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殷龙 《中国航天》1991,(10):44-47
中国卫星测控网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XSCC)和它所属的长春、闽西、厦门、渭南、南宁、喀什测控站、3个机动测控站,以及远洋测量船组成。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拥有功能齐全的数据处理系统、指挥监控设备和通信设备等。中国卫星测控网在对返回式卫星和同步通信卫星的测控中体现了先进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在这不寻常的 2 0世纪末年 ,人们总会有些瞻前顾后 ,对未来有所遐想 ,对 2 1世纪的前期有所期望。纵观国际航天测控的进程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 ( GPS、Glonass)及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 TDRSS)的实现与应用 ,国际航天测控网在 2 0世纪 80年代末就开始由地基测控网逐步向天基测控网过渡 ,以美国与俄罗斯为代表的航天测控网在 90年代已基本完成了这种过渡 ,欧洲与日本的航天测控网预计在 2 1世纪初亦将开始这种过渡。随着美国高级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 ATDRSS)的部署与完善 ,美国的航天测控网将在 2 1世纪初走向更高级…  相似文献   

3.
对影响GPS卫星轨道的主要摄动量,即地球势函数J2项对GPS卫星轨道的影响作出了定量分析,为我国建立自己的局部测控网获取精密星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扼要地介绍了国际海事卫星测控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它包括空间部分和地面部分。其中,国际海事卫星测控网是由卫星控制中心,测控站及其星上相应的测控分系统组成的。然后,说明北京测控站的配置、功能和性能。最后,本文给出该站主要的一些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鹏  李成  刘超  邵坤  师帅 《遥测遥控》2022,43(1):74-81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卫星的遥控指令上行操作必须在专用测控网内进行,当卫星发生在轨异常时,相关支持人员必须赶赴测控中心现场进行集中处置,非工作时段时效性较低,不利于紧急情况下的异常快速处置.对基于APP的卫星地面遥控系统安全应用方案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旨在为我国未来卫星高效运行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手段,通过原型系统的仿真测试,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航天网由运载火箭测控系统和卫星测控网两大系统组成。中国的三个发射场座落于酒泉、西昌、和太原,它们分别执行不同的发射任务。对卫星的跟踪、遥测、控制和回收工作则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XSCC)和五个固定测控站、两个机动站、回收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完成。  相似文献   

7.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航天专家日前向媒体透露,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八箭十星,创造了历史上发射次数最多、卫星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新纪录,中国航天测控网也因此首次经受住了高密度、多型号任务考验,并确保了数颗高、中、低轨道卫星的安全运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人称,该中心在独立创  相似文献   

8.
雨水 《航天》2009,(6):60-61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始建于1970年,1987年12月搬迁到西安市内。中心由实时数据处理系统、事后数据处理系统、通信系统、监控显示系统和保障系统构成,具有多星管理能力,又具备与国外测控网联网的条件,是一个现代化的卫星测控中心。  相似文献   

9.
随着卫星互联网和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测控网络朝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自主测控、资源分配等方面进展良好。因此,建立智能天地一体化的航天测控网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智能航天测控网中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原理与技术。同时,结合CCSDS提出的空间数据链路标准协议详细介绍了TM、TC、AOS、Proximity-1以及USLP标准,分析了不同标准所使用的技术与实际应用。本文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角度介绍了智能航天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为我国智能天地一体化卫星测控通信网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与DJS—1卫星平台及我国卫星测控网相适应的圆极化卫星测控天线。设计充分考虑三化要求,辐射单元采用了能够实现“轴向型”宽波束方向图的小口径喇叭,只要在卫星指地面和背地面各装一副天线,就可组成双向方向图。在喇叭之后加一个正交模耦合器,就可实现正交辐射;在喇叭和馈电部件之间加入一个圆极化器,就可实现圆极化辐射。从而实现了卫星测控天线的模块化和通用化。  相似文献   

11.
孙定浩 《航天控制》2001,19(1):48-54
本文的目的是寻找自激反激变换器运行状态特征参量 (运行频率、磁通密度等 )与设计这种变换器所用的基本物理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所用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 ,不用电磁学中定义的电气特征参量L ,而基于磁路参量及磁能密度表征变换器输入能量 ,建立了自激反激变换器运行状态特征参量应满足的方程并得到所需的解析解。这个新的结果不仅使设计这种变换器十分简便 ,而且揭示了这种变换器的许多运行特性 ,其中有些是前所未知、意外且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多子样旋转矢量捷联姿态算法的一般结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这里给出了任意陀螺子样数下等效旋转矢量捷联姿态算法的一般结果。利用本文给出的公式 ,多子样等效旋转矢量算法可以很方便的由计算机得到 ,无需进行繁琐的推导 ,本文的工作为捷联姿态算法的设计提供了方便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黄烈德 《航天控制》2001,19(4):35-40
如何求神经网络控制使非线性空间飞行混沌运动不会发生。该法是在输出层用回归权代替常数权再用EM算法来估计回归权的参数 ,这样修正的RBF的神经网络控制就可使非线性空间飞行不会出现混沌现象。这种算法R Langari,L Wang&J Yen (1997) [1] 在研究径向基函数网络时提出过。其突出的优点是把复杂的多参数的最优化问题分离为N个小型最优化问题 ,这里N是隐藏层单元数。  相似文献   

14.
任务空间内空间机器人的复合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本体姿态受控而位置不受控的空间机器人系统 ,考虑存在参数不确定性 ,本文在任务空间内提出了一种复合自适应控制方法 ,证明了这种自适应方法不但可以保证末端执行器任务空间内位置轨迹跟踪误差的渐近收敛 ,而且还可保证关节空间内角速率偏差及估计误差的渐近收敛。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星光折射航天器自主定轨方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星光透射大气发生折射时 ,用星光折射角精确地反映星光在大气中离地球表面的高度 ,并建立高度、航天器与地球的几何关系。通过对折射角进行观测 ,间接测得地平 ,从而改善了用地平仪直接测地平所造成的航天器自主导航精度低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几种利用星光折射的航天器自主定轨方案 ,并作了细致的仿真实验 ,对直接和间接两种测量地平方法以及几种星光折射自主定轨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在稳态卡尔曼滤波算法中引入非线性项 ,改进了算法的性能。思路是在姿态确定误差较大时 ,使得非线性滤波算法等价于具有较大滤波增益的稳态卡尔曼滤波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同样稳态估计精度的情况下 ,与稳态卡尔曼滤波算法相比较 ,非线性滤波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7.
The Cube Sat refers to the low-cost nano satellite produced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e QB50 project is "an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50 double Cube Sats for multi-point, in-situ, long-duration measurements in the lower thermosphere and re-entry research". There are 23 countries and region participated in the QB50 Project. 38 Cube Sats were developed and launched. Among them, four Cube Sats developed by Chinese universities were sent to orbit(Three were deploy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nd one was launched by the Polar Satellite Launch Vehicle, PLSV). They are Aoxiang-1(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the Asia coordinator), Lilac Sat-1(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JUST-2(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NUDTsat(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B50 Project, Chinese researchers and students got in touch with the concept of Cube Sat and gained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operation. A lot of students took part in the assembly, integration, and test of spacecraft,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training of space talents. Now, many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have the capabilities to develop Cube Sats and the subsystems independently.  相似文献   

18.
"有效载荷"减震技术的最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单介绍最新发展的"有效载荷"减震装置,包括VISS(隔振,抑振,主控)、SUITE(卫星振动特级隔振试验装置)、MVIS(小型化隔振系统)等3种被动/主动合一隔振装置,对它们的结构设计、性能指标、试验计划等进行具体介绍.最后针对"有效载荷"隔振技术的研发,提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协同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African Regional Centre for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English (ARCSSTE-E) was inaugurated in November 1998, with a manda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skills, knowledge and capacity, through rigorous theory, research, applications, field exercises and pilot projects that can enhanc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stitution runs a nine-month Postgraduate Diploma (PGD) programme in the areas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RS/GI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Meteorology and Global Climate; and Basic Space Science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BSS), as well as short courses and outreach programm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act of the space postgraduate diploma programmes in the African region, highligh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centre. Using a survey of participants in its courses, it notes where changes are needed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to this end.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FFSR)捕捉运动目标的力矩控制算法及其仿真。首先,建立了FFSR关节驱动力矩的求解算法;其次结合基于广义雅可比矩阵的分解运动速度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FFSR捕捉运动目标的力矩控制算法;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