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结合发动机凸轮升程公差要求的特点,对凸轮升程误差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最小条件”原则,对升程误差初始检测数据的鉴别、判定和校正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介绍的检测方法既保证了凸轮升程误差最小包容区域的形状和公差带形状一致,又使升程最大误差最小,从而避免了凸轮检测评定中的误判。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凸轮基圆的圆心与凸轮装机后的回转中心不重合,即凸轮基圆的偏心对凸轮升程测量(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主要用来检测各类机床预置功能部件——凸轮盘的功能曲线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可实现对凸轮盘的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以被测件作为检测传动链的一个环节,可减少其传动误差,实现测量的连续性。由于采用长、圆光栅作为测量标准元件和定位元件,用计算机控制,用逻辑电路处理,从而可完成误差计数、自动显示、记录、绘图和打印等程序,具有较高的精度、检测效率和较多的测量功能。  相似文献   

5.
TXZ—1凸轮自动测量仪可用于自动测量大斜率、大升程的高精度凸轮,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和测量效率高等特点,在生产使用中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三点法EST测量直线度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三点法误差分离技术测量回转体素线直线度误差的原理,分析了参数选择、测头间距误差、传感器标定误差、工件安装误差对测量误差的影响,探讨了对信号谐波和测量噪声的抑制措施,以提高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以发动机凸轮为例,论述确定凸轮检测起始位置的原理和用袖珍计算器求解凸轮检测起始转角的方法。同时,也对凸轮检测起始位置的校正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该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星体标校方法、标准硬件接口及通用软件开发平台的便携式智能型检测系统 ,解决对野外分散站点上的光测设备进行检测、标校、监控和测控网通信联试等技术问题。着重阐述对外场经纬仪进行准确度检测和单项误差调整的自动化星体标校的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误差分离技术,提出使用单测头单方位方法检测工件形状误差,并推导了适用于一般车间条件下在线或临床检测圆柱形工件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的公式,这些公式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供一种检测射频脉冲序列载频的方法和系统。文中对系统的组成和原理进行了阐述,对系统各单元所引入的测频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给出估算整个系统测频误差的解析式,其中,对有些惯用的公式,进行了一定的修正。  相似文献   

11.
经纬仪水平测角误差的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经纬仪水平测角时的误差组成,为了更精细地分离各误差成份提出了 谱分析法,并对引起测角误差的主要分量进行了误差修正。实际测量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方 法与传统的一次水平测角极限误差相比,可以获取更详细的误差,并可大大减小经纬仪使用时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2.
直线度误差测定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在直线度误差测量中应注意遵循的几个原则:测量值直接作用原则、测量线与工作线一致原则和两测头联线垂直被测风面原则;建议以最小包容区域计算机精确算法作为今后评定直线度误差的主要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最小包容区域计算机精确算法—“构造封闭凸多边形法”;在采样点测量值直接作用和非直接作用两种情况下,根据其采样点偏差值的分布,给出了相应的直线度误差的测量下确定度评定公式。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五测头误差分离法在普通机床上实现圆柱度误差在位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估计,明确了测量精度范围。此不确定度分析有助于机床误差的修正和补偿,对其它形状误差的精密测量和误差分离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五测头误差分离法在普通机床上实现圆柱度误差在位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估计,明确了测量精度范围。此不确定度分析有助于机床误差的修正和补偿,对其它形状误差的精密测量和误差分离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直尺反转组合法的测量原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指出测量的准确性受测头误差、采样点定位误差、直尺尺面斜率、直尺再定位误差、直尺各点直线度误差的变化率等五个方面共同作用。其中,采样点定位误差和直尺安装斜率影响直线度测量准确度这一结论,将适用于其他的直尺直线度测量方法,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任意方位面对面倾斜度误差的测量与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坐标测量机对空间任意方被测零件进行测量,并建立了面对面倾斜度误差最小条件评定的数学模型,运用有效集法快速,简便地求得最优解。把面对面平行度误差和面对面生趣误差作为面对面倾斜度误差的特殊情况考虑,只需令数学模型 被测平面与基准平面的理论正确夹角等0°或者90°。便可用来评定面对面平行度误差和垂直度误差,为坐标测量机上实现最小条件法评定面对面位置误差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相位重合点”检测方法的相检宽带测频等新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晶体振荡器的调试、高准确度测频和频标比对中,一般情况下,以这些技术设计的仪器会获得比同类型普通仪器高一千多倍的测量准确度,而在使用得当时还会获得更高的准确度并且会有更广泛的用途,在对这类仪器的原理作更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对它们的各种扩展使用方法,对于有关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可重构柔性工装配合五轴铣床实现蒙皮数控切边这一新技术,进行了工艺设计方法研究.首先介绍了数控可重构柔性工装的定位原理、结构原理以及基准传递协调原理.针对新技术应用中合理布局、精确定位和稳定夹持等3个问题,进行了工艺分析研究.突破了曲面零件装夹姿态定位算法、支撑立柱升程计算、自动化布局设计和装夹过程仿真等关键技术,开发了面向新装备新技术的工艺设计仿真系统.应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实现了蒙皮切边过程的有限元仿真,给出了仿真实例.选择某型号飞机镜面蒙皮零件,应用所提出的工艺设计方法进行了工艺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加工精度满足制造要求.  相似文献   

19.
依据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并验证了跟踪测角系统的稳定性。据此仿真分析了感应同步器前处理电路中信号幅值、相位以及参考信号相位等的误差对系统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对理论误差模型进行验证,最终获得了前处理电路误差对系统测角精度影响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对可用于非接触测量叶轮、曲面面形、软质材料工件形位误差的光学点位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及纵向瞄准、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指出适当选择好参数,纵向定位瞄准误差从理论上可达±(1~3)μm。实验表明,被测工件表面漫反射特性对纵向定位瞄准有一定影响,其纵向定位瞄准分散值一般可控制在±(3~5)μm左右。该装置是一种非常实用、使用方便的纵向定位瞄准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