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H型动压气体轴承垂直度指标问题,从轴承端面研磨的定位夹具、工艺方法入手,分析了定位夹具的制造误差以及外圆的形位公差带来的系统误差,并根据加工时的装配状态及检测方法,提出了楔角对应误差补偿技术补偿其误差,从而进一步提高垂直度指标。  相似文献   

2.
德国彼特沃尔特斯表面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精密数控单、双端面精密磨削、研磨、平面珩磨、抛光及除毛刺机设备的研发及制造厂商。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陶瓷、玻璃、塑料及半导体材料工件的单、双端面高精密平面加工中,其厚度尺寸、平行度、平面度及表面粗糙度可达到亚微米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高精度台阶端面的加工为研究主体,叙述了台阶端面的研磨加工,提出一种机械研磨方法代替传统的手工研磨方法,探索高精度台阶端面机械研磨的可行性,以实现高精度台阶端面的机械研磨。  相似文献   

4.
特材镀镍六面体是安装和调整各种惯性仪表的基准,六面体的工作平面表面粗糙度小于Ra0.02μm,平面度不大于0.2μm,六个面相互的垂直度和平行度误差不大于2″.系统介绍了特材镀镍六面体的研磨方法,包括研磨剂的配制、研磨平板的研修、六面体的研磨过程,并且重点研究了不同研料对镍层精密研磨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粒度W0.5的自制研料研磨加工的镍层表面粗糙度在Ra0.015 μm~0.02 μm之间,表面无划伤,研磨性能优于刚玉研料和金刚石研料.  相似文献   

5.
我厂生产一种片状精密零件(见图1), 精度高、产量大(年产量几万件),成为生产关键,月月难以完成任务.通过技术革新活动,在M4340平面研磨机上成功地实现了平面珩磨,满足了零件精度和生产要求.过去的常规工艺方法是:精磨两平面→研磨两平面→抛光两平面.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有些高精度零件,形状和位置公差均在微米级以内,轴颈端面均在▽10以上。对于这些零件,采用砂轮端面靠磨的方法是难以完成的;用研磨抛光等方法,既费工,又费时,也很难保证尺寸、光洁度的要求,甚至产生塌边等疵病。这里介绍的轴端面磨削方法,不同于在外圆磨上靠磨端面。砂轮在修整之前、首先把磨头逆时针搬α角,把方块角尺固定在磨头油箱顶平面上。且把方块角尺一直角边与纵向导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精度、高硬度、高脆性碳化硼材料的动压气浮轴承零件精密加工存在加工合格率低和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加工流程、精密磨削与精密研磨的技术改进。首先,采用电火花套切方法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小余量精密磨削和精密研磨加工的工艺方法,提高了轴承零件加工效率。其次,通过设计制作专用高精度定位磨削夹具和金刚石砂轮修整装置,解决了轴承零件磨削加工形位精度不高和砂轮无法进行在位修整的问题。最后,通过研制圆柱面精密研磨机,解决由于原有研磨设备精度差造成的加工质量和效率低的问题。通过采取技术改进措施,实现了碳化硼轴承零件亚微米级形位精度的磨削加工,提高了轴承零件的加工精度、合格率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新型端面弹簧的结构特点及工艺难点,提出了拉伸翻孔成形(双面拉伸成形)加工端面弹簧的工艺方法,使零件材料在热处理前充分冷作硬化,避免了高温合金端面弹簧原有成形工艺方法中形状不稳定、负荷不足的难题,满足了新型端面弹簧的形状精度和负荷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磨和抛光是一个非常有前景、有成效的精加工方法。瑞士STAHLI公司是一家一直致力于研磨、抛光技术和设备研发和制造的厂家,该公司总部设在瑞士,在德国和美国都设有分厂,是单端面、双端面机床的制造世家。 研磨,是两个表面在一起摩擦的一种加工方法,表面之间有研磨介质(研磨液和研磨料),工件材料被载体表面(磨盘)和压在磨盘上的工件之间无数的松散的粒子磨去。研磨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利用游离磨粒加工方法对马氏体平面不锈钢SUS440C试件进行精密加工.通过田口实验方法对研磨阶段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涉及的工艺参数包括研磨盘转速、加工载荷和加工时间.利用优化的研磨工艺加工后试件表面粗糙度达Ra72nm.抛光过程中使用聚氨酯抛光垫和二氧化硅磨粒,经抛光后试件表面粗糙度达Ra8nm、表面呈镜面.  相似文献   

11.
滑阀副是通过阀芯、阀套重叠处阀口控制流体流动方向及流量大小的,阀套工作边棱边质量对伺服阀工作性能有决定性影响。阀套内环槽全开口工作边常常利用硬车后研磨的工艺方法加工,存在加工质量不稳定而返工的问题。分析了阀套工作边震荡磨削加工的磨削原理,采用震荡磨削开展了阀套内环槽全开口工作边的加工研究。基于正交实验设计,构建了震荡磨削实验,研究了震荡速率和轴向进刀速度对表面质量、毛刺高度和锐边完整性的影响。经数学分析表明,Z轴和X轴进给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和毛刺高度的影响相对一致,va越大、vf越小,对应的表面粗糙度越低、毛刺越小。实验结果表明,震荡磨削是伺服阀全开口阀套工作边精密加工的一种可行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起阀口作用的内外环槽结构的加工中。  相似文献   

12.
GH4169 allo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aterials in aero engine turbine blades, but its machinability is poor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strength at high temperatures.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ECM) has become a common method for machining this alloy and other difficult-to-machine materials. Electrochemical grinding (ECG) is a hybrid process combining ECM and conventional grinding. In this paper, investigations conducted on inner-jet ECG of GH4169 alloy are described. Two types of inner-jet ECG grinding wheels were used to machine a flat bottom surface. The machining process was simulated using COMSOL software, and machining gaps under different machining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In addition, maximum feed rates and maximum material removal rates under different machining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maximum sizes and the uniformity of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gaps machined by the two grinding wheels wer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pplied voltages on the machining result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3.
围绕超细晶硬质合金精密磨削加工、在线电解修整磨削加工、电火花加工、超声复合加工、激光复合加工等加工方法,系统综述了超细晶硬质合金的加工机理和加工性能,并展望了超细晶硬质合金高效精密加工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黄云  肖贵坚  邹莱 《航空学报》2019,40(3):22508-022508
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型面精度及表面完整性对其疲劳寿命和气流动力性等影响巨大。机器人砂带磨削由于其灵活性好、易于调度、通用性强等特点成为提高叶片表面完整性的有效加工方法之一,但是工业机器人一般仅适用于粗加工,而对于半精加工以及精加工,提高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是决定加工质量的关键问题。因此,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砂带磨削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为实现叶片精密磨削提供参考。首先,对叶片机器人砂带磨削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形式进行了论述,从磨削接触廓形、材料去除规律和表面完整性等方面对砂带磨削机理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从基于CAD模型、数学模型和人工知识学习三方面总结了叶片机器人砂带磨削轨迹规划方法;然后,对叶片机器人砂带磨削运动控制技术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叶片机器人砂带磨削系统及集成技术;最后,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砂带磨削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聪  陈波 《航空工程进展》2020,11(5):651-656
翼梁类零件作为机翼装配的定位基准零件,如何有效减小其在加工中的变形,提高加工精度是一项重 要工作。提出一种针对翼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平面度翘曲变形现象的控制方法,根据飞机机翼梁类零 件的工艺特点,对生产现场零件的实际变形量进行统计,分析翼梁类零件变形趋势、变形量及主要影响因素;采 用改进加工方案,控制加工变形等方法减少梁类零件变形。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零件在加工 过程中的平面度值,使梁类零件的变形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高效抗疲劳磨削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航空领域难加工材料磨削加工技术的分析,给出了高效抗疲劳磨削加工技术的概念和意义,并结合高效抗疲劳磨削中的关键技术,以及高效抗疲劳对现代磨削加工技术的要求,阐述了磨削加工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提出了表面完整性高效磨削技术:即在保证零件表面完整性的同时实现对磨削参数的优化选择,从而实现高效磨削,为表面完整性高效抗疲...  相似文献   

17.
While the traditional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s are used in robotic belt grinding of blades with an uneven machining allowance distribution, it is hard to obtain the preferable profile accuracy and surface quality to meet the high-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aero-engine.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novel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y considering the developed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and the machining allowance threshold. The residual height error obtained from grinding e...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在线测量误差和机械加工误差及过程尺寸基准对零件加工结构的影响 ,给出了过程尺寸基准和验收安全裕度的优化数学模型 ,讨论了过程尺寸基准在轴承内环内孔磨削加工中的应用 ,得出了在加工过程中使过程尺寸基准适当偏离公差带中点可以减少废品率、降低产品成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一种机器人砂带磨削的路径规划方法(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伟  贠超 《中国航空学报》2011,24(4):520-526
机器人砂带磨削系统具有弹性接触和宽行加工两个显著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具有复杂工件的终加工领域,提高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有关在曲率约束下的磨削路径规划研究较为少见。由于工件与接触轮之间存在复杂的弹性接触,因此,机器人磨削路径可以利用接触运动学的一般方法来求解。机器人砂带磨削过程且需要满足一般的砂带磨削工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接触轮与工件的局部几何特征贴合。在曲率较小的局部,相邻刀位点的弧长加大,以保证加工效率。相反地,在曲率较大的局部,相邻刀位点的弧长较小,以保证加工精度。利用一系列平面与目标曲面相截,得到相应的截平面的轮廓曲线。对于任意一条轮廓线,优化相邻刀位点之间的弧长,在曲率较大的局部增加一个中间刀位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包含弧长优化和主曲率匹配的磨削路径生产方法,通过离线仿真验证了有效性,并利用该方法提高了曲面的磨削质量。该路径规划方法为生成光顺且精确的机器人曲面磨削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