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无人机飞行性能试验验证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研究,对传统有人机飞行性能验证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固定翼无人机飞行性能试验验证标准的具体要求,并针对我国无人机飞行性能适航审查要求出相关建议,将促进我国无人机系统标准体系及适航性技术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适航性条例、飞行品质规范和设计准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世界各国民用飞机适航性条例概况。分析对比了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适航性条例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探讨了民机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民机适航条例、军机飞行品质规范和某些特定的设计准则的原则以僦新一代民机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飞行品质问题。指出:我国新一代民机的设计,应满足CCAR的各项要求,参考军用飞机飞行品质规范,并借鉴世界各航空公司制订的设计准则,以逐步形成我国自己的民机飞机品质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五个方面(纵向静稳定性、飞行轨迹稳定性、动稳定性要求、操纵杆力要求和侧风要求)评述了国外大型民用飞机五种适航性条例(FAR,ICAO,JAR,BCAR 和HЛГC),并对它们的飞行品质部分的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针对无人机的飞行品质评估标准缺失,都是参照有人机飞行品质准则对无人机进行评价,而且评价的标准也不统一。通过对某小型无人机增稳前后的性能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有人机飞行品质标准中的CAP准则和带宽准则对小型无人机的适用性,进而提出了小型无人机纵向飞行品质评定方法,对无人机飞行品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北约NATO STANAG 4671《无人机系统适航性要求》的适用范围、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探讨了其对我国无人机系统适航性发展的启示,从跟踪研究国外适航要求,利用载人航空器适航标准,无人机系统特点,建立无人机适航体系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民用飞机的适航性通常是指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应具备的各种品质都符合飞行安全标准的要求。它通常包括飞机的初始适航性和持续适航性两个方面。初始适航性是指航空器和每个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与适航当局规定的适航标准和规范的符合性;而持续适航性是指航空器在取得适航批准投入使用之后,其运行的固有安全性与适航当局批准的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的符合性。因此,航空器的适  相似文献   

7.
基于无人机的任务特性,建议按照任务快速性与精确性的要求将无人机飞行阶段重新划分为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借鉴有人机飞行品质主观评定方法,修改给出了适用于无人机飞行品质主观评定的Cooper-Harper评价尺度;然后以纵向飞行品质客观评定准则为例,分析了有人机飞行品质评定准则对于无人机飞行品质评定的适用性,认为部分有人机飞行品质准则可借鉴应用于无人机飞行品质评定,但其准则边界必须针对无人机的飞行特性进行修改.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无人机飞行品质评定准则研究框架,对无人机飞行品质评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戴宁  杨晖 《飞行力学》2005,23(4):13-15,19
未来无人机的飞行品质规范应是面向任务的飞行品质规范,其出发点是要保证无人机的飞行品质能够顺利完成规定的任务.规范中除了有关无人机的动态特性,特别是有关稳定性和机动性要求之外,还应该对无人机的信息管理、环境感知等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规范不但针对特定的任务科目提供了相应的飞行品质客观评定指标,而且针对特定的任务作业要素提供了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美国军民用无人机型号适航性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其适航性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无人机适航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梳理了国外无人机系统事故报告和调查机制,对美国军用无人机系统灾难性事故案例和民用无人机系统事故/事故征候案例进行统计分析,从适航角度分析典型事故产生的原因,并对标国外无人机系统适航性要求,为建立或完善国内无人机系统事故报告和调查机制,形成国内无人机系统适航性要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雅妮  李岩  金镭 《国际航空》2011,(8):100-101
现代民机多采用电传飞控系统,它使飞机的飞行品质发生了改变,但当前的适航规章并不完全适用于采用电传飞控系统的现代民机,因此,有必要对采用电传飞控系统的民机飞行品质的适航性设计与验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NATO STANAG 4703《轻型无人机系统适航性要求》的适用范围、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结合我国轻型无人机适航标准发展现状,从轻小型无人机系统特点,借鉴现有适航体系和如何突破无人机适航标准瓶颈3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轻型无人机适航发展的建议,对我国无人机适航标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CATIII运行的适航性,首先介绍了适航性的基本概念,同时指出运输类飞机有关设备、系统及安装的适航标准,然后根据进场、着陆和滑跑三个飞行阶段,从性能、完好性、有效性三个方面提出系统适航性的具体要求,此外还包括某些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适航要求,最后简述有关使用和维修方面的持续适航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CATIII运行的适航性,首先介绍了适航性的基本概念,同时指出运输类飞机有关设备、系统及安装的适航标准,然后根据进场、着陆和滑跑三个飞行阶段,从性能、完好性、有效性三个方面提出系统适航性的具体要求,此外还包括某些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适航要求,最后简述有关使用和维修方面的持续适航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美国《军用规范——有人驾驶飞机的飞行品质》[MIL-F-8785B]和苏联《飞机民用适航性标准》等规范要求,对运八飞机非对称动力情况下的飞行性能和飞行品质,在理论计算和飞行试验方面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分析比较表明,理论与实际的一致性。同时提出了各种因素对非对称动力情况下的飞行性能和飞行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非对称动力情况下的试飞方法.  相似文献   

16.
飞机飞行品质规范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有人驾驶飞机飞行品质规范的发展历程;然后对无人机飞行品质规范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外无人机飞行品质规范的研究前沿;针对飞行品质规范的强制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对我国飞行品质规范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结冰适航性条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动机进气系统结冰通常给发动机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起飞行事故,因此CCAR 33.68"进气系统的结冰"对每型发动机在结冰条件下的运行提出了适航性要求。对航空发动机防冰系统的适航性要求进行了解读,归纳了防冰方式对防冰系统的数值计算/关键点分析、试验验证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典型符合性验证案例。本研究了可为国内开展航空发动机防冰适航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飞翼布局无人机着舰飞行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飞翼布局无人机具有独特的气动特性,研究飞翼布局无人机着舰飞行动力学特性对设计无人机着舰控制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飞翼布局无人机着舰下滑飞行过程,建立六自由度飞行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对着舰飞行轨迹稳定性的分析,根据飞行品质对飞行轨迹稳定性的约束,计算达到一级飞行品质要求的着舰飞行速度。通过配平计算和小扰动线性化处理,得到无人机着舰下滑运动线性模型,并分析无人机纵向和横航向的固有模态特性。结果表明,飞翼无人机着舰下滑过程中,纵向的长、短周期模态及横航向的滚转和螺旋模态收敛但收敛慢,荷兰滚模态发散。  相似文献   

19.
大气扰动是影响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在适航条例中多有涉及,对民用飞机进行大气扰动适航符合性评估是民机适航取证的重要一环。基于我国《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筛选归纳大气扰动适航条例,深入分析、细化其中与飞机操稳特性相关的大气扰动适航条款要求,依据美国军用飞行品质规范MIL-STD-1797A提炼并量化条款指标,使用操纵品质等级评定方法(HQRM),以严重程度与发生概率相关联的形式考虑大气扰动影响,通过算例验证量化指标与HQRM方法在进行相关适航条款符合性评估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提出一种将大气扰动定义为使飞行品质降级的因素,结合量化指标对飞机相应飞行品质要求做出规定的评估形式,为飞机研制阶段的大气扰动适航符合性分析验证和相关条款的适航审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无人机系统适航性要求,介绍了国内外无人机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无人机适航审定政策,提出了无人机系统适航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