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月16日,3名宇航员乘坐一艘俄罗斯"联盟TMA-21"型飞船离开国际空间站并安全返回地球。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准确降落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此次返回地球的3人包括2名俄罗斯宇航员和1名美国宇航员。另有3名宇航员留在空间站内。俄罗斯在年开启国际空间站建设计划,但是最近俄罗斯的太空项目接连遭遇事故。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时间7月28日5时35分(北京时间28日9时35分),俄罗斯太空部队使用"轰鸣"运载火箭在俄境内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成功发射4颗本国卫星,其中包括1颗"宇宙"军用卫星、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国已跟踪到近地球轨道大约2万个太空垃圾,其中多数是报废的航天器或其丢弃的组件或其碰撞产生的残骸。每年地球可牵引部分太空垃圾坠落地球表面,但在1978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天文学家唐.卡斯勒(Don Kessler)预测了"末日假想"——随着碰撞引起太空残骸碎片的增多,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7月21日17时51分,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意味着美国为期30年的航天飞机时代宣告终结。虽然"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完成了太空之旅的绝唱,但美国宇航局将宇航员送进太空的计划并未停止。日前,  相似文献   

5.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25(3):46-46
格林尼治时间2006年6月16日22时44分,哈萨克斯坦首颗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哈萨克斯坦朝加入太空探索国家的行列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静地卫星KazSat 1由俄罗斯“质子”-K火箭发射,星箭按预定时间分离。原定发射日期为2005年12月,因技术问题推迟到今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哈萨克  相似文献   

6.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25(6):90-90
据俄罗斯有关媒体12月2日报道,从事“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飞行指挥工作的科学家们日前完成了对探测器轨道的调整,这一调整将使“罗塞塔号”于2007年2月飞越火星。欧洲宇航局“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最终考察目标是“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号彗星,其代号为67P。在抵达目标之前  相似文献   

7.
2012年5月29日15时31分,随着"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15号送入太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4月30日—5月29日的30天内,连续实施了5次航天发射,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见表1)。"五箭七星连捷"的记录创下了中国航天的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8.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3):50-50
2005年6月21日,在巴伦支海海域,俄罗斯潜艇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顶端将携带“宇宙1号”太阳帆太空飞船升空。美国行星协会同宇宙工作室联合研发的“宇宙1号”将成为第一个真正以太阳光为动力的“太空帆船”。6月15日,“宇宙1号”被安装在经改装的“波浪”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部,很快将由俄罗斯的DeltaⅢ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的“宇宙1号”经过在轨自检后,  相似文献   

9.
7月25日23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3星",卫星顺利进入太空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成功后,"天链一号"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  相似文献   

10.
《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4):13-13,42,47
随着"阿特兰蒂斯"号2011年7月8日升空,美国航天飞机迎来了最终谢幕的时刻。回顾其30年历程,有人称赞它为人类探索宇宙立下功劳,也有人斥之为劳民伤财。无论怎样评价,一个时代即将落幕。1登场与谢幕1957年苏联第1颗人造卫星发射,拉开了美苏太空竞赛的序幕。按照美国的设想,航天飞机是一种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在"阿波罗"登月的1969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启动航天飞机项目。1972年美国开始建造航天飞机。4年后,首架航天飞机"企业"号问世,它只进行大气层内滑翔试飞。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20多年来苏联从事太空焊接技术研究的情况和取得的进展.文章指出了研究太空焊接的必要性与特殊性,同时介绍了多功能电子束手工焊具对太空大型结构件成功地实施电子束焊接.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世界载人航天活动呈现持续升温趋势。美国以"空间探索新构想"为指导,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俄罗斯计划进行首次载人探月飞行;印度也计划将航天员送入太空;日本有意在2007年先于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美国、俄罗斯重启国际空间站建造计划。总之,在竞争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在调整中谋划创新能力的提升,将成为未来世界载人航天的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1月26日,日本太阳帆任务团队确认,在太阳帆计划实施的6个月时间内,"伊卡洛斯"太阳帆完美地完成了所有性能试验。日本宇航探索局(JAXA)已经将任务延长至2012年3月。"伊卡洛斯"太阳帆于2010年5月21日与"黎明"号(Akatsuki)金星探测器一同发射。  相似文献   

14.
日本航宇探索局(JAXA)4月12日宣布,他们将于8月发射日本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该探测器造价320亿日元,约合2.69亿美元,名为“塞勒涅”,将由日本制造的H-2A型火箭送人太空。日本方面称,日本月球探测计划是继美国“阿波罗计划”之后最大规模的探月计划。  相似文献   

15.
美国空军近太空研究热潮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美国空军近太空研究热潮形成的动因,从总体状况、近太空飞行器研制、军事影响等角度对近太空热潮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美军近太空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对于快自转天体,如地球和火星,由于其非球形引力位中田谐项的振动频率与卫星运动频率相当,会给构造大偏心率环绕型探测器轨道分析解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本文以轨道偏心率e≈0.9的"萤火虫一号"(YH-1)火星环绕探测器为例,探讨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给出近似分析解和计算效率与其相当的数值解计算方案,以满足在计算资源有限的制约下快速轨道外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据俄罗斯航天局2011年6月30日报道]6月30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空局和欧委会三方官员签署了关于开展欧-俄太空合作对话的联合声明。这是三方太空对话指导委员会的第6次会议,三方与会者回顾了2010年6月第5次会议以来取得的进展;听取了7个联合工作组这一年来取得的成就。7个工作组分别为: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援 《国际航空》2006,(10):102-103
出于探测空间环境、开发月球资源和为进一步的行星探测建立前进基地等多种目的,近年来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都开展了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掀起了冷战后太空竞赛新一轮的探月热潮.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上空将出现多颗探测器同时飞行的壮观景象,堪称一场月球奥林比克盛会.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28日,一位日本自民党立法者表示,日本的执政党正在寻求终止陈旧的发展军事太空的禁令,并计划在8月前完成一份立法草案。该法令将放宽规定,允许非侵略性的太空军事用途,法案将于2007年递交国会。该法案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太空发展。根据1969年日本国会决议的严格规  相似文献   

20.
庞之浩 《国际航空》2014,(10):74-77
2014年,国际空间探测活动十分活跃。欧洲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于8月进入了彗星67P的近距轨道;美国和印度的火星探测器分别于9月进入火星轨道;日本则计划在2014年年底用H-2A火箭发射第2个小行星探测器“隼”-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