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魔术导弹魔术2空空导弹从今年二月开始交付。该导弹是应法国空军研制“全方位”红外自导引导弹的要求而研制的。虽然这种导弹的名称意味着它与早期的魔术导弹(现在人们称之为魔术1)有密切的关系,但实质上魔术2是一种全新的导弹:新的导引头,新的发动机等等,只有战斗部与魔术1的相同。尽管可以认为魔术2相当于美国最新型的响尾蛇导弹(AIM-9M),但马特拉公司坚持认为,与美国的响尾蛇相比,魔术导弹没有美国导弹的三大缺点,载机的速度和攻角不受限制;任凭目标如何机动都难以甩掉魔术导弹(魔术导弹的机动过载是50g,而美国的响尾蛇只有30g);魔术导弹可以进行自动搜  相似文献   

2.
南非研制远程防空导弹南非的肯特隆公司在巴黎航展上展出了一种远程防空导弹的模型。该弹采用肯特隆公司的南非高速面空导弹弹体,配以冲压喷气发动机和红外成像导引头。为了避免导引头在导弹以2.3马赫的速度飞向目标的过程中受热,导引头装有一个防热罩,该罩在攻击未...  相似文献   

3.
许兴 《中国航天》1992,(2):40-40
美国雷锡恩公司导弹系统分部已完成了为时3年的尾舵式响尾蛇导弹研制计划,并在白沙靶场从一架F-16战斗机上进行了8次试射。 虽然这种新型响尾蛇导弹的可行性验证计划的许多细节仍在保密,但据信弹体是在直径为0.127米的标准型响尾蛇导弹的弹体基础上研制的。它是美国海军和空军将联合研制的AIM-9X响尾蛇计划的候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腹部进气中等超声速战术导弹中导弹前弹体干扰对进气道总体性能的影响,结合设计实例,基于F luent软件,运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进气道与导弹前弹身组合体内外流场的一体化数值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单独进气道,因导弹头部弓形激波造成的总压损失及前弹体附面层干扰两方面作用,腹部进气道的实际捕获流量和总压水平总体下降,平均下降幅度在设计点单一随攻角变化时分别达3.5%和3%,在低速飞行段单一随飞行速度变化时分别达3%和4%。此外,也证实导弹前弹体的屏蔽和预压缩作用可适度改善腹部进气道攻角特性,采用附面层隔道可弱化前弹体附面层干扰。  相似文献   

5.
五、海神 C3海神导弹是美国海军现役潜地导弹主要型号。弹长10.4米,直径1.88米,射程仍为4600公里,发射重量29.5吨,弹头部分重907公斤。C3导弹射程虽然仍停留在 A3导弹的水平,但它的其他各项总体性能已有显  相似文献   

6.
Darter空空导弹是由正在南非空军服役的V3C改进的,它由导弹、发射装置、头盔瞄准具、火控处理机、基准装置和前置放大器组成。 发射装置重35公斤,可安装在飞机的翼尖或挂架上,发射装置采用高压净化空气或氮气使  相似文献   

7.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自动驾驶仪解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鑫  杨军 《宇航学报》2008,29(5):1501-1504
针对采用脉冲发动机姿控方式的复合控制导弹由于弹体旋转引起的耦合效应,提出了 一种对惯性积耦合和运动学耦合的完全补偿的解耦设计方法。首先在完成气动力/直接力复 合控制弹体动力学建模的基础上,对复合控制导弹的耦合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完全补 偿策略设计了复合控制导弹的解耦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弹体密封措施是导弹武器性能,安全使用和寿命的重要保证。在某型号弹弹体中,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性能要求以及导弹工作的环境条件,对密封形式及密封材料进行选择;通过试验摸索出的弹体密封工艺,在研制,定型中得到运用,并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分析了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和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后,认为铝合金仍然是现代防空导弹弹体结构的主要材料.阐述了铝合金在防空导弹弹体上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精化铝合金毛坯新工艺和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铝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10.
由玛特拉公司设计和生产的“西北风”超近程地对空导弹系统包括导弹和既能贮藏/装运导弹、又能作发射导弹用的可抛弃的发射管.整个武器系统重约20公斤,长为1.85米.导弹弹体直径为90毫米.弹长为1.81米,重为17公斤.“西北风”导弹主要包括装有碰撞和近炸引信的爆破装药战斗部、被动红外导引头、固体推进火箭发动机、自动驾驶仪和制导电路、驱动控制舵面的伺服电机以及热电池电源.战斗部重量为3公斤,其外壳具有极强的穿透性能,混在装药内的钨珠能增加战斗部的摧毁能力.大量的装药和强大的爆炸力是该武器之所以如此有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为了确保制导设备的设计和导向目标的导弹弹体与导弹控制相协调;为了保证主要系统部件的各参数最优化以使获得尽可能好的性能,导弹系统性能仿真在导弹系统的设计和评价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防空导弹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多用途、研制与改进相结合和采用模块式设计.为适应这一研制方向,导弹的弹体结构也要作相应改进.导弹舱段受力外壳与内部设备外壳合二为一和缩小翼展是使导弹外形小型化的重要措施.弹体结构改进还包括研究垂直发射技术和开展隐身技术研究.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也是改进防空导弹弹体结构的重要内容.应该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和优质铝合金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据《航讯》一九八○年九月十八日报导:美国陆军正在执行一项分两个阶段进行的计划,以改进对付敌人先进装甲的“陶”式反坦克导弹的性能。这项改进计划第一阶段是改进直径为5英寸(12.7厘米)的战斗部以提高导弹的穿  相似文献   

14.
旋转是制导导弹为消除推力偏心、增强弹体飞行稳定性、提高打击精度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导弹旋转飞行过程中,会产生马格努斯效应和陀螺效应,使旋转导弹具有特殊的动力学特性,这种特性表现为弹体除了绕自身的对称轴旋转外,还会产生进动与章动,弹体的复杂运动使杂波特性发生变化。本文提出一种对弹体的自旋、进动和章动进行精确建模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理想的正侧视模型相比,该方法能更加准确刻画导弹的运动特性,对弹载平台下的杂波进行更精确化的建模。  相似文献   

15.
美国从五十年代开始就研制战略固体导弹。已研制的地地导弹有民兵Ⅰ、Ⅱ、Ⅲ和MN 导弹。MX 导弹目前正进行飞行试验,首批10枚导弹将在1986年放在现有的民兵地下井服役。侏儒洲际导弹目前正处于方案选择阶段,估计1987年进入工程研制,1992年初步服役。潜地导弹有北极星 A1、A2、A3,海神 C3和三叉戟ⅠC4。三叉戟Ⅱ1984年已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估计1989年初步服役。这些导弹的战术性能见表1,从表1中的战术性能可以看出民兵系列导弹直径不变,长度变化也不大。但是投掷重量却增加一倍,射程增加约2000公里;潜地导弹从北极星A1到 A3,外形尺寸基本不变,射程却增加  相似文献   

16.
防空导弹控制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弹体动力学,讨论了防空导弹运动的可控性及其条件。采用以速率陀螺为敏感元件与伺服系统构成的速率反馈回路,以及为适应静不稳定弹体的气动特性引入的具复合反馈的稳定回路,以使弹体的跟踪过程有较佳的动态响应,并分析了两种回路的特性。讨论了导弹非中立稳定、中立稳定等状态的控制,以及控制系统的响应。研究表明:具复合稳定回路控制系统的弹体运动稳定和指令控制的鲁棒性较优。  相似文献   

17.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5,22(5):18-18
据报道,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第一个装备了白杨-M公路机动导弹的团将在2006年执行战斗值勤任务。机动导弹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和由机动作战指挥所各1个。导弹弹长21.5m,发射质量45t,弹体一级直径1.8m,二级直径1.55m,车载发射箱直径2m,长22m,装载导弹时质量约100t。该导弹可在行军途中发射,发射装置装于千斤顶上,并与地平线保持平行。发射前装有导弹的集装箱升至垂直位置,发射时顶盖打开,用火药蓄压器将箱内导弹弹出,之后一级主发动机启动。另外,导弹也能在驻军或技术维护期间在车库内发射,要求车库顶可作周向转动。  相似文献   

18.
前期型号导弹外型特征是最主要区别之一,是弹体纵向尺寸及弹体质量的增加。弹体与弹头质量比约为6:1,弹体与弹头纵向尺寸比约为6:1。基于上述特点,采用包容原则,弹体车能满足的技术条件(包括:使用环境条件、总体性能、质量参数、外形尺寸、使用性能、结构协调性等),弹头公路运输车更能适用。在弹体包装箱结构做些改进的条件下,就能实现归二为一的设想,实现地面车辆总体配置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空空导弹大都是许多年以前研制的,或肯是它们的改型。AIM7麻雀导弹已从原型发展到7M 型。欧洲的空中闪光和阿斯派德导弹也是在麻雀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R530中程空空导弹已衍生出超530D 等几种型号。AIM9响尾蛇导弹已衍生出9种主要型号,其中有的至今还在服役。这种导弹的最新型号为 AIM9L、9M 和9P。R550魔术导弹的改进工作已经结束,魔术2型导弹已在装备部队。所以,我们考虑在研制两种完全新型的下一代导弹族,即先进的中程和近程空空导弹(AMRAAM 和 ASRAAM)时,必须注意到现存型号不断更新这一背景情况。  相似文献   

20.
基于陀螺力学的旋转导弹锥形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天荣  马建敏 《宇航学报》2010,31(9):2082-2087
针对旋转导弹飞行中弹体的锥形运动,利用陀螺动力学中的双自由度陀螺线性扰动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分别分析了纵向静稳定力矩和侧向力矩对旋转导弹锥形运动的作用机理;利用布尔加可夫相空间方程组,分析线性气动阻尼对旋转导弹的锥形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旋转导弹锥形运动的幅度随弹体气动静稳定性而增加,故气动参数m αz的选择应以导弹质心最靠后时仍能保持弹体纵向中立静稳定为标准, 而且线性气动阻尼对旋转导弹的锥形运动的稳定是不利的,并最后导致旋转导弹锥形运动的发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