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简述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卫星结构中应用概况,着重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在国内外卫星结构上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固性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作为卫星结构材料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设计及制备阶段,对成型过程残余应力进行准确的测试、评估,可为结构优化、工艺参数制定、模具参数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后续应用阶段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构件性能结构稳定性影响研究提供基础。文中概述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残余应力的形成机制,介绍了测试方法以及仿真模拟的原理、特点及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残余应力评估中的应用,对仿真所需的主要性能参数的数值、测试方法进行了总结,基于仿真方法的多种优势,认为该方法为残余应力评估重点发展方向,提出该方法未来的研究重点,为进一步优化热物理、力学等性能时变特性模型,提高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将性能测试方法标准化;建立各类树脂、纤维仿真数据库;进行各类型复合材料构件的残余应力仿真结果准确度的验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吸湿性和湿变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吸湿与湿变形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从环境、材料和工艺3个方面,总结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纤维、树脂基体、纤维-基体界面以及铺层方式对复合材料吸湿性与湿变形的影响,并提出了降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吸湿率与湿变形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聚苯硫醚及用其溶液浸 溃后模压制得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破坏形态。分析了固相处理和熔融处理两种聚苯 硫醚所得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破坏机理及其原因。提出了树脂的抗张强度是树脂基 单向长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极限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高温复合材料基体树脂聚芳基乙炔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聚芳基乙炔是一类由乙炔基芳烃聚合而成的高性能树脂.是下一代耐高温复合材料用树脂基体,本文介绍了聚芳基乙炔所用单体及其合成、树脂及其聚合机理以及在航天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机械加工是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工艺的一个重要环节,介绍了复合材料机械加工的常规和非常规两类加工方法在树脂基、陶瓷基复合材料机械加工时的特点和加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文章通过空客A-350XWB飞机和波音公司B-787飞机复合材料之战的实际案例,介绍了航空航天应用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一体化综合等新技术,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扩大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选择了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聚醚醚酮树脂作为基体,对激光原位成型技术在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的可行性进行探索。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T700炭纤维/聚醚醚酮预浸胶带(预浸带),通过激光原位成型方式缠绕制备T700炭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NOL环(NOL环),探索不同成型工艺条件下NOL环的层间剪切性能,优化出适宜的激光原位成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预浸胶带在含胶量为33.6%时韧性好,并且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通过层间剪切性能测试,当缠绕速度为3 m/min、激光输出电流为40 A、芯模温度为290℃、压辊压力为150 N时,激光原位成型的NOL环层间剪切性能较为优异,这为激光原位成型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上的应用提供了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固性材料和金属基事材料作为卫星结构材料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2.5D无纬布/网胎叠层针刺预制体为增强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和树脂浸渍裂解法制备了密度约1.35 g/cm3的热解碳C/C、热解碳+树脂碳C/C两种坯体,再经反应熔渗获得C/C-SiC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碳基体组分C/C材料的熔渗特性及其微结构、拉伸性能及氧乙炔烧蚀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比热解碳的“薄壳”型孔隙结构,树脂碳的“狭缝”型孔结构增大了液Si与碳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熔渗动力,获得致密度和SiC含量高的C/C-SiC复合材料,提升抗烧蚀性能,在氧乙炔火焰下经400~600 s烧蚀的线烧蚀率降低24%,但树脂碳对液Si的诱导渗透增加了骨架承载体的损伤,使树脂碳+热解碳基C/C-SiC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104±3)MPa低于热解碳基C/C-SiC的(118±3)MPa。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卫星常用的结构复合材料,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了纳米粒子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单向板和【0°/±45°/90°】s铺层板导热性能的影响。其中纳米材料选用了纳米二氧化钛和碳纳米管,树脂选用了TDE-85树脂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复合材料壳体磁场固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缠绕壳体在磁场中缠绕和固化的技术为前苏联独有,美国只作了一些验证研究。这种技术使得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树脂基体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固化后力学性能显著改善,而且质量更加稳定。实现该技术的设备已在前苏联应用。磁场中固化还适用于树脂涂层和粘接层。  相似文献   

14.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中国航天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以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典型代表的先进复合材料在空间遥感器、卫星结构以及载人飞船上的典型应用和关键技术,阐述了在大型高分辨、长焦距、大口径遥感器发展需求的背景下,先进复合材料目前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模量、高热导率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弱等瓶颈问题,深入研究该类纤维表面特性及其与树脂的界面粘结性能。选取3种典型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测试分析其微观形貌、表面能和极性与色散分量、表面元素种类与含量,利用微脱黏方法表征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表面均存在明显沟槽结构,但其呈化学惰性,选用的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剪切强度最高约为50 MPa,明显低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纤维表面能越高,尤其是极性分量越高,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剪切强度越大,这些结果揭示了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界面性能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型BMⅠ/多烯丙基化合物F树脂体系,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工艺性和低成本性。通过对该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分析了BMⅠ/多烯丙基化合物F树脂体系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空间遥感器系统的发展演变,分析了遮光罩所用材料体系的变化情况,重点总结了高性能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空间遥感器遮光罩中的应用情况。从工程化应用水平来看,目前尚处于在替代传统材料满足型号产品需求的较低阶段,本文简要归纳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蜂窝夹层结构、光阑结构、薄壁壳体结构等不同类型的空间遥感器遮光罩,本文介绍了其所适用的复合材料及其成型工艺。同时,结合材料选择、设计工艺性、工艺设计等工程化应用中的关键环节,作了尝试性地探讨,并对高性能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就未来空间遥感器系统的发展对材料工艺的需求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纤维长度及分布对树脂基热固性复合材料模压制品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用不同长度的纤维制备复合材料,并制作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短切纤维在树脂基热固性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复合材料性能好,且质量稳定。而长纤维虽有助于提高制品的拉伸强度,但各向异性特点显著,性能数据离散度大,不利于产品整体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讨论了三维纺织预制件,包括:机织、针织、编织和缝合三维织物在结构上的特点。由于在三维纺织复合材料中,纤维在三维空间中相互交织和交叉,形成了一个不分层的整体结构,所以它和层合复合材料相比,具有优良的层间性能和其它力学性能,可制作第一承力结构件和高功能制件。文章还介绍了树脂基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的复合固化技术,包括树脂传递模塑技术和树脂膜融渗技术。通过文章,说明了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张军  李伟  方国东  梁军  孟松鹤 《宇航学报》2020,41(6):739-748
针对树脂基防隔热复合材料高温条件下复杂的热/力/化学的多场耦合问题,从高温性能预报模型、高温响应求解方法和高温试验测试三方面进行了论述。详细介绍了研究树脂基防隔热复合材料高温响应相关的热解动力学模型、材料高温热物性及力学性能演化表征方法、材料高温响应模型的求解方法以及表征材料高温响应的多种高温试验测试手段。对上述研究方法的发展进行了评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认识和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热力响应分析方法,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对这类材料的防隔热性能和高温承载性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