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历史规定性,其第一特征是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第二特征是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在现时代,人们既需要重温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又要从现实的角度、管理的作用以及风险性方面进一步加深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AnAnalysisoftheGlobalizationoftheAirTransport五、航空运输全球化与私有化资本主义国家将公有航空运输企业私有化和发展中国家对国有航空运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完全私有化或部分私有化,是适应国家政策调整和航空运输全球化、区域化的要求。航宇公司公有产权的私有化,切断了国家对航空运输企业进行干预的纽带,有利于企业产权重组,扩大航空公司规模和放松对航空运输企业的管理,加强市场配置航空运输资源的作用,提高效益。30年代起,凯恩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现代市场经济是政府宏观干预下的市场经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3.
简要概述了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论述了我国在质量管理工作上存在着的几种学术思想;介绍了主要工业国家质量管理工作的新发展;呼吁质量工作者在现代质量管理的旗帜下团结奋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认为资本家的管理一方面表现社会劳动过程的生产性职能,一方面又表现资本主义剥削的职能.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决定的,即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一方面又是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管理二重性的存在表明资本主义的管理是专制的,而且这种专制的管理是有历史根源的,是对历史上剥削统治的管理的继承.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是不能相互混淆的,即不能以其生产性取代其剥削性,亦不能用其剥削性否定其生产性.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于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当代企业管理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言质量工程是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得到重视与发展的,大致经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本世纪初,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时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靠对成品的检验来完成;四、五十年代由于生产规模和生产批量的扩大,对成品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已不可能,而且在经济上也不合理。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军工产品的生产达到空前的规模,所以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产品检验的质量控制中;六十年代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质量控制就从单纯的产品检验逐步发展为全员参加、以过程控制为中心的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的各种流派的理论。其次,简要列举史实,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某些第三世界国家推行企业股份制以后的明显变化和效果作了介绍。最后,指出我国的经济改革最终也必须走向股份制。  相似文献   

7.
西方资本主义传统市场经济理论不提倡国家干预市场,认为竞争纯粹是企业之间的事情,企业需要通过自身技术进步和提高产品质量以赢得市场竞争。但是,现代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已经从企业行为变成国家行为,竞争的结果将决定本国的命运。为了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取得胜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果断放弃不干预政策,制定了大量政策法律推动本国科技创新,力图以新技术不断促进本国产品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因此成为各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发达国家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具有共同特点,普遍强调要重视科学基础研究,加大科研资金投入,搞好产学研结合,加强国际科研合作,以科技促发展。我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制定也应借鉴这些良好经验,赶上世界科技创新工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航空港》2010,(7)
<正>摩纳哥,一个濒临地中海的国家。官方称为摩纳哥公国(法语:Principaute de Monaco;摩纳哥语:Principatu deMunegu)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和公国制的国家,国家领袖是亲王阿尔贝二世。自1297年起,摩纳哥一直由格里马尔迪家族统治,直到1861年,国家主权才通过法国-摩纳哥条约得到正式确定。尽管获得独立,但是摩纳哥仍然是法国的保护国。  相似文献   

9.
2005年,我提出了“思想统治企业”的观点,因为相对于“思想统治”来说,中国企业家靠“金钱统治”到靠“感情笼络”企业的时代,已经或即将成为过去。而所谓企业家思想,我认为主要是指经营思想、管理思想和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第一部的要提醒人们历史上的文化遗产往往在现实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保存着,不了解现实,很难研究历史;第二部分讲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古代社会结构决定着中国社会的不同走向;第三,日本走向资本主义的原因,是日本古代社会结构和中国有很大差别,所以,走了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我们熟知的近邻,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的东方国家。它的国民生产总值自1968年超过西德以后,一直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进入八十年代后又超过苏联,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美国的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预测,到本世纪末,日本从收入和财富这种经济意义上说将成为世界第一。日本实现现代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旨在探索日本文化,尤其是日本近现代哲学与日本现代化的关系。我认为日本近现代哲学是伴随日本现代化而产生并与其同步发展、为其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二次大战后,法国经济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取得较大的发展,主要有三大特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涉主义和国际一体化。本文在对其作具体分析之后,指出其存在的三大基本问题,即结构问题、依赖性问题和经济发展政策问题等,以期对当代法国经济作一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大问题之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长期共存是一个公认的科学论断,"历史终结论"和"趋同论"对两制长期共存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历史终结论"折射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严重失误和当代资强社弱的基本现实,但却背离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无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客观现实;"趋同论"指出了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互取所长的事实,但却磨灭了这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历史发展规律和全球发展现状告诉我们,"一球两制"长期共存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4.
缓速进给磨削是在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效磨削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加大磨削深度和降低工作台进给速度来提高对金属的切除率,它可以从毛坯直接加工成形工件。多年来美、英、西德、瑞士、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对这种加工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工作,使其不断发展和完善,把它作为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演化: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发展,资本社会化的扩大,管理的科学化,剥削形式的变化,殖民体系崩溃,国家调节职能的加强,提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必须理性地,科学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一种消极扬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做了深刻的阐述.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股份制的产生带来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转化及私人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化的社会进步;具有扩大生产规模聚集能力的资本主义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联合的生产方式转化的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历史编年顺序,首先叙述了幕府末期的对外贸易,当时虽然日本只能提供初级产品,但贸易尚有盈余。其次,讲了明治维新后,新政府对外贸易的重视,基本上很快沿着资本主义的贸易方式推进日本的外贸。其三,主要讲外贸商品结构的变化,从明治初年一直叙述到今,随着日本资本主义产业的变化,商品结构也在变化,特别是战后高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对外贸易商品的构成完全改观。贯通全文也涉及了日本一百多年来贸易政策的演变,这对许多待发展的国家不无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前,现代企业制度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关系的明晰和确定,即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由国家授权享有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权,并对国有资产负有保值增殖的义务,准确全面地核算国有资产现值存量则是实现现代企业的基本前提之一。东航作为一个其主要资产即将在海外上市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其资产现值存量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是  相似文献   

19.
福利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很好地承担了社会保护的功能,并且成功地保证了福利国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但是,当前经济全球化与传统的福利国家制度产生了矛盾与冲突,福利国家制度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这种制度的理论基础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重在分析经济全球化对福利国家制度的挑战,同时对导致福利国家制度处于困境的其他原因如老龄化、去工业化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综合简讯     
200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揭晓Top 10 Events of 2002 in China Logistics Announced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推荐评选的"200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12月21日在北京揭晓。 “十件大事”如下:江泽民同志、朱 基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上指出:要大力支持和推动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正式颁布;国家首次以国债资金支持物流业发展;"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确定现代物流是流通现代化的三大发展重点之一;外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