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各向异性多相复合介质导电性的有效介质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有效介质理论(EMT)处理了各向异性多相复合介质的导电性。用含有各向异性因子m的分布函数(14),估计悬浮颗粒取向分布的无序性,从而导出了可计算含轴旋转对称椭球形颗粒的无序非均匀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电导率的公式。应用所得结果,分别讨论了两相浓度、电导率比、各向异性因子和悬浮颗粒几何形状(圆球形、长纤维状和扁圆盘状)等微结构因素对有效电导率的影响。文中还着重讨论了当S~2→∞时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渗流现象,给出了各种形状颗粒复合材料的渗流阈值,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超细颗粒/环氧体系电磁参量的计算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电磁参数出发研究了DT 50 环氧复合材料体系的电磁波反射行为。考虑吸收剂粒径、电导率、趋肤效应等因素,将A(a,σ,εi,ω)引入经典Maxwell Garnett公式。Maxwell Garnett公式及其扩展公式均适用于一般金属颗粒均匀复合体系的等效电磁参数预测,扩展公式比经典公式更准确些。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线性添加剂对聚酰亚胺进行电导率改性,研究了改性前后介质的电导特性及其他介电性能,以及添加剂含量对聚酰亚胺复合介质材料电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复合试样的体电导率随添加剂质量分数的变化而变化,当质量分数小于5%时,电导率略有下降,大于5%时显著上升。改性后的复合介质材料的非线性电导率特性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复合基底旋波介质的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制备了不同复合基底的旋波介质,利用网络分析仪对样品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适当改变基底电导率或适量掺杂铁电、铁磁性物质可有效降低旋波介质的反射率,可有效调节复合手性材料的吸波性能,为研制高效、宽频、轻质的吸收材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文中对测量结构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与以非复合材料为基底的旋波介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利用S参数反演与MG(Maxwell-Garnett)有效介质理论计算了含椭球纳米颗粒复合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考虑椭球体积分数和长宽比的影响,分析了两种等效模型的适用性。结果发现S参数反演对掺杂颗粒的形状和体积分数变化适应性较好,在所考虑的体积分数和长宽比下都能完美适用;而MG有效介质理论受体积分数和长宽比的影响较大,当椭球的长宽比为2、3或4时,其适用的最高体积分数分别为8%、4%或2%,因此随着椭球逐渐变扁,MG有效介质理论的适用范围会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6.
杨可喜 《推进技术》1985,6(5):55-62
本文提出了复合固体推进剂中最大固体颗粒填充量的概念,并通过多组分固体颗粒混合物料平均空隙率的计算来预估最大固体填充体积分数。通过有限级配的球形过氯酸铵进行了验证,表明了计算结果和实测他一致。  相似文献   

7.
向心透平叶片角动量分布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条子午流线,给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各自角动量分布的若干不同组合构成初始复合形,做复合形每一顶点处该向心透平叶轮S2 流面与跨叶片面势流场分析,并以二元紊流边界层动量厚度计算经三元修正,分析叶轮效率,最终使复合形法成功应用于向心透平叶片角动量分布的优化。该方法也适用于离心叶轮中叶片加载量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轻金属颗粒燃烧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铝、镁和铍一类轻金属颗粒在氧化氛围中燃烧的有关实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蒸气相扩散机理、多相机理及复合机理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9.
SPH方法对气液两相流自由界面运动的追踪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液两相流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流动现象,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时要求必须能够准确跟踪界面运动变形。本文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结合微可压缩模型(SCM),引入界面控制方法XSPH速度修正以及Van Derwaals状态方程修正,对典型的气液两相流动如二维溃坝、气泡上浮等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空气和水相互作用机理以及界面运动规律,并同实验结果和其他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模拟多相介质界面运动问题准确有效,可用于处理更为复杂的多相流动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铝,镁和铍一类轻金属颗粒在氧化氯围中燃烧有有关实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蒸气相扩散机理,多相机理及复合机理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1.
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孔隙率多孔介质如泡沫陶瓷在新型多孔介质燃烧器技术中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传热特性参数--有效导热系数反映了两相流气、固相导热、对流和辐射的综合效应,对其研究尚非常缺乏.本文基于实验测定的温度分布,给出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初始估值,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控制方程,采用二维寻优搜索的办法,确定使测定点上测量与计算温度均方根误差为最小的径向与轴向有效导热系数,是一种逆计算方法.对球粒子颗粒床进行的有效性试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王本华 《推进技术》1985,6(3):18-26
本文首先从弹性——粘弹性的相似性出发,导出张量形式的三维线性热粘弹本构方程,然后根据虚功原理建立相应的有限元公式,最后编制了平面应变条件下的有限元分析程序TVE,并计算了二个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所介绍的分析方法与计算程序具有相当高的精度,可用于固体推进剂药柱在固化冷却过程巾的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13.
靶式流量计的原理及影响流量系数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靶式流量计是进行高粘度、低雷诺数流体流量测量的一种通用性较强的新型流量测量仪表。它除了适用于一般的气体、液体以及蒸汽的流量测量外 ,还适用于浆液介质、悬浮颗粒介质、易结晶凝结介质、脏污沉淀介质、腐蚀性介质以及高粘度介质。诸如重油、沥清、矿浆、焦油、淬火油、有机酸、非导电流体等等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脉动流的能力。靶式流量计与其它流量计相比较 ,更具独特的优点 :结构简单 ,安装维护方便 ,价格低廉 ,在检测过程中不易堵塞和堆积脏污物。和节流装置相比较 ,可省去导压管、冷凝器、集气器、沉降器、隔离器、及喷吹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细观颗粒夹杂模型的复合固体推进剂松弛模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建伟  职世君  孙冰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0):2370-2375
为更准确地预测不同固体颗粒体积分数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松弛模量,采用了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体积分数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模型进行建模.根据有限元理论及细观力学均匀化方法,计算在定应变工况下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模型的平均应力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有效地预测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松弛模量.该方法有效地体现了随填充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大,复合固体推进剂瞬时模量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及颗粒随机分布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瞬时模量的影响.将其应用到复合固体推进剂的设计过程中,可有效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5.
高速跨介质入水问题广泛存在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入水多相流动与流固耦合作用机理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跨介质航行器的载荷预报、弹道稳定性评估、结构强度校核以及安全性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高速跨介质入水所涉及的基础关键力学问题,重点论述了高速跨介质多相流动与空泡演化、冲击载荷与降载方法、运动稳定性与流固耦合响应、流固耦合数值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旨在为高速跨介质入水的相关研究与设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比较研究多种气膜冷却模型的冷却效果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计算并比较了高性能航空燃气发动机尾喷管扩张调节片采用以下几种气膜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 :缝槽气膜冷却、离散小孔气膜冷却、缝槽 /小孔复合气膜冷却 ,发展了用单排孔和缝槽气膜的有效温比计算多排孔和缝槽 /小孔复合气膜有效温比的公式 ,计算了考虑喷管内高温燃气辐射和气膜冷却作用下喷管壁面的温度分布 ,为高性能航空燃气发动机高温部件冷却结构的选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宋洪昌 《推进技术》1987,8(4):55-62
本文在文献[6]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丁羟胶、过氯酸铵、铝粉体系的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燃速预估问题.在一定实验和假设条件下提出了可适用于计算这类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和压力指数的半经验方法.当推进剂中的过氯酸铵、铝粉的含量及颗粒度在一定限度内任意变化时,预示的燃速及压力指数与实测结果基本符合.有关计算过程已编有微机计算程序,可供推进剂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的制造一直是难点所在。提出了微小孔电火花-电解同步复合加工方法,通过电火花加工和电化学溶解同步进行,实现小孔的高效无重铸层制造。针对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了复合加工过程中的试验现象,研究了加工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和加工产物成分,计算了电化学溶解作用占复合加工材料去除量的比例,分析了工作液电导率对电极损耗的影响,比较了复合加工与纯电火花加工后的微小孔加工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可以在微小孔制造完成的同时,有效去除孔壁上的重铸层。提出的方法可以为实现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的高效无重铸层制造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并可用于其他微小群孔类零部件的加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采用高粘度镍电解液刷镀Ni—MoS_2减磨复合层工艺,分析了微粒悬浮量、刷镀电压及惰性阳离子因素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EPMA)观察了MoS_2在镀层中的面分布、镀层表面组织形貌及断面结构。  相似文献   

20.
基于Fluent多相流模型,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圆环滑油箱结构集成设计进行了分析。分析过程中,考虑了不同飞行姿态和过载条件对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油面角、内部流场、高度-油量公式和气液分离效率曲线,并对滑油箱结构提出了优化方案。研究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滑油箱结构集成研究简单有效,对比优化前后数值模拟结果,可定量分析结构对工作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方法可为其它类型滑油箱设计和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