆两方向在环形干涉仪中探测出的频率之差,与转动角速度严格成正比,具有天然优越的线性度与恒定性.据《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82年9月6日报导:美国两台大光程激光陀螺GG-1300的比例因子比常规陀螺恒定性高100倍.在一次46小时的实验中,30度/秒角速度作用下,比例因子偏差为千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抖动式激光陀螺零速率点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杜建邦 《宇航学报》2000,21(3):58-63
分析了抖动式激光陀螺经过零速率点引起的误差特征。根据此误差特征,系统地推导出该误差与陀螺参数的关系并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激光陀螺误差建模与估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用小波分解的方法对陀螺误差的趋势项进行了分析 ,采用Allan方差分析的方法 ,对某型激光陀螺误差进行了建模及误差估计研究 ,将激光陀螺误差中的零偏、量化噪声、及随机游走噪声等误差成分分离出来 ,并对其统计特性进行了估计。同时实验结果表明一阶马尔可夫噪声在激光陀螺误差中不占主要分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外常用于评估环形激光陀螺和其它精密测量仪器性能的Allan方差法,讨论了环形激光陀螺的随机噪声特性,应用Allan方差法对激光陀螺输出数据进行了分析,分离出各项误差的系数,结果表明Allan方差法是一种有效的误差特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角形激光陀螺谐振腔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杜建邦 《航天控制》1998,16(3):53-61
利用几何光学建立了三角形激光陀螺谐振腔反射镜微动引起腔内环形光路的变化方程,通过对光路偏移量的分离,导出由谐振腔加工误差造成的且经过调腔后的剩余偏移量,最后通过光路的剩余偏移量对激光陀螺性能影响的分析,计算出三角形激光陀螺谐振腔加工精度要求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陀螺随机游走对导弹自瞄准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激光陀螺随机游走误差的基本概念和误差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以及试验研究了激光陀螺随机游走误差对导弹自瞄准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各种随机噪声是激光陀螺误差的主要来源。为了减小激光陀螺的随机误差,建立了激光陀螺随机漂移数据的时间序列模型,设计了基于激光陀螺随机漂移数据时间序列模型的经典卡尔曼滤波器,对激光陀螺随机漂移数据进行了卡尔曼滤波,并针对经典卡尔曼滤波的不足,利用简化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对激光陀螺漂移数据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滤波结果表明,简化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优于经典卡尔曼滤波,并验证了简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上海航天》2015,32(5)
研究了利用三轴转台标定时,转台不水平度、不正交度、定位精度和惯组与转台坐标系不重合度对光纤捷联惯组中陀螺标定结果的影响。基于更符合工程实际的陀螺组合标定模型,用四元数法建立了转台误差模型,推导了误差传递途径,定量分析12位置法、多速率点速率法标定编排方式下的陀螺标定误差。研究和仿真发现:陀螺零偏误差基本与陀螺测量误差为同一量级,安装系数误差基本与转台不正交度与定位精度的和为同一量级。  相似文献   

9.
针对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在地面动态导航测试中圆概率误差偏大的现象,要求给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减振系统。分析激光惯导的振动模型,结合对比原有惯导减振系统提出双层减振。在对双层减振系统的分析中,把整个安装支架作为减振系统的一部分,充分考虑弹载设备的可安装性,应用有限元法设计出动态性能良好的安装支架和减振器来改善减振效果。通过地面大量振动试验的验证以及反复对支架和减振器参数的优化设计,使得新构建的减振系统的谐振频率避开激光陀螺的机抖频率以及其它需要减振的频率段,减振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可以在飞行器上使用。  相似文献   

10.
诺思罗普公司精密产品部目前正在研制两种新型激光陀螺,它将把这些小型捷联式惯性器件用于战术导弹,并在研究用于弹道导弹防御.该公司的目的是要设计出能大批量生产、最终具有较低成本的激光陀螺.这两种激光陀螺就是:环形激光陀螺 它不采用高频振动电机来产生激光相移,相反采用了纯光学法.过去也有其他公司研究过纯光学环形激光陀螺,但诺思罗普公司研制的器件体积小,效费比高.  相似文献   

11.
郑永洁  王勇  曹梦丹 《宇航学报》2015,36(9):1024-1029
研究捷联惯导系统(SINS)三轴光学陀螺带宽不一致问题及解决方法。从光学陀螺传递函数入手,分析陀螺带宽不一致引起陀螺输出不同步,进而影响姿态更新精度的机理;推导出存在陀螺带宽不一致时姿态确定精度的理论估算方法,给出频带一致性指标要求的确定思路;提出通过插值和外推进行补偿的方法,提高了姿态确定精度。利用光纤陀螺和激光陀螺组合实测数据进行姿态解算,通过补偿减小了系统的姿态确定误差,提高了导航精度,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模拟选通积分电路的温度特性对陀螺性能的影响。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陀螺输出与模拟选通积分电路中积分电容值的线性关系,进行了电路的温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推导,据此建立了线性模型并进行了补偿,补偿后陀螺零偏稳定性提高了75%。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动基座上发射的导弹,特别是作扇面机动发射的导弹,由于其运载体的摇摆运动,导弹上的三自由度陀螺不仅不能在要求的射向,而且也不能在水平状态下开锁,因而相对于地理坐标系,存在较大的初始开锁角度。这样的导弹要求三自由度陀螺的内、外环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而且,由于初始开始角度的存在,导致陀螺的支架误差明显的增大。因而对三自由度陀螺选择比较合理的安装方式,对支架误差采取补偿措施,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光纤陀螺标度因数温度误差分析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靖  张春熹  宋凝芳 《宇航学报》2008,29(1):167-171
光纤陀螺在大角速度应用时,标度因数误差超过偏置漂移误差成为主要误差源。分析了引起数字闭环光纤陀螺标度因数温度误差的原因,推导出了标度因数温度误差数学表达式,并对各温度敏感参数进行了温度性能测试。使用第二闭环控制补偿了反馈通道增益的温度漂移,证明了第二闭环控制精度对标度因数的影响至多是一个三阶小量。测量了不同输出角速率和不同温度时陀螺输出误差值,用一阶多项式和三阶多项式建立了它们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双输入、单输出标度因数温度补偿模型,利用最小二乘误差准则计算出模型系数。在-25℃~60℃温度范围内,采用本文提出的控制和补偿方法可将光纤陀螺标度因数误差减小到100×10-6以下,并使标度因数非线性度小于50×10-6。  相似文献   

15.
速率捷联惯导系统陀螺仪误差分段补偿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波  李学锋 《航天控制》2005,23(1):72-75
分析标度因数误差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对陀螺按照角速度 大小分段进行标定比例系数的方法,以补偿由于角速度变化而引起的陀螺标度 因数误差。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误差补偿方法的正确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 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激光陀螺的问世,给转台的低速率测量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不但使测量精度有大幅度的提高,操作起来也十分简便.所以,激光陀螺也是速率转台精度测定的理想设备. 本文介绍用一台精度不太高(0.1度/小时)的激光陀螺测定WSY-81型转台速率的精度,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此转台将用来作为速率基准设备.  相似文献   

17.
陀螺随机误差是影响惯导系统导航精度的重要方面.减小随机误差影响的有效方法是对随机误差进行建模并采用合适的滤波器进行滤波.为了更好地描述激光陀螺漂移的非线性,提出应用一类非参数ARMA模型--FARMA(p,q,d)模型(函数系数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对激光陀螺漂移数据进行建模.同时提出应用粒子滤波技术进行滤波,并采用交叠式Allan方差法辨识滤波前后随机误差噪声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能较好的反映激光陀螺漂移的非线性;粒子滤波技术能有效抑制随机误差,5个误差项系数的减少均在29%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金靖  王峥  张忠钢  宋凝芳  张春熹 《宇航学报》2008,29(6):1912-1916
在-40℃~60℃温度范围内测试了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的标度因数、偏置和噪声,基于对测试 数据的分析指出,零偏稳定性大于0.3°/h的光纤陀螺的温 度误差主要来源于标度因数误差和偏置误差。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零偏与温度、温度梯度 之间的线性关系和标度因数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零偏误差和标度因数误差的多元 线性回归模型。在模型中引入到达探测器的光功率作为新变量,提高了标度因数模型精度, 并使计算量减小40%。建模结果表明,标度因数误差回归模型的残差均方(RMS)达到1
(bit/(°/s)) 2,偏置误差回归模型的残差均方达到0.067(°/h) 2。  相似文献   

19.
激光陀螺     
随着导航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激光陀螺已进入了这一领域。激光陀螺的理论在20年前就已提出,但由于其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因此直到八十年代才能在性能价格比上与通用型陀螺竞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飞机、轮船甚至地面车辆几乎都采用了装有激光陀螺的导航系统。目前,唯一没有使用激光陀螺惯导系统的领域就是运载火箭。但这一状况很快即将打破,阿里安4运载火箭上将安装一台应急备用激光陀螺惯导系统。激光陀螺的优缺点与普通陀螺相比,激光陀螺最大的优点是可靠性高。普通陀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20.
李海涛  房建成  韩邦成  魏彤 《宇航学报》2009,30(6):2199-2205
为了抑制谐波减速器运动误差对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伺服系统速率平稳性的影响, 提 出一种角加速度反馈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带有谐波减速机构的陀螺框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 谐波减速器的运动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设计非线性微分跟踪器得到加速度信号构成加速度 反馈,对谐波减速器运动误差所造成的速率波动进行抑制。对框架伺服系统进行仿真,仿真 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在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原理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在5度/秒的转速情况下,使框架转速波动量减小了59%,显著提高了 转速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