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面向宇航应用,基于可重构片上互连,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核处理器架构。该架构在锁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利用可重构片上互连使得锁步技术引入的冗余核可以分时复用,以充分发挥多核性能。基于该架构的处理器软件编程,需对任务进行关键等级划分,使得非关键任务可以线程级并行执行,关键任务锁步执行,满足宇航应用对高可靠和高性能的需求。本文给出了该架构基于第五代精简指令集(RISC-V)的一种实现,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架构实现了多核处理器在多核锁步和多核并行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分别获得高可靠或高性能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据9月18日出版的《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一位国防专家称,该国有能力设计和制造洲际弹道导弹,而是否制造要看国家的决策。这位专家叫阿卜杜拉·卡拉姆,是印度总理的首席科学顾问。他说:“我们今天已拥有了设计和研制包括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任何类型导弹的能力,只是要看国家如何决策。”印度于1998年5月进行了核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快速"对武器装备采办为何如此之重要?美军分析原因在于:技术正以指数级的速度进步;很多对手通过网络结构而非分层结构进行采办,这样无疑加快了采办进程;与他们对等、近等和非对称威肋、可能通过采用技术迅速进入他们的"采办的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ODA)环路",实现弯道超车式"快速"采办;如何在现行的分层采办结构中实现所需的创新和速度?面对上述不断变化的威胁,美国国会在近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纳入了大量的采办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实施快速  相似文献   

4.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认知雷达的概念被引入电子战中。认知电子战系统包括认知侦察、认知对抗和认知效能评估3个重要环节。针对认知电子战系统对抗干扰决策技术的需求,为实现自适应的决策抗干扰措施,将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运用于抗干扰决策中。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VM的抗干扰决策技术可以自适应地决策抗干扰措施,进行干扰对抗,该算法完成了认知电子战中的最后的一步,使认知电子战系统实现闭环。  相似文献   

5.
飞航导弹光电对抗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航导弹作为一种精密制导武器,在现代化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战场上飞航导弹的威胁,世界各国相继提出并发展了一系列的对抗技术。而飞航导弹为了保证其作战效能,也发展了一系列的突防技术。主要论述了飞航导弹光电对抗技术的现状,并对光电对抗技术的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从茫茫戈壁起飞,在广袤太空准确寻找到自己的轨迹并稳定运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带着中国人对于空间站的美好希冀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这一步的背后,无数的技术和细节被媒体广泛关注.作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依托55年发展根基,集聚强大的航天技术优势,多项技术产品为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精准入轨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十年打造"天宫"动力储藏站从神舟到天宫,从飞船到未来的空间站,飞行器要反复使用,燃料必须反复加注,这在中国航天领域是一项全新技术.航天科工历经10年打造的金属膜盒,作为天宫一号大型液体燃料贮箱的核心部件,能够容纳燃料反复加注、反复使用,为载人航天未来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的储藏站,为解决这项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的关键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美国正在研制“三叉戟2”型洲际弹道导弹,其性能与“三叉戟1”相比将有所改进。导弹的射程为9250公里,命中目标的精度也有所提高。准备用M_k,4型MIRV的头部装备导弹,有14个弹头,威力每个为15万吨,用天文惯性制导系统修正弹道主动段末端的误差。考虑了另外两种以前的弹道导弹上没有用过的修正和制导方法以供选择:中段修正弹道的方法;末段采用制导系统。  相似文献   

8.
谢平 《中国航天》1991,(11):24-28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有一个庞大的国际宇宙探测和人类到太阳系及其它星球上生活的设想。建设国际月球基地计划只是上述庞大规划的一部分,也是第一步。IAA向世界上各从事航天事业的国家倡仪,力求在一个无偏见的科学和技术的原则下,制定一个世界性规划。 本方案只是从战略和政策的角度描绘出一个供参考的规划框架,而不是提出技术细节和方案。本报告包括计划的时间进度结构,计划的组织机构,计划的预算等。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可以产生各种计划结构和技术方案。国际宇航科学院下一步能做的事是什么时候,怎样一步一步地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干还是不干的决策,只有各国政府才有权决定。  相似文献   

9.
数据挖掘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信息处理技术,在企业决策和商业信息的获取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论文从数据挖掘的技术定义出发,概述了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数据挖掘在现代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和决策效率;同时也提出了企业应用数据挖掘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空间技术又称航天技术或宇航技术。这项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获得蓬勃发展的一项现代高技术,也是对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国家声誉和人民生活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一项技术。现在,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或参与空间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各类卫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早已认识到空间技术的重要性,在1958年就开始了人造卫星方面的工作,并从1965年起开展人  相似文献   

11.
在Euromir‘95飞行任务中进行的实验T2,是向航天器微生物污染物监控革新方法迈出的重要一步。一项新的标准取样技术,使得可用不同方法分析样品。在航天站上,同时试验了两种分析方法,取下的样品依次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分析,这是一种用于对密闭的载人居住舱内病原体和生物污染剂进行快速检测,鉴定和确定数量的强有在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核热推进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宏图 《火箭推进》2011,37(4):1-11
分析了核热推进相对于现有传统推进技术的优势,介绍了可能的技术实现途径,重点是目前已经实现的固相核热推进技术,并归纳了有关文献对于固相核热推进技术的空间应用分析结果;介绍了核热推进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发展核热推进技术提出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13.
在航天器总装过程中应用虚拟装配技术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装配技术在最近十几年得到迅速的发展,国外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文中首先提出在航天器总装中应用虚拟装配技术的的基本设想,同时阐述了虚拟装配的内涵.此设想帮助工艺人员作为数字工人提前介入设计.数字化预装配是虚拟装配中关键的一步,也是困难的一步,它为解决工艺性问题、评价设计状态、缩短总装时间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也是中加两国合作的最大贸易项目,其建设周期短、工程质量高、多项施工纪录创同类核电站建设之最,它的成功建设和良好的商业运行业绩.与秦山三核坚持探索质量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是分不开的。本文通过对秦山三核在探索以“一个中心、两化运作、三个层次、四大体系”为核心的质量工作长效机制的回顾与总结,对它在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作,以及在如何确保核电站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作了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多核可重构处理器架构。该架构利用可重构片上互连使得锁步技术引入的冗余核可以分时复用,充分发挥多核带来的性能增长。在该架构下,软件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对任务进行关键等级划分,使得非关键任务可以线程级并行执行,关键任务锁步执行,满足星载计算机对高可靠和高性能的需求。提供了该架构基于RISC-V (第五代精简指令集)的一种实现,并阐述了该架构下的软硬件配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决策的艺术     
我国空间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是从无到有,在各个阶段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决策科学的应用对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战略性决策奠定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机载远距NCTR技术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地位和需求进行了分析描述。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机栽远距NCTR的技术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机载远距NCTR技术是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关键技术,特别是在今后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该技术将作为机载火控雷达的一个重要功能,为机载武器系统提供正确攻击目标的参数,也为战场态势分析和战略决策提供依据。NCTR关键技术的突破,在提高各国空军武器装备的性能、制空能力和生存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中央决策发展固体推进技术我国现代固体推进技术是在1956年党中央做出建立我国独立的航天事业的决策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过艰苦创业发展起来的。从技术方面说,钱学森先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他站在世界航天技术前沿,洞察技术发展动向,深知固体推进技术对国家防务的重要。他提出研制“精  相似文献   

19.
李玉高  傅丹膺  王永辉 《宇航学报》2008,29(4):1090-1093
近年来空间光学精密展开机构多功能铰锁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和广泛的研究。多功能铰锁具有铰链、展开和锁定三项功能。综述了多功能铰锁国内外发展概况,介绍了国内发展多功能铰锁的技术难点和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提出了我国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空间技术又称航天技术或宇航技术。这项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获得蓬勃发展的一项现代高技术,也是对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国家声誉和人民生活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一项技术。现在,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或参与空间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有20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