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系统地进行TИΓ—21型飞机失速/尾旋理论培训和试验飞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飞行中的机载测试记录和体会,详细介绍了失速/尾族试飞的准备、试飞驾驶技术和失速尾旋特性。给出了MИΓ-21型飞机典型的正常尾旋和倒飞尾旋的试飞结果曲线。最后针对MИΓ-21型飞机的特点,给出了失速/尾旋试飞中特别的限制说明。供同类型飞机失速/尾旋试飞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勇凌 《飞行力学》1995,13(3):90-96
MИГ-23飞机是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它的尾旋动态及改出的尾旋的方法很复杂,根据在该机上进行的四次尾旋飞行试验,叙述其尾旋进入的方法,尾旋中的动态和改出尾旋的方法,并举出三个典型的尾旋模态实例,详细记述整个尾旋过程和进行分析,说明MИГ-23飞机尾旋动态的复杂性及其表现出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几点在判断和改进MИГ-23飞机的尾旋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Mиг-23飞机是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它的尾旋动态及改出尾旋的方法很复杂。根据在该机上进行的四次尾旋飞行试验,叙述其尾旋进入的方法、尾旋中的动态和改出尾旋的方法。并举出三个典型的尾旋模态实例,详细记述整个尾旋过程和进行分析,说明Mиг-23飞机尾旋动态的复杂性及其表现出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几点在判断和改出Mиг-23飞机的尾旋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李中华 《飞行力学》1996,14(4):65-72
在系统地进行了MИГ--21型飞机失速/尾旋理论培训和试验飞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飞行中的机载测试记录和体会,详细介绍了失速/尾旋试飞的准备、试飞驾驶技术和失速尾旋特性。  相似文献   

5.
该报告描述了大迎角飞行试验过程中打算在AM-X飞机上安装的改出尾旋伞系统。尤其是其中涉及到所研究的下列问题。改出尾旋伞以及伞与飞机连续结构采用的设计标准,为开伞和投伞设计的正常和应急控制系统。允许伞在飞行中连接绳与飞机结构连接或分离的安全装置。这个报告也包括对系统评定设想的地面和空中试验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李树有 《飞行力学》1995,13(3):9-17
概要介绍了现代飞机失速/尾旋研究的途径,失速/过失速/尾旋试飞验证的目的,试验方法和测试要求,较详细地介绍了现代飞机失速/过失速/尾旋试飞验证的程序和步骤,对装有迎角限制器飞机特殊要求,应急改出尾旋装置的安装使用以及与安全有关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刘冰  高仍清 《飞行力学》1995,13(2):51-57,62
采用六自由度全量运动方程和三通道飞行控制系统模型,使用时域动态响应的方法,研究了F-16飞机在大迎角下飞行的深失速特性和尾旋特性,并对尾旋进入和改出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研究可午出结论:F-16飞机具有深失速特性,若进入深失速后,可用先拉杆后推杜操纵方法改出;F-16飞机进入尾旋的主要原因是航向自转和偏航、滚转气动交感;在改出尾旋过程中,方向舵操纵力矩、航向静不稳定力矩、偏航惯性交感力矩对制止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按照CCAR-23部进行合格审定正常类飞机对尾旋试飞的要求,对小型民用飞机尾旋特性试飞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具体型号进行了飞行试验验证,给出了该飞机的尾旋试飞结果。结果证明,该试飞技术适用于小型民用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尾旋试飞。  相似文献   

9.
徐邦年 《飞行力学》1994,12(3):36-44,96
对J-7飞机作了六自由度运动方程仿真计算,探讨了J-7飞机在平飞,盘旋和上升转弯三种飞行状态下,以三种操纵方式进入失速/过失速/尾旋的动态特点,并与现有资料作了比较,还研究了J-7飞机的失速尾旋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鹰狮”飞机大迎角/尾旋自动改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启 《试飞研究》2001,(4):2-11
包括失控改出的抗偏离特性飞行试验是大多数战斗机要试验的项目。过去,因为没有合适的模拟设备,这种试验都采用不断摸索性质的“试错法”。如今,在现代数字飞控系统和各种模拟器的辅助下,大部分试验可以在模拟器环境下安全、经济地进行。然而,为了识别、验证气动力数据、检查飞机特性的某些疑点,仍然需要进行实际飞行试验。本文叙述了在瑞典进行的“鹰狮”(Gripen)飞机大迎角飞行试验的目的、试验方法、试验准备、试验结果以及取得的经验。这项试验包括大迎角气动力数据的识别、抗偏离特性试验、尾旋研究和尾旋自动改出试验。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研制与安装应急反尾旋伞系统对现代高机动飞机的大迎角特性试验研究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失速/过失速/尾旋特性试验鉴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了反尾旋伞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反尾旋伞的数学模型,估算确定了反尾旋伞阻力面积,并对用反尾旋伞出尾旋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同时,研究了不同尺寸反尾旋伞的尾旋改出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失速尾旋式飞是高难度、极危险的特技飞行科目,飞机动力装置的工作特性和可靠程度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动力装置可靠性分析,对飞机失速尾旋飞行试验提供了可靠性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利用K8模型自由飞试验,成功地预测了K8收音机的失速/尾旋特性。通过对不同重心状态进行模拟试验,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及试验曲线,为K8收音机的失速/尾旋试验的飞行安全和有效的试验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自由飞试验与飞机飞行试验以及风洞相关性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评定飞机的大迎角特性失速试验和尾旋试验,失速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最大可用升力边界;而尾旋试验的目的是确定飞机超出正常迎角范围时的动力特性并为飞行员建立一套适用的尾旋改出方法。失速试验一般是按预先规定的速度减小速率或过载量级逐渐趋于失速,但处于安全考虑,在未达到气分离时便停止试验,之后,对飞机进行专门改装,经过指定数目的旋进行有意尾旋,从而确定尾旋改出技术,这种常规失速/尾旋试飞方法,无法准确地描述飞机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立式风洞尾旋试验系统对飞机自由尾旋试验结果的影响,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尾旋模型的舵面遥控系统、优化了模型悬挂系统,研究了悬挂系统对飞机尾旋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模型操纵面控制系统具备任意操纵面组合偏转的能力,可以满足飞机尾旋试验要求;悬挂系统各部件重量和外形变化对旋转角速度略有影响,对飞机尾旋迎角、尾旋改出方法、尾旋改出圈数等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在制定飞机的失速/尾旋模型自由飞试验总体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的空间利用问题之重要性;分析了制约试验空间的诸因素;提出了设计飞行剖面的工程估算方法——其中一些半经验方法之使用效果已为我们的自由飞试验所证实;以我们已成功地进行过的带动力遥控试验机、摇控热气飞艇带飞/投放、飞机带飞/投放的失速/尾旋模型自由飞试验为例,剖析了组成整个飞行剖面的各个飞行阶段之特点和影响因素,并以此为据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由飞试验空间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飞机工程》2005,(1):4-4
2005年3月15日,由中航一飞院、石飞公司和民航飞行学院联合研制的小鹰-500飞机一类风险科目尾旋试飞经过三个起落的飞行,完成41项试飞科目,顺利结束。标志着中国民用飞机首次尾旋试飞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由F-15B飞机改进的短距起落和机动技术验证机与它的飞行试验计划,试验目标以及飞行试验结果,为工业部门未来飞机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JJ5飞机中空意外进入尾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JJ5飞机中空意外进入尾旋的原因,说明了意外尾旋的特点。其次,估算了J空意外尾旋各阶段的高度损失,计算了尾旋最低安全跳伞高度。重点分析了尾旋同的机会,并指出了尾旋安全跳伞时机,最后,根据多年来JJ5飞机高空尾旋飞行成功的经验与体会,以及近年来中空意外尾改出成功率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人飞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失速/尾旋一直是通航飞机面临的最严重的左边界飞行安全问题,失速/尾旋事故统计结果表明,具备尾旋改出能力,不能避免失速/尾旋造成灾难性后果。为了避免飞机出现无意偏离可控飞行的趋势,通过对“多重防御”理念和基于此理念修订的失速/尾旋条款及其符合性验证方法的解析,提出通过提升飞行员的状态感知、增强飞机抗偏离特性和降低失控危害程度等层面的通航飞机左边界飞行的多重防御体系构建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有助于通航飞机更好的符合新规章中失速尾旋适航条款的要求,达到提升左边界飞行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