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介绍了国外影响卫星部分飞行任务的泄漏故障和使卫星工作寿命缩短的泄漏故障, 以及导致卫星发射失败的泄漏故障。对国外卫星泄漏故障发生的时间、国别、型号、发生的系统和部位, 以及影响程度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空间辐射环境引起在轨卫星故障分析与加固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卫星由于空间辐射环境导致的在轨故障进行了统计;对某卫星数传综合处理器在轨单粒子翻转故障的现象、机理和措施等进行了分析;根据在轨故障案例、实际工程经验和仿真分析,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降低单粒子效应的多种抗辐射加固设计方法,以延长卫星在轨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3.
基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已发射的100多颗现代小卫星的在轨故障统计数据,研究发现国内小卫星在轨故障的分布规律呈威布尔分布特点。继而针对CAST968平台和CAST2000平台小卫星的实际在轨故障数据给出在轨故障分布的经验公式,结合国内小卫星正样研制阶段的故障分布研究成果,对小卫星全寿命周期的故障分布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国内首次给出小卫星全寿命周期的故障概率密度曲线和浴盆曲线。  相似文献   

4.
分析设备在轨温度异常变化的3个原因:遥测数据错误、设备周边热边界异常变化和设备内部热状态异常变化,提出用故障树来确定温度异常变化原因的分析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以某卫星寿命末期蓄电池故障时的遥测温度数据为基础,通过热分析模型进行了多工况的模拟,排除了遥测温度异常、卫星姿态异常、主动控温异常等因素,得出故障是由于电池内部热耗异常增加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简称"平台")是我国首个寿命要求8年的低轨卫星平台,相对于之前国内低轨卫星设计寿命一般为3~5年,技术跨越很大。为确保各项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化,开展平台寿命工作。文章介绍了平台寿命工作策划、设计分析、试验、评估等内容,以及寿命指标分配、寿命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寿命建模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通过平台寿命工作,识别了锂电池等51种有限寿命单机,并获得了量化的寿命评估结果,提出了后续卫星利用在轨飞行数据修正模型、完善技术方法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卫星在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数管直接指令和地面直接指令无法正常执行的遥控异常,从卫星遥控信息的传输流程、遥控译码的工作原理入手,对导致直接指令执行异常的因素进行了排查,定位了异常原因为遥控译码故障。提出了对于单一频段遥控通道的卫星,通过调整部件的指令控制策略和将直接指令转换为数据指令的方法来实现卫星管理;对于多个频段遥控通道的卫星,除以上两种方式外还可以通过拓展遥控上行通道的方法,增加遥控上行冗余度来降低遥控译码通道异常的风险。所提出的安全管理方法经故障卫星在轨管理阶段的试验验证,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了因一路译码故障给卫星安全带来的风险,可为卫星其它重大故障的及时发现、定位和有效规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卫星寿命指标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天器工程》2015,(6):7-12
针对卫星寿命要求如何分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卫星寿命指标分配的方法,在确定卫星耗损寿命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寿命建模,开发了一种基于蒙特卡罗仿真迭代的寿命指标分配算法,实现了卫星寿命指标的量化分解。该方法可在当前卫星寿命设计工作中推广应用。最后,文章对卫星长寿命设计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寿命通信卫星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瑞芝 《航天器工程》1995,4(1):26-40,71
在广泛调查国内外通信卫星工程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了它们的轨道性能与寿命情况,分析了影响卫星寿命和可靠性的因素。空间环境(特别是ESD,ID,SEU)是影响卫星性能和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为避免和减少环境效应影响的工程方法,即“卫星的环境免疫工程”进行了探究。分析与确认影响卫星长寿命的关键项目,针对关键项目进行可靠性设计和控制,是整星长寿命的保证因素,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研究了长寿命卫星的设计策略,对较成熟的设计经验作了综述,并对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国卫星长寿命技术发展需求及组织与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强  范燕平 《航天器工程》2011,20(5):111-115
为推动我国卫星长寿命技术的系统发展,全面提升业务服务型卫星寿命水平,在调研当前国内外在轨卫星的寿命水平、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我国不同卫星平台长寿命的差距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卫星长寿命需求和分阶段的长寿命发展目标,以及应把卫星长寿命技术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关注重点型号,按轻重缓急程度优先解决共性技术与...  相似文献   

10.
动平衡对小卫星姿态的影响及配重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小卫星动平衡问题;从小卫星姿态精度角度分析卫星动平衡的必要性,并提出配重优化方法、首先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质心偏移降低星体姿态精度、增加姿控能源和工质消耗、并导致姿态确定和控制器设计参数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卫星姿态产生系统误差;因而动平衡是提高卫星服役质量和服役寿命的必要步骤。然后提出配重优化的动态规划法和单纯形法优化模型,并给出程序设计以及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周威 《中国航天》2005,(9):25-28
上世纪80年代,全球卫星故障频频,主要原因是未经飞行验证的新卫星产品不断涌现。直到90年代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从1994年至1997年,尽管仍有一些卫星产品出现故障,导致航天保险市场出现下滑,但市场承保能力不断增加和保险费率持续下降的趋势抵消了某些航天产品出现故障所造成的损失。90年代末,卫星市场不断繁荣,航天市场纷纷推出新一代运载火箭和卫星。由于某些技术没得到真正考验,又导致卫星和火箭发生了多次故障。  相似文献   

12.
反作用飞轮和磁力矩器是现代小卫星姿态控制的主要执行机构,针对单轴反作用飞轮故障仅能提供两轴控制力矩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使用磁力矩器和反作用飞轮进行联合控制的算法。首先推导了一种拟PD姿态控制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两反作用飞轮和磁力矩器的控制力矩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单轴飞轮故障情况下完成小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任务,延长航天任务寿命,算法鲁棒性好,设计简单且易于在轨实时计算。  相似文献   

13.
许闯  尤罡 《火箭推进》2013,(5):70-74
针对某发动机电磁阀寿命故障问题,分析了电磁阀衔铁卡滞的原因,确定了由于衔铁在壳体部件腔体内上下受力不均匀,产生了扭转力矩,导致在运动过程中的局部剧烈摩擦是故障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提出了电磁阀的改进方案,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磁路结构有效解决了寿命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东方红三号系列卫星在轨故障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迄今为止,东方红三号系列卫星累计运行时间已近30年,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故障数据。文章在统计5颗卫星在轨故障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型卫星在轨故障随工作时间的总体变化规律,不同后果的故障和不同分系统的故障随工作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卫星的可靠性增长。结论认为,该型早期卫星故障符合典型的浴盆曲线模型,早期故障较多,后期故障频繁;该型后期卫星同样存在早期失效,但特征不明显,除去空间干扰因素,卫星运行期间故障趋势相对平缓,卫星可靠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简讯     
M-5发射失败 日本 M-5固体运载火箭 2月 10日在鹿儿岛航天中心发射天文 E观测卫星时失败 ,从而使近来连续受挫的日本航天计划再遭重创。 M-5火箭高 3 1米 ,有 3级。起飞不到 1分钟 ,第一级发动机便出现了故障 ,导致卫星被送入一条高度仅 80公里的轨道。发射控制人员在卫星飞到地平线以下后便与其失去了联络 ,估计卫星转了不到一圈就掉入地球大气层中烧毁了。此次失败共造成 180亿日元损失 ,其中天文 E卫星造价 116亿日元。该卫星重 1.7吨 ,寿命为 5年 ,可用 6台小型 X射线望远镜获取高能 X射线源的图像。 (广 )奋进号升空测地形 在推迟…  相似文献   

16.
由波音卫星系统公司(原休斯空间与通信公司)制造的泛美卫星公司银河7卫星去年12月25日因第二台星上控制处理器(SCP)出故障而停止了工作。该卫星上的第一台SCP是1998年6月失效的。银河7于1992年10月发射,预期寿命为12年,用于向美国和加勒比国家提供通信服务。但最近它已被银河11取代,报废前只起备份星作用,故此次事故未对用户造成影响。 1998年银河4卫星曾因第二台SCP故障而报废,给用户带来很大影响,墨西哥的团结1卫星2000年8月也因第二台SCP故障而报废。另外,泛美卫星4和直播电视公司的直播卫星1已各损失了一台SCP,另外19…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国内外加速寿命试验理论研究及在航天领域应用概况,分析了卫星转动机构的可靠性现状,并提出了卫星转动机构开展加速寿命试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能力不足的缺点,开展基于领域知识图谱的卫星故障辅助诊断与处置方法研究,突破卫星故障领域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关联固化卫星系统多维专家知识,构建卫星故障领域知识图谱,进而实现结合卫星故障知识信息的卫星故障推理分析和辅助诊断处置,提升复杂故障场景下的卫星故障诊断效率与处置能力。本文提出的方法为保障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的在轨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故障辅助诊断与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颗低轨道卫星在轨故障抢修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遥感卫星,在发射入轨稳定运行期间,各项性能指标优于设计要求。由于陀螺停转导致卫星故障,主份贮箱燃料和蓄电池电源已耗尽,卫星处于自由旋转状态。通过实施一系列抢救控制方案,经过2个月左右的艰苦努力,将卫星恢复正常。抢救后的在轨测试表明,卫星各项性能指标与发生故障前相当。文章介绍了卫星抢救过程的控制技术及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20.
简讯     
M-5发射失败日本 M-5固体运载火箭2月10日在鹿儿岛航天中心发射天文 E 观测卫星时失败。从而使近来连续受挫的日本航天计划再遭重创。M-5火箭高31米,有3级。起飞不到1分钟,第一级发动机便出现了故障,导致卫星被送入一条高度仅80公里的轨道。发射控制人员在卫星飞到地平线以下后便与其失去了联络,估计卫星转了不到一圈就掉入地球大气层中烧毁了。此次失败共造成180亿日元损失,其中天文 E 卫星造价116亿日元。该卫星重1.7吨.寿命为5年,可用6台小型 X 射线望远镜获取高能 X 射线源的图像。(广)奋进号升空测地形在推迟了近5个月后,奋进号航天飞机2月11~22日升空执行了雷达地形测量任务。飞行中,C 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