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水面舰艇导弹被动攻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水面舰艇导弹被动攻击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导弹被动攻击的优缺点和在作战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导弹被动攻击对武器装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还较为缺乏计算方法问题,本文探讨了仿真计算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的仿真方法。首先基于各向同性等假设条件,计算了导引头锁定区;结合快速模拟计算方法,仿真了各种典型状态下导弹的有效攻击距离;综合考虑锁定区和有效攻击距离仿真结果,获取典型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  相似文献   

3.
防区外空地反辐射导弹攻击区及作战效能仿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建立了防区外空地反辐射导弹运动数学模型,结合给定的导引规律形成控制信号,通过空地反辐射导弹的全弹道仿真,对反辐射导弹攻击区及作战效能进行了计算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机载反辐射导弹命中精度高,杀伤概率大,是压制地面雷达设备的一种有效武器。  相似文献   

4.
导弹动态可攻击区实时在线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对空导弹在真实空战环境中射后动态攻击区实时在线计算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的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的实时在线高精度拟合方法。该神经网络可用于对空导弹各种飞行总体状态下的射后动态可攻击区实时在线高精度拟合。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求得的拟合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与实际计算结果误差很小,在实际的导弹攻防对抗、群体导弹拦截一体化等工程应用中,能够实时在线地计算导弹射后动态可攻击区,对现代国防技术有较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未来复杂战场环境下反舰导弹编队协同攻击的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多弹编队飞行控制的技术方案。采用基于分层递阶控制思想的多智能体系统结构,把多枚功能相同或者不同的导弹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弹群,弹群中各导弹之间进行编队飞行、协同搜索、信息融合和协同攻击等方面的作战配合,实现对单个目标或多个目标的精确打击。该方案可以实现多发导弹的编队飞行控制,能够提高导弹编队的体系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远距空空作战,建立了中远距空空导弹的飞行仿真模型,给出了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并给出了攻击结果,即脱靶量和目标杀伤概率的计算方法。在分析末制导阶段导弹雷达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导引头误差对测量目标信息及导弹飞行过程和攻击结果的影响。最后,使用Visual Studio 2010和OpenGL进行了空空导弹的全过程飞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从"观战"到"参战"--"捕食者"无人机加装对地攻击导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滨生 《国际航空》2001,(11):28-31
今年上半年,美空军用“捕食者”无人机成功进行了几次挂载 导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发射飞行试验,目的是想为制定攻击无人机未来作战要求、系统发展和演示计划奠定基础。前不久,他们还把这种攻击方式用于对阿富汗的打击中  相似文献   

8.
飞机敏捷性与空空导弹攻击区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飞行力学与控制,导弹制导与攻击区,计算机仿真等理论和技术,针对飞机的三轴方向提出了一种敏捷性矢量的估算方法,建立了求解攻击区的弹道方程组,并利用二分法求解导弹攻击区,通过数值计算求得两种情况,(即无敏捷性载机地敏捷性目标,敏捷性载机对无敏捷性目标)下空空导弹攻击区,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飞机敏捷性对导弹攻击区和影响规律和最优攻防策略,为空战决策和新型飞机的预研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导弹攻击区计算方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的不足,在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动态变结构BP神经网络的导弹攻击区模型。该模型通过在权值向量更新公式中引入冲量函数,加快了网络的搜索速度和精度,保证了网络获得全局最优值;通过实时调整隐含层节点数目,可以将网络结构优化,极大地提升了网络的灵活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导弹攻击区计算方法和BP神经网络相比,动态变结构BP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计算能力和收敛速度,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导弹攻击区计算。  相似文献   

10.
崔垚  李顺利  计佳俊  魏广东  雷炜 《飞行力学》2012,30(4):376-379,384
为增加空空导弹的射程,设计了采用奇异摄动中制导律实现导弹迅速爬升并在最优高度上巡航的高抛弹道。建立了四种目标机动模型,通过弹道仿真,将奇异摄动中制导与弹道形成最优中制导进行对比,得到不同初始高度两种制导方式的最远初始攻击距离,分析了初始高度对高抛弹道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抛弹道能有效地增加空空导弹的攻击距离,进而提高导弹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1.
王文平  余利风  张鸿涛 《推进技术》1992,13(3):16-19,34
从理论上探讨了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影响其两级推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导弹/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优化模型,对一种推进剂实现双推力,双燃速推进剂实现双推力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求出了使导弹射程达到最大,又能够在设计中实现的最佳推力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机载导弹部署后期与备件有关的各项保障数据比较充足的情况,在进行备件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和量化的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进行了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充分利用了各有用数据,能有效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导弹的仿真试验是导弹挂飞和靶试前的关键性试验,是判断导弹是否具备试飞条件的重要工程依据.本文介绍的空空导弹仿真试验环境,可以在试验室条件下完成导弹的工作流程,为雷达型空空导弹的半实物仿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某新型导弹测试需求,设计了基于VMIC和VXI总线的分布式导弹自动测试平台.阐述了自动测试平台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软硬件系统组成;平台采用VXI总线建立全弹流程控制环境,通过反射内存卡组成实时信号传输测试网络.经实践证明,构建的基于网络的导弹综合自动测试平台,能完成导弹总体性能的自动测试与评估,工作稳定,性能可靠,能够很好地满足某新型产品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有攻角条件下在二元进气道壳体的尖锐棱角上会产生脱体涡,使壳体升力增长,导致进气道壳体的升力大于将壳体压扁后形成的小展弦比薄翼的升力。二元进气道阻力对全弹阻力有很大贡献,通气状态下则存在复杂的内外流干扰导致难于计算。本文基于风洞实验数据库和CFD数值计算解,发展了一种可计算带二元进气道吸气式导弹气动力的计算方法,获得了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的计算结果,该方法可用于此类导弹的选型设计。  相似文献   

16.
空舰导弹射击禁区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舰导弹射程远、飞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多,明确其实弹射击过程中的禁区对于指导部队的射击训练和作战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空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特性,梳理归纳了影响空舰导弹射击禁区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空舰导弹运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质点飞行弹道模拟法、导弹飞行误差合成法建立了空舰导弹射击禁区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偏转弹头控制是一种新型的导弹控制方式,精确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对于导弹性能、稳定性和控制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采用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中的凯恩(Kane)方法对偏转弹头导弹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首先建立合适的坐标系,选取8个变量的速率为广义速率,之后推导了弹身弹头的运动学方程,接着得到广义主动力和广义惯性力,其中将控制弹头偏转的作动力矩视为主动力矩而非理想约束考虑进广义主动力的计算中,最终得到导弹的8个标量动力学方程。推导过程显示凯恩方法比牛顿-欧拉方法推导过程更为简化。利用得到的精确动力学模型进行动态仿真,通过比较研究了采用弹头质心位于弹头偏转铰链中心假设下的简化模型对导弹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弹头偏转较慢时简化模型会带来较大的动态响应误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导弹分离边界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弹分离轨迹受到诸如弹射力、分离高度、分离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要同时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对CTS实验还是CFD计算都是一个庞大的任务,但这些因素又不得不考虑,否则难以确定导弹的分离边界。这些对分离轨迹产生影响的干扰量,在本文中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模拟。本文首先用类似网格测力的方法建立气动力数据库,然后采用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进行轨迹计算,考虑各因素的干扰量,最终获得分离边界。  相似文献   

19.
导弹作战使用命中精度CEP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导弹命中精度评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导弹射击的CEP评定方法,构造了使用固定母体统计量,通过对不同射程下误差的计算与合成,得到了不同射程下的作战使用CEP评定模型.该项研究对减少导弹武器研制定型中的试验子样、提高作战使用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弹道导弹突防某型ABL的自旋速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继方  鲜勇 《飞行力学》2008,26(2):45-48
叙述了某型机载激光武器(ABL)的作战方案、杀伤威力及其对弹道导弹的威胁。针对弹道导弹主动段自旋的突防方案,分析了弹道导弹自旋速度的上限、下限和具备突防某型ABL能力的最小自旋速度。以某型远程弹道导弹为例,通过仿真计算确定了其突防某型ABL最合适的自旋速度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所确定的自旋速度范围既能在某型弹道导弹上实现,又能达到突防某型ABL的效果,表明弹道导弹主动段自旋是防御激光武器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