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直线滚动摩擦轮型光栅数字显示器,采用圆光栅作为传感元件,通过摩擦轮沿机床直线导轨滚动,将拖板(或刀架)的直线位移转换成角位移。当拖板(或刀架)移动时,摩擦轮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机改造后的1K62车床为经济型开环微机控制车床,除能自动加工钛合金球形气瓶外,还可完成其它圆柱体、圆锥体、球面、圆弧曲面、台阶、端面、切槽以及螺距不大于10毫米的螺纹的自动加工。该机床采用TP801甲板机控制,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使用键盘输入操作指令,完成主轴转速及刀具的自动选择,实现自动加工。主要参数:主轴转速16种,12.5~1250转/分;大功率步进机驱动,刀具可在T_1~T_2中手动或程序自动选择,脉冲当量Z向为0.01毫米/脉冲,X向为0.005毫米/脉冲;重复定位精度Z向小于0.008毫米,X向小于0.005毫米,最大加工直径,在床身上为φ580毫米,在拖板上为φ380毫米,最大加工长度为470毫米。  相似文献   

3.
四、设备、工装和测控 (一)超精密加工的设备与工艺装备 对超精密加工机床的一般要求: 1.高的回转精度和移动精度 主轴部件主要采用空气静压轴承或液体静压轴承(二者均可产生均化效应。但由于空气粘度小,摩擦小,前者精度比后者高,但承载能力小些),可用“三相交流感应式涡流电机”驱动主轴,以获得纯扭矩传动,移动则采用气浮导轨或液体静压导轨。可由“直线式感应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滑板。  相似文献   

4.
每台非标设备都是由若干部件、零件组成,而每个部件、零件又由若干个工种加工出来,因此要有很多不同工种参加制造。为了使零件或部件的加工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就要考虑生产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势必要有一个加工程序,这个程序一般叫施工或称工艺。  相似文献   

5.
前 言 宇航产品中很多零件形伏由非圆曲线构成。但由于数控机床只能加工由直线或圆弧组成的表面,故非圆曲线型面必须由直线或圆弧拟合后,加工才能进行。过去,由于没有适当的圆弧拟合方法,只能用直线拟合。这样,不但程序长、计算繁琐,而且零件精度低、光洁度差,给加工带来很多不便。由于用圆弧拟合非圆曲线可得到有连续斜率的光滑曲线,并且段数可大大减少,因而直线拟合已很少采用,而圆弧拟合已成为加工非圆曲线的重要数学处理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不同方法并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圆弧拟合问题,但由于这类程序大都是在较大型的…  相似文献   

6.
挠性平台上的随动环壁薄、刚性差、易变形,是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的关键件。在MH-1000C数控机床上,采用成对加工方法,利用精密分度校正系统进行NC程序精密加工,保证了设计精度的要求。通过分析影响零件同轴度误差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消除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运行在低轨道上的三轴对地稳定小卫星在安全保持模式下的姿态确定要求测量部件的可靠性高,功耗低。本文选用三轴磁强计作为测量部件,给出在安全保持模式下的增广型Kalman滤波器(EKF)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安全保持模式下,对卫星姿态能够进行很好的估计或校正。  相似文献   

8.
空间 CCD 相机对均匀景物响应的不一致在图像中表现为条带现象,相对辐射校正可以减弱或消除条带效应。相对辐射校正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但效果不同。文章选取了某空间 CCD 相机的实验室辐射定标数据,采用基准的归一化系数法和最小二乘法,分别计算该相机的3组相对辐射校正系数,并对实验室原始辐射定标数据进行相对辐射校正,验证3种算法的校正效果。通过相对辐射校正后的图像和3种算法的辐射校正残余误差分析,认为以所有辐亮度DN(digital number)均值为基准的归一化系数法的校正效果在多数辐亮度级下好于最小二乘法。最后分析了相机像元响应线性度和算法辐射校正残余误差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98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露面的现代小卫星不仅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而且记者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获悉,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仅用两年时间研制的代表了90年代水平的实践五号现代小卫星将在今年上半年搭载发射。国际航天界一般将发射重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多基线相位干涉仪进行测向定位的雷达侦察系统,分析在近场条件下进行相位一致性校正时引入的波程差,提出了近场条件下的相位校正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消除或减小环境因素对雷达侦察系统相位校正和测向误差的影响,从而提高测向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航天器典型薄壁件的加工变形问题,结合金属切削理论,从增刚度工艺设计、小应力装卡、小切削力加工等方面,对薄壁零件的精密加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精密加工实践证明,可以利用工艺手段增加制造过程中的零件刚度,减小加工变形,实现薄壁零件的精密加工。  相似文献   

12.
在’98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露面的现代小卫星不仅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而且记者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获悉,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仅用两年时间研制的代表了90年代水平的实践五号现代小卫星将在今年上半年搭载发射。国际航天界一般将发射重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卫星称为小卫星,100公斤以下的称为微小卫星。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微机械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13.
扫描线校正器(Scan Line Corrector, SLC)是摆扫式成像相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SLC以一定规律转动,使相邻的正、反扫描条带间实现不漏扫和小重叠。为了测试SLC的校正量是否准确,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外景成像试验实测,但这种方法成本高、周期长,对环境要求也较高。针对此问题,文章研究了在实验室下基于靶标的SLC校正量测试方法。该方法以正、反扫校正量差为中间量,通过建立合适的匹配函数计算出 SLC 校正量曲线的线性起始点,得到 SLC在不同扫描视场的校正量,并通过外景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挠性平台上的随动环壁薄,刚性差,易变形,是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的关键件。在MH-1000C数控机床上,采用成对加工方法,利用精密分度校正系统进行NC程序精加工,保证了设计精度的要求。通过分析影响零件同轴度误差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消除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普通YM3608滚齿机加工精密小模数齿轮的方法。通过实例证实了加工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叙述了精密小模数齿轮的加工工艺选择、夹具的结构及工艺原理要点,从而有效地扩大了机床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全自主式惯性平台的校正和对准技术包括决定陀螺和加速度表误差系数的大小(校正)和惯性平台相对于计算坐标系(它的位置是精确地知道的)的水平和方位失准。本文着重讨论全自主式校正和对准技术,它不应用任何外部基准和仪器(如自动准直仪、水平检测仪或平台棱镜)。  相似文献   

17.
弹道导弹遥测系统数据丢帧一般采用直接插值法进行校正,这对导弹运动速度和位置而言精度不高。文中在分析弹道导弹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视速度增量校正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高于直接插值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对速度和位置数据进行了增密,得到了步长小、精度高的增密数据。  相似文献   

18.
微小卫星三轴磁强计测量误差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卫星在轨进行磁阻尼和磁定姿时,要利用三轴磁强计测量磁场强度,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大大降低了测量精度,因而要对测量误差进行校正。文章提出一种校正方法,通过分析三轴磁强计的测量误差建立误差校正模型,利用磁环境模拟器的磁场强度、温度及三轴磁强计的输出电压,对三轴磁强计进行温度建模,利用伪逆法求得三轴磁强计的标定系数,再利用标定系数和零位电压对温度进行线性拟合,可实现三轴磁强计测量的温度补偿。在温度可变的磁环境模拟器中采用校正方法对三轴磁强计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校正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前言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机械制造以钢铁为材料,以切削为加工手段。然而用切削加工制造产品,把大量金属变成铁屑,既浪废材料又消耗能源,因此,现代机械制造业中,采用少切削或无切削方法是重要的途径,塑性加工将成为主要的方法。根据国际生产工程研究会(CIRP)的预测到2000年,机械零件的75%粗加工和50%的精加工将由塑性加工来完成。所以模具对现代工业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甚低轨道的长期稳定运行,分析了甚低轨道的摄动特性,设计了一种带有轨控增益校正的自主轨道维持方法。该方法可通过前一次轨控的结果对轨控增益进行校正,提高轨控算法对卫星质量、推力大小等不确定因素的鲁棒性,逐渐提高轨道控制的精度。对轨道控制的频率、每次轨控的时间长度及对偏心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自主轨道维持方法能实现甚低轨道高度维持控制,在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与传统算法相比可大幅提高轨道控制的精度,确保平均偏心率矢量收敛,满足甚低轨道卫星的长寿命要求。所设计的算法结构简单,运算量小,可由目前的星载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