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唐波 《航空学报》2016,37(2):688-694
发射波形设计是宽带认知雷达系统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宽带认知雷达系统对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性能,建立了目标检测模型,分析了系统的检测性能,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基于最大输出信干噪比(SINR)的低峰均比(PAR)波形设计算法。通过将原波形优化问题等效为接收权值与低峰均比波形的联合优化问题,同时利用循环优化的思想,提出了一种低峰均比波形快速设计算法。相比于现有的梯度法以及凸优化算法,该算法所设计的恒模波形信干噪比与二者相当,但算法实现难度明显变小,计算复杂度明显降低。仿真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鲁合德  张强 《航空学报》2020,41(10):324036-324036
为了研究高铁弓网离线电弧对飞机进近着陆的电磁干扰(EMI)影响,选取高速铁路弓网离线现象发生频繁的电分相处,对高速铁路列车发生弓网离线电弧时的电磁辐射强度进行了实际测试。根据电波传播理论和GB 6364-2013的相关要求,数值计算得到了高铁下穿角、电分相位置以及飞机着陆高度对机载接收信号的影响规律:机载接收信号信干比(SIR)随着高铁下穿角增大逐渐增大;电分相距离机场跑道口越近机载接收信号的信干比越小;随着飞机进近着陆高度的减小,机载接收信号信干比先减小后增大。以高速铁路45°角下穿机场跑道中心时,以飞机受干扰最强的位置分析了弓网离线电弧电磁干扰对仪表着陆系统(ILS)信标台的影响:飞机接收到的航向信标台信号信干比为12.92 dB,小于GB 6364-2013规定最小20 dB的防护率要求;下滑信标台信号信干比为29.08 dB,符合国标要求;指点信标台信号信干比为16.64 dB,小于国标规定的最低23 dB的防护率要求。本文研究为民航与高速铁路的电磁兼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可以为机场选址和高速铁路选线规划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根据软件接收机与转发式欺骗系统的基本理论,基于软件设计了GNSS转发式欺骗系统,生成了单通道的真实、欺骗和混合信号,设置了不同的干信比和延时距离,并合成了多通道信号.通过仿真,分别在捕获阶段、跟踪阶段与定位结果阶段验证了该基于软件的GNSS转发式欺骗系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如何模拟海战场电子干扰环境下雷达作用距离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雷达检测因子与虚警概率、检测概率的关系;然后,在考虑电子干扰功率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信干比模型,利用综合信干比与检测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雷达作用距离;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干扰环境下直扩系统中DMF捕获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数字匹配滤波器(DMF)的捕获电路具有较快的捕获速度,因此它在直扩系统(DSSS)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在干扰环境下进一步提高其捕获性能,本文对影响捕获性能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进行了分析;并对直扩系统中基于DMF的平均捕获时间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从而找到了在平均捕获时间较小时应该满足的信干比、干噪比和判决门限,为改善直扩系统的捕获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SAR成像及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在工作机理上不同于传统雷达,对其实施干扰及效果评估具有其特殊性。本文简单分析了SAR成像的原理和特点,讨论了几种适用的干扰技术,并基于图像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其干扰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Kalman滤波的GPS/INS接收机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纯  张林让  罗丰 《航空学报》2013,34(6):1414-1423
 考虑到惯导信息辅助GPS(GPS/INS)接收机对干扰抑制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Kalman滤波的GPS/INS接收机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自适应广义旁瓣相消(GSC)多采用低复杂度最小均方(LMS)算法更新权矢量,收敛速率较低,严重时会导致接收机定位中断。首先利用Householder变换构建GSC下支路的阻塞矩阵,用于阻塞任意二维阵型阵列接收的期望信号;再用Kalman滤波自适应更新下支路权矢量,从而有效提高阵列输出信干噪比(SINR)。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说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抑制干扰对接收机的影响,且具有实时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韦北余  朱岱寅  吴迪 《航空学报》2015,36(5):1585-1595
对超高频(UHF)波段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SAR)动目标检测技术进行研究,解决了长相干积累时间导致动目标在方位向散焦严重的问题。采用分块自聚焦技术对多通道SAR地面移动目标指示(GMTI)系统自适应杂波抑制后的SAR图像进行处理,改善杂波抑制后的SAR图像中动目标的聚焦情况,增强动目标与周围剩余杂波的对比度,进而提高恒虚警率(CFAR)检测的性能。与传统杂波抑制后直接进行CFAR检测方法相比较,该方法降低了检测虚警概率。实测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动目标的信杂比明显提高,动目标方位向聚焦成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喜乐  杨永  张强  夏贞锋 《航空学报》2013,34(4):750-761
 在绕三角翼的跨声速流动中,随着迎角的增加,三角翼上的涡破裂位置会出现突然前移的现象。针对这一与亚声速下不同的流动现象,采用带曲率修正的Spalart-Allmaras(SAR)湍流模型,求解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对不同迎角下绕65°后掠尖前缘三角翼的跨声速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SAR湍流模型的脱体涡模拟(DES)方法,对由激波干扰导致的前缘涡破裂位置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SAR湍流模型能准确地模拟出三角翼上的激波系统和旋涡结构,并能准确模拟出由于激波干扰导致的涡破裂位置突然前移的现象。此外,对涡破裂后流场的非定常数值研究发现,支架前端正激波的干扰作用使得涡破裂位置向下游移动比较突然,而向上游移动则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特征空间的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常规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算法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算法。该算法把常规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算法的权矢量向由干扰特征矢量组成的干扰子空间投影,避免了由小特征值对应特征矢量组成的噪声子空间对权矢量的影响,与常规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干扰对消性能,其输出干扰对消比和波束方向图都能在很少的快拍下收敛。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运动补偿用惯性器件误差对SAR成像分辨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蔚  房建成  韩晓英 《航空学报》2007,28(5):1162-1167
 为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的性价比,必须根据SAR成像分辨率的要求和整体系统参数,设计相应精度的运动补偿用捷联惯导系统。在确定SAR运动补偿系统方案和安装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方向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误差对天线相位中心位置测量误差的影响,并利用位置测量误差与SAR成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方向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对SAR成像分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SAR的工作原理和安装方式,x方向加速度计和y方向陀螺仪对SAR成像分辨率的影响明显比其他惯性器件严重;相同误差水平的惯性器件对SAR成像分辨率的影响随着合成孔径时间和工作波长的不同而不同,时间越长,波长越短,影响则越严重。SAR成像仿真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于研制高性价比SAR成像运动补偿系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概率空间中随机变量序列的一类收敛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测度论应用到概率论的一个例子,论述了概率空间中随机变量序列几乎处处收敛和依概率收敛并给出了几个等价命题;研究了随机变量序列的收敛性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证明;探讨了Cauchy基本序列的性质,并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夏新涛  陈向峰  常振 《航空动力学报》2018,33(11):2737-2747
在小样本且概率分布未知条件下,提出模糊等价关系和自助最大熵模型,并通过变异概率分析滚动轴承振动性能变异过程。对滚动轴承振动加速度原始数据分组得到样本,选定本征样本,计算各样本间的模糊等价系数;运用自助最大熵模型建立各样本的概率密度函数,通过交集法得到各样本相对于本征样本的变异概率,建立模糊等价系数和变异概率的关系曲线以实现对变异过程的监控;通过仿真和实验案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磨损直径的逐渐增大,变异概率曲线呈“躺椅状”非线性上升趋势,对应滚动轴承磨损的3个阶段,即初级磨合阶段、正常性能退化阶段和性能恶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蜂窝夹芯结构面内等效弹性参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Bernoulli Euler梁法计算蜂窝夹芯等效弹性参数的不足,利用3D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对不同材料、不同尺寸的正六边形蜂窝夹芯弹性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芳纶纸面内等效刚度和Poisson比随蜂窝夹芯几何参数变化关系,提出了等效弹性参数的计算公式和一种循环优化设计蜂窝夹芯板厚度的新思想,得到了一些Bernoulli Euler梁法无法得到的重要结论:正六边形蜂窝夹芯结构y方向的弹性模量大于x方向的1.5倍;等效Poisson比仅与蜂窝夹芯几何参数有关,而与材料常数无关等。最后通过与文献[11]铝质蜂窝夹芯的压缩实验结果比较,证实了本文所使用方法的有效性和部分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热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贫燃预混旋流模型燃烧室为研究对象,以当量比为变化参数,从不稳定振荡频率、脉动压力幅值和分布、热释放响应特性等方面分析,研究了燃烧不稳定性从开始到极限环的非线性演化过程.利用低阶热声网络模型加以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脉动压力方均根、热释放响应会随着当量比的增大而呈现典型的非线性激发过程,火焰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变化.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量比低于0.7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频率误差小于1%,而在当量比大于0.7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频率误差为13%.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接触平面法向振动的静摩擦系数测定实验台,分别进行了平面摩擦副干摩擦时振动条件下的不同材料(45#钢、QT80-2、HT35-61)、不同加工方法(铣削、磨削)、不同表面粗糙度、不同激振振幅、不同激振频率、不同激振波形等情况的静摩擦系数测量,最后给出了各种影响因素对静摩擦系数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7.
航迹规划中反舰巡航导弹的雷达突防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诚  曾亮 《飞行力学》2004,22(2):82-84,93
在导弹航迹规划中,需要计算导弹突防过程中被雷达发现的概率。为此,在雷达方程中引入雷达系统特征常数以简化雷达方程,从探测概率与信噪比的关系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导并考虑杂波的影响得出探测概率与目标距离的关系,提出在航迹规划中用横距探测概率来表征反舰巡航导弹的雷达突防能力。算例计算结果较为真实,表明该方法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程序载荷下疲劳可靠性分析的损伤等效递推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谢里阳  胡俏  林文强 《航空学报》1995,16(2):113-115
以载荷循环数-疲劳寿命干涉模型为基础,分析了程序载荷(包括随机载荷历程)作用下的疲劳可靠性问题的特点及计算方法。通过对疲劳失效过程的分析,针对复杂载荷下疲劳问题的物理本质,提出了一个以损伤等效原则转换不同载荷水平的当量循环数的可靠性递推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One of the most straightforward techniques for detecting changes in an image involves form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test image and a reference image. Unfortunately, such a technique can give rise to a large number of false alarms due to the statistical variability of the underlying pixel values, as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within the radar community over the years. One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this large number of false alarms involves forming the ratio, rather than the difference, of tw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s. We introduce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standard differencing technique to overcom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pixel value variability. The new (modified) differencing approach utilizes assumptions about the statistics of the image background and the object being sought (target)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false alarms due to highly variable background (clutter) regions, and it includes the standard ratio test as a special case. In fact, we find that the modified difference approach can also be viewed as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ratio test with a threshold that varies as a function of the background clutter radar cross section (RCS). We also present an abridged, albeit suboptimal, version of this approach that eliminates assumptions regarding the target's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nd we analyze both of the approaches. We then compare these results with those obtained with a standard ratio test, and illustrate how the modified difference test reduces to the ratio test under certain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ridged version of the modified approach is applied to high resoluti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ry and compared with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classical differencing technique, and following this, the modified difference technique is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ratio test. Results suggest that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the abridged, modified technique can successfully detect changes without the need for any image segmen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