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太空是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高边疆。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就公开宣称:"谁能控制太空,谁就能控制地球"。今天,太空的军事、政治、民用、商业价值愈发凸显,主要航天强国均大力发展空间装备,谋求更好地实现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各主要航天大国在太空领域实践的不断深入,各国均面临传统化学能源难以满足当前任务所需的困境,太空能源选择问题成为各国强化太空能力的重中之重,而核动力则成为美国当前的重点建设方向。2020年12月16日,美国白宫发布《航天政策第6号令》(SPD-6),内容为"国家太空核动力与推进战略"(SNPP),强调安全、可持续地使用太空核动力与推进系统的能力对于太空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1])2021年1月5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推动国防和太空探索使用小型模块堆的行政命令》(以下简称《命令》),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28日,美国白宫发布了新版《美国国家航天政策》,并指出:新政策阐明了总统为国家航天活动确定的方向,清楚表达了总统对重振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的承诺,目的是让太空成为稳定的、具有生产力的环境,使所有国家都能和平利用。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太空日益成为国际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心正在不断向太空倾斜,维护太空利益被视为美国国家安全的核心。综合分析美国近期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等多份战略文件,可以看出,美国在强化太空威慑,维持太空安全与稳定的同时,正在积极为太空战做准备,其谋求太空绝对优势、发展实战化太空作战能力的战略意图和动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太空资产来保障国家安全,日本的太空安保政策在整体国家安保战略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利用太空装备与技术为国家安全与利益服务。其太空安保政策调整不仅加剧了太空竞赛,同时也对周边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与挑战,对此应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6.
美国高轨天基态势感知技术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空是国家新边疆,太空活动是国家意志和战略意图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保障,太空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略太空感知先行,空间态势感知是指获取和认知空间态势信息,包括空间 目标监视和空间环境监测,是进一步开展空间操控和空间对抗的基础.本文首先梳理了美国空间态势感知领域相关条令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美国高轨...  相似文献   

7.
正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于6月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发表了《中俄联合声明》。该声明多次提及有关两国太空合作与安全方面的内容,预示着未来中俄在太空领域合作将会更加紧密。中国与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合作紧密而且历史悠久。早在中苏"蜜月"期,苏联就开始向中国提供技术援助发展弹道导弹,早期的长征火箭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冷战结束后,尽管太空技术和实力与苏联时期相比  相似文献   

8.
由里根总统推荐于1985年3月成立的国家宇宙委员会(NCS),考虑和制定了直至21世纪初美国太空研究的长远规划。为此,委员会主席 T·佩因于1986年4月向白宫提交了200页的报告书。报告的中心内容是:新型太空运输系统的研制(通向空间的道路);向月球、火星的载人飞行以及资源开发。在太空运输系统方面,建议至1990年末研制新型载人运输机和货物运输机,后者每公斤有效载荷的  相似文献   

9.
各国天军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航天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巨大的战略利益使世界许多国家将眼光投向了太空.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必须把太空安全和太空利益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因此加强航天部队的建设是未来军事作战的迫切需要.以美国为首的各航天国家,都在不断发展航天部队,天军作为未来的第4军种,也必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力量.  相似文献   

10.
刘璐 《国际太空》2023,(4):39-41
<正>2022年9月1日,英国国防部发布第一版联合学说出版物《太空力量》(JDP 0-40),这是英国军方重点关注太空领域的重要理论出版物。该文件从军事背景下明确了太空是英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获得军事行动优势的重要保障,是整体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文件从“发展独立的太空力量理论”这一英国太空领域运维原则出发,全面阐述了太空领域的现状,指出太空正变得越来越拥挤、复杂而又充满批判性和争议性,从广义上阐述了英国军方在保护太空安全,免受外国太空威胁方面的地位作用。同时,在太空政治方面,论述了太空外交、国际合作以及遵守国内法和国际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正太空是继陆地、海洋、大气层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空间。随着太空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拓着太空,太空空间和资源不断得以深度开发和利用。这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对国家发展、国家安全和军事行动都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鉴于太空资源在国家发展、安全战略和军事行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太空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焦点和战略制衡的新筹码,是国际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布什3月初任命了有10名政府内阁官员组成的新的白宫国家空间委员会,负责涉及国家安全的民用与商业方面的空间事务。委员会由副总统奎尔领导,成员包括:航宇局局长、管理与预算署署长、白宫办公厅主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中央情报局局长、国务卿、国防部长、商务部长和运输部长。适当时候,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总统的科学与技术助理、以及政府的其他机构和白宫的官员也将参加委员会的会议。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太空探索新构想,明确把载人火星航行作为未来太空探索的最终目标。载人火星航行再次被提到重要的研究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4.
1 新国家航天政策概况 □□2005年5月,美国媒体透露,布什政府要发布新的国家航天政策,对10年前由克林顿政府颁布的国家航天政策进行全面修订.当时发布的信息是,新的国家航天政策将主要涉及2个主题,一是载人开发太阳系,重返月球,载人登火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这一内容在2004年1月发布的太空探索新构想时就已经向全世界宣布,因此预计不会引起世界性的哗然.二是批准美国空军在太空部署进攻性武器的计划,为美国空军向太空发射防御性和进攻性武器开绿灯,大大提高美国防止敌方攻击本国卫星的能力,以保护国家太空资产的安全.特别对于后者,将引起对和平利用太空的挑战,甚至可能引起空间武器化和军事化的大讨论.因此该航天政策的公布格外引起世界的关注.然而这一新政策迟迟未予公布,因而有各种猜测和判断,特别是估计美国对发展进攻性空间武器的决策不会轻易下决心等.  相似文献   

15.
太空新航线     
<正>"猎鹰"9通过发射军星认证美国空军5月底宣布完成对太空探索公司"猎鹰"9火箭发射军事卫星的资质认证,使太空探索公司具备了与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在国家安全发射市场上竞争的资格。太空探索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称,"猎鹰"9取得认证是给国家安全航天发射带来竞争的重要一步。由波音和洛马公司合资组建的联合发射联盟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独占着美国国家安全发射市场。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国防部的推动下,1996年克林顿政府出台了首份《国家航天政策》,指出"和平利用太空政策,允许美国为了国家安全利益在太空进行防务建设"。这份文件为美军发展太空战能力打开了方便之门。文件也认为,太空改变了传统的攻防概念。在信息空间发动的进攻隐蔽性极强,进攻成本很小,杀伤力很大,实现彻底的防御却极为困难。这就使那些总体实力不如美国的行为体,获得了较大的相对优势。在此之后,随着世界太空安全形势的变化,美国对其太空安全战略进行了许多调整。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美国新空间政策,12月28日,俄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表示.俄方对美国新太空政策分析后认为,美国拒绝在太空军事化方面受到任何限制,不排除美国修改太空政策的目的是使太空武器的研制合法化。  相似文献   

18.
金兑 《太空探索》1998,(5):30-31
他是美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位在月球上挥杆打高尔夫球的人。生前他曾接受过肯尼迪总统的表彰和卡特总统的奖励,死后也享尽哀荣,克林顿总统称他为美国最伟大的英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孔敏  李榕 《国际太空》2024,(2):55-59
<正>1引言近年来,在美国、俄罗斯等军事航天大国的推动下,太空已成为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演变为新的独立作战域,对抗问题日益突出,安全形势愈发严峻。这就使得许多世界大国竞相致力于太空力量建设和发展,相继出台太空域战略文件,拓展太空作战理论,成立太空部队,加快部署太空武器,确保在太空的绝对优势地位。以争夺太空战略制高点为目标的军备竞赛已态势显露,“太空军事化”已经成为威胁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这是人类星际远征迈出的第一步。然而,在冷战时期,苏联的这项成就无疑加深了美国对于自己在太空竞赛中落后的恐惧。于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国会、莱斯大学等处多次发表演讲,正式启动了阿波罗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他的话来概括:"我相信这个国家能够齐聚一心全力以赴达成这个目标,即在1970年以前,人类将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